您的位置首页 >公司 >

沪深300ETF期权终于拿到准生证!大盘蓝筹投资者获利器

11月8日,证监会公布了期权市场期盼已久的消息,上交所、深交所和中金所将各自上线新的期权产品。在上交所推出上证50ETF期权4年多之后,市场终于要迎来第二批金融期权产品,期权投资者千呼万唤的沪深300ETF期权终于拿到准生证。

期权新标的的推出,无疑是各交易所、期权经营机构、投资者多年来翘首以盼的利好消息。

大盘蓝筹投资者等来新的风险管理工具

随着指数化投资、长期投资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通过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产品投资大盘蓝筹市场。沪深300指数作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大盘蓝筹指数,跟踪其收益率的指数化产品已超过50只。

目前,沪深300ETF已有9只,总规模已经超千亿,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规模就已超过350亿元,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沪深300ETF产品,据悉也将是此次上交所股票期权的新标的。

据统计,沪市期权投资者数量已接近40万,110家证券、期货公司提供期权经纪业务,无论是期权经营机构、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近年来都一直在呼吁尽快推出沪深300ETF期权等新标的,此次可谓是对市场需求的及时回应。

尽管沪深300股指期货等其他衍生品已推出多年,但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工具箱中仍然不能缺少沪深300ETF期权。期权产品的非线性支付结构区别于期货等传统衍生工具,期权组合千变万化,在各种行情下都能构建出合适的策略,实现增强收益、套利、转移风险等交易目的。利用期权,投资者可以实现更为精细的投资决策,进行更加精准的风险管理。此外,与挂钩股指的产品相比,ETF期权以ETF为标的,与现货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还能结合ETF现货进行备兑开仓等组合策略,为长期投资者保驾护航。

更多的现货投资将受精准保护

尽管沪深300ETF与上证50ETF均为大盘蓝筹ETF,但二者的持仓结构仍然有较大差异,其风险收益特征也不尽相同。此前由于期权产品的缺失,有投资者用上证50ETF期权对沪深300ETF进行风险管理,不能完全覆盖风险,效果通常差强人意。

沪深300ETF的持仓涵盖沪深两市300只大盘股票、28个一级行业,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大盘蓝筹ETF;而上证50ETF的持仓则是沪市的50只蓝筹股票,其中金融行业占比较高。沪深300ETF期权推出后,投资者的选项不再只有一个。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持仓情况在上证50ETF期权与沪深300ETF期权之间做出更为适合的选择。

此外,由于沪深300ETF本身覆盖的样本股较上证50ETF有了成倍的增加,沪深300ETF期权推出后,将与已有的期权、期货产品共同提升衍生品市场对现货市场的覆盖程度,更多的现货投资将得到来自期权的精准保护。

机构投资者的策略篮子将更为丰富

沪深300ETF期权推出后,沪深300将成为继上证50之后第二个跨现货、期货、期权三大市场的指数标的,这为沪深300的期现套利、跨品种套利等交易策略提供了可能。

投资者如果发现期权价格背离平价公式、期货升贴水、现货价格异常波动等交易机会,则可以通过合成股票多头/空头策略实现在期权和ETF现货、股指期货之间的套利,熟悉上证50ETF期权的投资者对此应该不会太陌生。

此外,沪深300ETF与上证50ETF在持仓结构上不仅有差异,长期来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在这种相关性规律被打破的情况下,利用上证50ETF期权和沪深300ETF期权或许能够找到跨品种套利的机会。

沪深300ETF期权还将对场外理财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沪深300是国内结构化理财产品中最为常见的挂钩标的之一,方式通常是挂钩沪深300期权产品。由于沪深300场内期权产品的缺乏,很多理财产品只能选择场外期权,甚至没有真实的期权持仓,存在很大的合规风险。沪深300ETF期权的推出,将为这一类产品的发行人提供高效、透明、低成本的场内期权标的,将有效遏制假结构化乱象,推动理财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A股也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等国际主流指数,纳入因子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境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这些都将为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蓝筹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大量的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同时,也对我国大盘蓝筹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此前,我国场内股票衍生品工具只有1只ETF期权和3只股指期货,远远不能满足境内外投资者的风险管理需求。在海外市场,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和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已相继推出数十只追踪A股市场的ETF期权,我国的衍生品发展明显滞后。从国际上各大交易所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趋势上看,各主流市场都实现了期现联动发展,衍生品市场较为发达。此次上交所等交易所推出沪深300ETF期权等一系列期权产品,将进一步增强境内市场衍生品定价权,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分析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