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基金发行市场热度不减,新一批基金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与以往主要聚焦于单一赛道且无明确选股范围不同,越来越多主动权益新品锚定多个赛道,“科技+医药+消费”组合成为新基金偏爱布局的方向。多位受访基金行业人士认为,未来A股市场将延续板块轮动的结构性行情,提前布局科技、消费、医药三大长牛板块的投资组合或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捕获持续的超额收益。
多只新基金一揽子
锚定“科技+医药+消费”
疫情之下,上半年经济处于弱复苏状态,叠加流动性环因素,市场热度涌向医药、必选消费、科技等方向。进入下半年以来,这三大行业依然受到青睐。最近发行成立及即将启动募集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多只产品明确表示将一揽子锚定“科技+医药+消费”三大赛道。
据了解,正在发行的长城健康生活灵活配置混合聚焦健康、生活两大投资主题,从相关的医药、科技、消费三大黄金赛道中,发掘优质成长个股。另一只处于募集期的基金——中银内核驱动股票同样聚焦科技、消费、医药等黄金赛道。中欧阿尔法将于8月17日发行,该基金同样是一只成长风格产品,重点投资领域聚焦科技、医药、消费三大核心领域。
长城健康生活灵活配置混合拟任基金经理谭小兵表示,从A股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医药、消费、信息技术三大行业的收益明显超越宽基指数和其他行业。当前,我国正处于健康需求、科技创新、消费升级爆发的阶段,与居民健康、生活相关的领域都有较大发展空间。医药、消费、科技是市场长期的黄金赛道,也是与居民健康生活、品质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提前布局的时机已经成熟。
“医药、消费、科技是公认的长牛赛道,但A股板块轮动频繁,综合布局多个赛道,一方面可以扩大选股范围,有利于把握行业轮动机会,提高选股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多行业配置,降低对单一行业的配置风险,控制回撤幅度。”谭小兵说。
在中银内核驱动股票拟任基金经理吴印看来,由A股优质公司不断成长推动的“结构牛”行情值得期待。短期内仍然会呈现震荡偏强的格局,在行业配置上,科技、消费、医药仍为市场中长期主线,是值得坚守的核心品种。
华南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当前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思维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政策面和基本面方面均有较强支撑,科技、医药、消费三大板块受到基金高度关注。新基金“医药+消费+科技”的配置思路一方面是基于对这三大赛道的看好,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为了迎合投资者追逐赚钱效应心理的营销手段。“毕竟今年这三大板块牛股最多,相关行业主题基金赚的盆满钵满。”
基金经理对短期估值容忍度较高
近一年,A股成长与价值风格分化,医药、消费、科技持续走强,为不少基金创造翻倍业绩。不过其不断拔高的估值也引发争议。对此,不少基金经理直言对短期估值的容忍度相对较高,中长期而言,科技、医药等高景气度行业仍为首选。
谭小兵表示,这两年,A股龙头公司或者相对优质的公司,变得越来越贵,其核心原因还是全球流动性宽松。只要全球放水趋势不变,或者经济得不到技术创新的拉动,无法进入一个新周期,那这些公司的估值就难回到历史估值中枢以下。“我的投资风格是偏爱成长股,非常注重公司的长期空间,对短期估值的容忍度相对较高。”
吴印认为,今年医药类个股估值随着股价上升逐渐高企,但不能用刻舟求剑的眼光看待医药股的静态估值,医药行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汇丰晋信基金表示,就科技板块来看,目前科创50指数TTM市盈率达90倍,估值相对较高。但在整体较高估值的同时,科创板中仍有一些基本面优秀、长期成长性较高、且当前估值仍相对合理的个股值得关注。
深圳一位公募人士表示,“科技、医药、消费行业具备发展前景广阔、行业景气度高、业绩确定性强等共同特征,这正是机构资金不断涌入且愿意付出一定溢价的原因。反过来,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集中配置,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这些板块的估值溢价水平。所以估值高低并非决定投资这些行业的唯一准则,忘记择时,长线投资布局好赛道和好公司才能获得长期业绩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