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司 >

交行、招行齐变阵,信息技术架构大调整!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从组织架构调整出发,技术部门正从后台走向前、中台并赋能银行业务发展。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悉,交通银行信息技术架构近期迎来变阵,总体思路是将组织架构从此前的“一部、五中心”调整为“一部、四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

在交行看来,这是一场在体制机制方面“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变阵的核心目标在于协同好科技与业务的关系,打造强有力的技术中台,以改革释放动能。

无独有偶,招行也在去年底完成了一次信息技术架构上的大型变革,通过建设系统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强化中台职能,让技术、业务可以最大化地衔接。

“我们期望建立中台赋能前台、前台反馈推动中台迭代的循环,推动招行组织自我进化。”招行行长田惠宇在年报致辞中表示。

这不是一句空话。3月18日,招行审议通过董事会议案:自2020年起,该行将金融科技创新基金预算比例从上年度营收的1%进一步提升至1.5%。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某国有大行副行长在年初工作会上直言:未来两三年是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的关键窗口期,抓不住就可能被边缘化。

交行、招行信息技术架构齐变阵

在这之前,交行的信息技术架构为“一部、五中心”,涵盖信息技术管理部,数据中心、测试中心,以及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软件开发中心。

此番变阵后,交行将信息技术管理部更名为金融科技部,负责全集团信息技术各项工作的统筹规划与管理。保留数据中心、测试中心,总体职能不变,但前者强化其生产安全首要职责,后者要实施转型,逐步增加用户体验测试等职能;三地软件开发中心则整合为一个软件开发中心。

此外,交行将预算财务部下的数据与信息管理中心独立出来,划入金融科技板块成为数据管理和应用中心。

同时,该行将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设立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前者负责市场急需、客户急用的应用型产品开发,同时探索建立金融科技高端人才市场化用人机制和向外部机构输出金融科技;后者作为全集团的创新实践基地,承担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及产品研发。

由此,交行金融科技板块形成“一部、四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新架构体系。

而在总行层面,交行还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负责制定全行金融科技的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基本策略,是金融科技的决策机构,下设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办公室、新机房建设办公室。

据记者了解,交行还将建立技术研发与业务价值创造的联动考核机制,从而让技术人员能闻到前台的“硝烟”,体会到前台的“紧迫感”。

“我们希望协同好科技与业务的关系,平衡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打造强有力的技术中台,提升科技赋能质效水平,为集团发展提供引擎动力和技术支撑。”交行方面称。

值得注意的是,据上证报此前报道,招行也在去年底的改革中成立“金融科技办公室”,由总行战略规划与执行部改组而来,定位于全行金融科技的统筹管理与推动部门。

该行信息技术架构则由“一部三中心”变为“一部六中心”:部门信息技术部、测试中心、数据中心均保留,原研发中心撤销,新设零售应用研发中心、批发应用研发中心、基础设施研发中心、数据资产与平台研发中心。

架构调整背后的“中台思维”

“组织架构变阵,是要通过理顺机制,适应金融科技发展要求。”交行方面表示。

可见的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给银行数字化转型带来一些新的挑战:

一方面,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战略方面跳出抽象的概念描述,开始从科技与业务融合、模式变革、架构重塑等方面提出细化的执行目标;

另一方面,目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比拼的不是谁的技术更先进,而是先进技术能否迅速转化为市场叫好又叫座的产品和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技术部门在银行中的定位,应该是后台支撑还是中台赋能?”某大行高管在该行年初工作会上表示。

在他看来,传统的前中后台定位难以做到科技引领,因为远离市场客户的后台部门没有能力准确洞察客户需求,缺少技术背景的后台部门没有能力研发应用新技术。

“因此,要让技术部门从后台走向前、中台并赋能业务发展,前台创造价值、中台统筹管理、后台提升效能。”前述大行高管称。

与交行“打造强有力的技术中台”目标相比,招行信息技术架构改革中的“中台”概念似乎更为宽泛。

招行行长田惠宇在年报致辞中提及,该行将通过三方面举措提升中台能力,除了建设架构开放、敏捷迭代的系统中台,以及建设数据中台,完善大数据治理体系外,还将建设业务中台,打造强大的“总参谋部”,向市场赋能,为一线减负。

