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私募资管业务存在合规风控漏洞,粤开证券迎来更名后的首张罚单。
8月29日,粤开证券公告称,由于私募资管业务开展、合规管理、风险管控存在漏洞和缺陷,内控不完善,该公司被广东证监局责令改正,原副总裁黄达明、原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叶进、原合规总监黄立新也收到监管警示函。
中报显示,粤开证券资管业务上半年主动管理转型已初见成效,主动管理规模、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上升,下半年计划发力FOF和MOM类产品。与此同时,粤开证券董事会也在8月15日审议通过了新的资管业务整改计划,拟以2019年底待整改产品为基础,按照锁定存量、有序压降的要求,重新制定整改计划,编制整改台账。
粤开证券更名后首罚
8月29日,粤开证券公告称,由于私募资管业务开展、合规管理、风险管控存在漏洞和缺陷,内控不完善,该公司被广东证监局责令改正,原副总裁黄达明、原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叶进、原合规总监黄立新也收到监管警示函。
广东证监局指出,经查,粤开证券开展私募资管业务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资管业务合规管理存在漏洞,未按要求制定从业人员投资申报、登记、审查、处置等管理规定;未按规定配备兼职合规人员;交易人员手机在交易时间未集中存放保管;2019年5月前,未对投资交易人员即时通讯信息进行留痕。
二是风险管控不足,交易系统权限设置、投资交易缺少复核程序,债券回购交易系统未按公司制度规定设置风控阈值,核心库证券录入不完整。
三是资管计划之间违规进行债券交易,2017年2月、2018年2月,分别通过交易对手,在不同集合资管计划之间,以同一价格买卖同一债券。此外,2只资管计划存在异常交易情形,对相同面值单一债券隔日“高买低卖”,缺乏合理理由。
广东证监局指出,上述情况违反了多项监管规定,反映出粤开证券在私募资管业务开展、合规管理、风险管控方面存在漏洞和缺陷,内控不完善,故责令其改正。并要求粤开证券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内部管理,提升风控水平,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于30日内提交书面问责和整改报告。
三位原负责人遭追责
而黄达明作为时任分管副总裁、叶进作为资管分公司负责人,对公司违规行为负有管理责任;黄立新作为时任合规总监,对资管债券交易部门未按规定选配合规管理人员负有责任。因此广东证监局决定对上述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黄达明和黄立新都是2017年4月26日起开始担任副总裁、合规总监职务,且相继在几个月前离任。
公开信息显示,黄达明系1967年出生,2003 年2 月加入粤开证券担任北辰东路证券营业部总经理;2013 年1 月起担任金融产品运营官;2013 年12 月起任副总裁,分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因“公司发展需要”,黄达明已于2020年7月30日起,与其他5位原副总裁一起,不再担任粤开证券副总裁职务。
而黄立新出生于1964年,1999 年2月加入粤开证券担任副总裁;2008 年12 月起担任公司合规总监,分管合规管理、稽核审计工作,同时分管综合行政工作。今年4月8日,随着粤开证券新任合规总监人选的公布,黄立新宣告离任。
主动管理转型仍在继续
根据中报数据,今年上半年,由于投资顾问收入增加,粤开证券资管业务收入为4661.66万元,同比增长2.59%。但资管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却仅为9.20%,相比于去年同期的9.71%,下降了0.5个百分点。
“上半年资管业务主动管理转型成功,主动管理规模、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上升。固收类主动管理产品业绩远超市场表现,业绩排名市场前百分之十。”粤开证券表示,为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偏好,其搭建了以固收产品为重点,权益、FOF等产品为辅助的产品体系。
据介绍,在产品布局方面,粤开证券的固收资管产品形成了现金管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定制产品等三大品类。今年4月8日,粤开证券成立第一只FOF产品,下半年还拟发行数支FOF及MOM产品,为满足各类投资者投资需求奠定基础。
预计下半年,粤开证券资管部将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为核心,大力发展各类主动管理业务。固收业务加强内部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提高投资能力,提高收益率;根据市场机会,酌情发展权益类产品;大力发展ABS业务,不断拓宽各方机构业务渠道;以及利用保险受托资格,开拓保险行业资源。
在私募基金管理方面,报告期内,粤开证券子公司粤开资本有1个项目申报主板获受理,2个IPO辅导项目拟下半年申报科创板。在上半年募资环境恶劣的情况下,3月份粤开资本还新备案一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重点布局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消费等领域。
“粤开资本将聚焦大湾区,协同集团基金投资板块,积极承接和拓展开发区业务。”粤开证券称,粤开资本将沿着产业链对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进行重点投资,打造科创投资系列私募基金明星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一年规定的落地,8月15日粤开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资产管理业务整改计划的议案》。根据计划,粤开证券将以2019年底待整改产品为基础,按照锁定存量、有序压降的要求,重新制定整改计划,编制整改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