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司 >

海底捞又上热搜了!被抄袭方回应了

今年似乎是海底捞的多事之年,屡次因负面消息登上微博热搜。这次,又被质疑抄袭了。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海底捞多款菜品的摆盘方式与巴奴毛肚火锅相似。

该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网友热议,有部分网友认为,摆盘高度相像,拒绝抄袭;也有部分网友表示,火锅菜品摆盘大同小异,还是食品味道和安全最重要。

对于此事,巴奴火锅昨日晚间发布了声明,但海底捞方目前没有任何回应。

被抄袭方回应

“海底捞被质疑外观抄袭巴奴”

昨日晚间,针对近日网友热议的“海底捞被质疑外观抄袭巴奴”一事,巴奴毛肚火锅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表示,巴奴一直认为,产品是餐饮品牌的根,巴奴自品牌创立至今,始终坚持原创。

并称,海底捞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业,开创了服务主义的先河,如今又专注推出顾客喜爱的产品,非常欢迎海底捞加入巴奴产品主义的阵营。

巴奴官网显示,巴奴,创立于2001年,开创了毛肚火锅品类,专注毛肚火锅19年。拒绝火碱发制,国内率先采用天然“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制作毛肚,推动火锅行业更加绿色健康。在巴奴的带动下,2015年全国火锅业呈现“毛肚热”。至今,毛肚点单率在全国超越羊肉、牛肉,成为火锅的头道招牌菜。在中国餐饮行业,首个提出 “产品主义“理念,用真材实料的产品赢得顾客口碑。

虽未上市,但巴奴凭借毛肚在国内“火锅界”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巴奴在全国现有65家直营店,覆盖北京、上海、西安、郑州、苏州等20个城市,成为北京、郑州等地顾客必打卡餐厅。在重庆自建底料研发及加工基地,3个国内先进的集加工、仓储、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央厨房,面向社会开放。

据了解,此前,关于“鲜鸭血”,两家也曾公开打过口水仗。鲜鸭血因为采集、保鲜难度大,全国检测检验标准不统一,无法大规模安全供货等原因,被很多连锁企业放弃。2017年海底捞公众号曾专门发文解释自家为何不买鲜鸭血。

网友:各执一词

对于海底捞菜品是否抄袭巴奴一事,网友各执一词,有人认为,海底捞摆盘与巴奴高度相似,就是抄袭;也有人表示,菜品最重要的是味道和安全,希望两家都专注自己的服务;更有人认为,这是巴奴在借机“炒作”,利用海底捞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就天眼查查询显示,海底捞和巴奴目前并未申请相关菜品外观专利。

有行业人士分析,在餐饮行业,由于本身行业特质,抄袭和借鉴的界限本就模糊不清。海底捞主打服务主义,巴奴主打产品主义,两家品牌在郑州、无锡市场曾有过较长时间的较量。也由于行业本身特质,竞争使得两家品牌不断升级菜品、服务、装修等,两家品牌可以算是相爱相杀的冤家。

海底捞进入多事之年

今年屡上热搜

今年以来,疫情“黑天鹅”给餐饮企业带来重创,而作为知名火锅上市企业的海底捞也受到大众更多的关注,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先是疫情中的报复性涨价事件。今年3月底,海底捞在疫情复工之后恢复堂食后,有网友发现部分菜品价格明显上涨,例如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一片土豆1.5元,米饭7块钱一碗。

在媒体跟踪报道和网友热议的压力之下,海底捞恢复菜品价格,并公开发表了道歉信。但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在致歉信中仍表示,“海底捞各地门店实行差异化定价,综合考虑门店所在地的经营成本、消费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每家门店之间菜品价格会存在一些差异。”

随后是“海底捞”告状“河底捞”商标侵权事件。2019年8月,海底捞以商标侵权为由,将河底捞告上了长沙天心区人民法院。海底捞认为河底捞和海底捞两个商标很相似,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等。

但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法院一审驳回了原告诉讼请求。理由是:一提海底捞,就知道是火锅,但河底捞主要经营的是湘菜河鲜,火锅并非主业,服务方式不一样。基于以上理由,河底捞请求法庭驳回原告请求。一审宣判后,原被告双方都没有上诉。

此外,今年海底捞还几次因为食品质量问题致歉。

包括有消费者反映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时,在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

海底捞火锅杭州富春新天地店登上了杭州市市监局的“抽检黑榜”,该店此次被“点名”的原因系其店内所使用的一批次筷子产品被检出大肠菌群,据通告该批次筷子生产(购进)日期为今年4月29日。

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已发布四次食品管理公告,2020年6月的食品安全检查处理公告显示有16起违规,包括食品过期、未按要求储存、库房厨房卫生不达标等问题。

海底捞上半年亏近10亿

减员超1万

哪怕是国内大型连锁火锅企业,也能逃出疫情的“魔爪”。

9月15日,海底捞发布2020中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营业收入约97.6亿元,同比去年下降16.5%;期内亏损约9.6亿元,而去年同期是盈利约9.1亿元,同比下降205.7%。

对此,海底捞表示,餐厅则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受疫情影响,海底捞餐厅上半年门店人流量减少,其翻台率则由去年平均4.8次/天减少至今年的3.3次/天。

不过,餐厅的顾客人均消费从2019年上半年的104.4元上升到2020年同期的112.8元。同时,外卖业务方面,海底捞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约4.1亿元,较同比去年同期的1.8亿元增长了123.7%。

报告期内,海底捞因租约到期和其他商业原因关闭了6家餐厅,新开业173家餐厅。海底捞全球门店网络从2019年12月31日的768家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935家。当中,中国内地164个城市总计有868家。

此外,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员工数量的变化引人注意。

海底捞2020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捞共有92179名员工,其中85261名工作于中国大陆,6918名工作于港澳台及海外地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海底捞共发生员工成本(包括薪金、工资、津贴和福利)约40.7亿元。

而海底捞《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海底捞共有员工102793名,中国大陆地区95334名,港澳台地区1984名,海外员工5475名。2019年员工成本约为79.9亿元。

从总数上来看,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减少了10614名员工。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减少10073名员工。

海底捞股价创新高

今年大涨近90%

尽管疫情给海底捞的业绩带来了一定损失,但海底捞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却一路高歌猛进。

从2018年上市至今,海底捞股价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2019年初开盘海底捞股价仅为17.16港元,而到了2020年9月17日收市,已经飙涨至59.1港元,股价翻了2倍之多。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更是大涨近90%,目前海底捞成长成为了一家市值超3000亿的连锁餐饮巨头公司。且对于海底捞的投资价值,多家机构表示即使在海底捞前期累计涨幅较大,未来仍然具有不俗的成长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