从2018年底开始被广泛讨论的“中台”概念,从互联网行业传导至金融业,并在招行、交行等银行先后落地,或许代表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新方向。

一位大型城商行高管认为,以往“流程银行”模式下的中台更多地是业务流程中的中间环节,角色定位明显,也缺乏敏捷反应能力。“而互联网的中台可以是技术平台、业务能力甚至组织机构,它既可以在前台、后台之间找到平衡,还可以帮助企业将核心能力产品化、业务化”。

“当然,这样一个好的理念要用在银行身上,绝不只是系统层面的建设,更多的还是要组织架构的同步调整,不然方向很容易走偏,招行、交行都是这么操作的。”前述高管认为。

提升数据资产的ROA

除强调中台职能,让技术、业务、产品可以最大化地衔接之外,两家银行此番架构调整的共同选择还在于:将数据治理提到关键位置。

其中,交行在金融科技板块成立的数据管理和应用中心,即由预算财务部的数据与信息管理中心改组而来,负责全行数据标准、数据模型、数据资产等体系建设和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等。

招行则将原战略规划与执行部的数据及应用团队及相关职责调整至信息技术部,设立数据资产及平台研发中心。

田惠宇也在年报行长致辞中表示,“建设数据中台,将数据作为核心资产,打通内外部数据,完善大数据治理体系”。

相同选择的背后,凸显银行业对数据资产的重视。恰如一位股份行信息技术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言:“行业愈发注意到,数据资产同样能创造收益,而所谓数据治理,结果就是要提高数据资产的ROA(资产回报率)。”

强化数据治理的前提,是理清数据治理的内部权责划分。“不少银行在这方面都相对混乱,IT、法务合规、数据治理等部门责任存在重叠,业务部门调取、使用相关数据时权限也不清晰,统一一个数据出口乃至打造一个数据中台很有必要。”一位城商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表示。

据记者了解,交行将通过多方面举措,充分释放数据价值。除加强数据治理顶层设计、统一数据标准外,该行还将按照标准整合内外数据,既要实现集团内数据合规共享,也要充分拓展外部数据源。

此外,交行还将探索在各业务部门增设专职数据岗位,对接新设的数据管理和应用中心,负责业务部门数据需求和数据应用、数据分析等工作。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

信息技术架构调整的重要基础,是加大科技投入已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的一致选择。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某国有大行副行长在年初工作会上直言:未来两三年是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的关键窗口期,抓不住就可能被边缘化。

早在2018年,交行就将“科技赋能”、“人才引擎”提升到全行战略高度,科技赋能也成为交行深改重点推进的三大重点改革之一。

去年,交行启动“金融科技万人计划”、FinTech管培生工程、存量人才赋能转型“三大工程”,为创新发展储备强大的科技生产力。

加强科技赋能中的“人才引领”。

在科技投入方面,交行董事长任德奇也提到,全行科技应用投入要从目前在营业支出中占比5%左右提升到10%,金融科技人才占比也从目前的5%左右提升到10%以上。

招行更是如此,基于金融科技银行的定位,近年该行科技投入持续加大。2019年,招行信息科技投入达93.6亿元,同比增长44%,占全行营业收入的3.72%,同比提高近1个百分点。

在这之前,该行甚至还在最新修订的公司章程中明确金融科技投入在上年营收的占比不低于3.5%,引发金融同业高度关注。

此外,3月18日招行又审议通过一项董事会议案:自2020年起,该行将金融科技创新基金预算比例从上年度营收的1%提升至1.5%。

这也是该行第二次上调金融创新项目基金预算。以2019年营收测算,招行今年金融科技创新基金预算超过40亿元。

持续推进金融科技转型、加大科技投入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该行“招商银行”和“掌上生活”两大App月活跃用户(MAU)的强势增长。

截至2019年末,招行两大App的MAU达1.02亿户,较年初增长25.58%,成为客户经营的主要平台。招行认为,这标志着该行在数字化经营的道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