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下发之后,于去年初开始在中国银行试点的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立异地账户业务,未来有望在大湾区内全面铺开。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一部分在粤港澳地区有经营基础的外资银行,已在积极准备这一政策的落地,更多的银行则在期待其他业务带来的机会。“我们在跨境业务板块准备了很久,这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优势。相信很多银行同我们一样,有很多业务都想做,比如跨境理财,跨境贷款等。”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5月15日下午在《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发布和工作部署会议上表示,在《意见》制定过程中,部分开放创新工作已经稳步推进并落地。试点已有一年之久由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开展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立个人Ⅱ、Ⅲ类银行结算账户试点,优化银行账户开户服务这一工作。而据记者了解,其实早在2019年,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已成功争取国家批准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澳门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账户先行先试政策。2019年3月20日,中国银行在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下,率先于香港推出见证开立内地个人账户服务——“大湾区开户易”,成为国内首家获批试点的银行。香港客户无需亲自前往内地,即可便捷办理内地中国银行个人II、III类账户。据中国银行深圳支行的工作人员所言,这项业务对他们而言不再仅是试点,“全面推行已近一年,疫情前还处于一个正常开展的状态”。同年12月,工商银行也在澳门推出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账户服务——“湾区账户通”,澳门客户在工银澳门可办理工商银行广州、珠海分行的个人Ⅱ、Ⅲ类账户。此外,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使用移动电子支付;港澳版银联“云闪付”、微信和支付宝(香港)电子钱包等一批项目均已投产。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1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自香港、澳门代理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账户试点政策启动以来,香港、澳门居民共开立Ⅱ类、Ⅲ类个人银行结算账户8.67万户,累计交易168.24万笔、金额10.20亿元,入金5.94亿元,出金4.26亿元。其中,绑定移动支付工具账户6.83万户,发生移动支付交易笔数130万笔、金额3.83亿元,占转出交易金额的89.91%。后来者接力,有望全面铺开?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已经在准备这块业务。不过由于跨境业务监管较严,在政策口子明确打开之前,大多数同业的准备动作均“只做不说”。一位外资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现阶段不便分享自身的业务成果和准备情况,一切静待进一步的政策落地。但是,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意见》下发后,不少外资银行对未来的发展空间持乐观态度。汇丰银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冬胜表示,大湾区的总人口达到7000万、本地生产总值总计超过1.5万亿美元,规模可以媲美纽约、旧金山及东京等著名湾区。作为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在推动大湾区发展过程中可以担当重要角色。香港和珠三角地区是汇丰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我们期待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并协助客户把握各项金融措施带来的机遇。一直以大湾区作为战略重地的恒生银行不久前通过电子银行平台正式推出“跨域查账转账”服务,为同时拥有恒生银行内地和香港个人银行账户的客户提供两地账户管理、即时转账的便利服务。目前,恒生银行也在积极探索进一步为港澳台居民客户提供见证开立二三类账户。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港澳居民在内地的金融需求仍存在一定政策痛点。中国银行官网显示,香港客户只需携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前往中银香港营业网点办理见证手续,即可快捷开立内地中国银行个人II、III类账户。但是不同银行网点的要求不一,且无明确统一的开户流程指引。据了解,比起办内地银行储蓄卡,港澳居民在内地银行办理信用卡需要有一定额度的金融资产,或要求工作证或房产证,或要银行经理介绍,或有买理财产品,存定期等,较为难办。此外,电子支付互联互通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内地支付工具(如微信、支付宝)在港澳为不同版本,使用起来仍存不便。如港版微信支付可连结Visa、MasterCard信用卡或银行账户,在香港商店或网上购物平台进行直接付款。但港版微信支付并不能在内地使用,香港人想在内地使用微信支付,必须持有内地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和内地银行账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