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司 >

9只国债纳入摩根大通旗舰指数,吸金超200亿美元!

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又有新进展。

2月28日,9只以人民币计价的高流动性中国国债被纳入摩根大通旗舰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系列(Government Bond Index-Emerging Markets, 简称GBI-EM),纳入工作将在10个月内分步完成。这是继2018年4月中国债券逐步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后,中国债券又一次纳入国际主流债券指数。据估算,中国债券纳入GBI-EM后,预计可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超过2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20年1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约100.4万亿元人民币,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丰富,交易工具序列齐全,基础设施安全高效,已经具备相当的市场深度与广度。

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日益开放,境外投资者持续“加码”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布局力度。截至2020年1月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累计发行“熊猫债”2564亿元人民币,同时已有807家境外法人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规模约2.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通过“债券通”入市的境外投资者有502家,持债规模约3357.3亿元人民币。

引入超过2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

摩根大通于2019年9月宣布了“纳指”安排,当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三大债券指数分别为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以及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政府债券指数(GBI-EM Global Diversified,简称GBI-EM GD),后者是GBI-EM的一部分。

受此次纳入影响最大的GBI-EM包括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政府债券指数(GBI-EM Global Diversified,简称GBI-EM GD)、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GBI-EM Global)、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狭义)(GBI-EM (Narrow))及新兴市场多元化政府债券指数(狭义)(GMI-EM (Narrow) Diversified)。

根据此前摩根大通公布的数据显示,跟踪GBI-EM的资产规模约2260亿美元,其中GBI-EM GD占2020亿美元,此次纳入的九支符合资格的高流动性中国国债将在完全纳入后达到该指数10%的权重上限。据估算,中国债券纳入GBI-EM后,预计可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超过2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

央行方面表示,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是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又一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有利于增强指数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有利于全球投资者更合理地配置债券资产,人民银行对此表示欢迎和支持。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表示:“高流动性中国国债被纳入摩根大通旗舰指数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又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也为更多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全新途径。

彭博公司于2019年4月起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该指数追踪资金量约为2万亿美元,中国债券纳入该指数后,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超过1000亿美元的指数追踪资金。

2018年9月,富时罗素的首席投资官宣布将中国列入其追踪资金量最大的富时世界国债指数(WGBI)的观察国家,该指数追踪资金规模为2-4万亿美元,据估算,若成功纳入WGBI,预计将为中国债券市场引入约1500亿美元指数追踪资金。据悉,富时罗素公司预计将于今年9月正式对外公布是否将中国国债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

疫情冲击不改外资进入中国债市步伐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但外资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的步伐并未被打乱。据统计,2月3日开市以来,外资对中国债市的投资继续保持净流入,与春节前相比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新冠疫情的发展并未影响境外机构投资我国债市的信心,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量持续增加。

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境外机构共达成现券交易超5570亿元人民币,较上月增加17.4%;1月份,境外机构净买入量近55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12月增加2.5倍。今年以来,境外机构投资者数量稳步增长,投资我国债市的境外机构已遍布亚洲、美洲、欧洲、澳洲等全球各地区。

“疫情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是短期的。目前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境外投资者绝大部分都是中长期投资者,不会太在意短期收益率和汇率波动,而是更看重全球资产配置和综合收益。同时,中国债券的绝对收益还是有较高吸引力的,疫情不会对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市造成太大冲击。”接近央行人士称。

我国债券市场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仍会继续。记者从央行方面获悉,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深度开放,开放的重点也从要素开放过渡到制度机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强调对标国际主流债券市场的交易规则、基础设施服务等安排。下一步,央行将会同有关部门从提升债券流动性、优化境外投资者入市流程和债券托管结算环节、丰富衍生品对冲等方面深化债市改革开放。

据上述接近央行人士反映,从境外投资者的反馈和诉求看,境外投资者进入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准入备案环节可以进一步简化流程。此前,境外同一资管法人机构下设的多个资管产品要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每只资管产品都要单独准入备案,这种重复备案效率较低,必要性不大。

作为风险对冲的主要手段,境外投资者对于参与衍生品交易也有着较强需求。在利率衍生品交易方面,未来将允许境外投资者根据自身偏好选择所要签署的主协议文本,既可以是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主协议,也可以选择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NAFMII)主协议。

据悉,央行在今年上半年将在操作流程和基础设施等细节方面继续出台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国内债券市场的相关措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