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往往表现不佳
记者梳理了过去22年间22只主动权益类冠军基金的业绩情况。在22只冠军基金中,年度最高收益率是2007年华夏大盘精选的226.24%,最低收益率是2008年华夏回报的-24.52%。在22年中,不止一次戴上冠军王冠的基金仅有三只,分别为2001年、2002年连续问鼎的基金兴华;2003年、2011年两度上榜的博时价值增长;2007年、2009年夺冠的华夏大盘精选。
业绩冠军容易造就明星基金经理,而明星基金经理一向受投资者追捧。因此,年度业绩冠军的争夺战从来都是硝烟弥漫。但拉长时间周期观察却发现,多数冠军基金的耀眼时刻往往定格在那一瞬间。
如果将最近一年基金产品业绩作为评价标准,多数当年的冠军基金已走下神坛。Wind数据显示,剔除掉早期的老基金,在可供统计的冠军基金中,易方达新兴成长和广发双擎升级两只基金回报率超过80%,半数基金表现平平,甚至部分基金远远落后于平均水平。
从历史数据看,如果以每一只基金夺冠次年的业绩表现为标准,仅有泰达宏利成长、华夏大盘精选、中邮战略新兴产业等寥寥几只产品,次年排名仍能保持在上游位置。其他冠军基金次年排名一落千丈,甚至在市场风格变换剧烈的年份,排名在下游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排名不宜作为买基依据
在业内人士看来,“冠军魔咒”产生的缘由,本质上是在一年期这样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段,要想业绩出类拔萃,配置必然会较为集中,偏重于某个行业、主题,甚至就是几只股票,造成组合的兼容性很差。一旦市场风格或者逻辑生变,很容易从先头部队变成落后部队。
而这个魔咒的出现,在互联网时代加重了投资者的投资烦恼。对于偏好看榜单买基金的他们来说,追高买排名靠前的明星基金,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种投资策略的风险相当高。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在选购基金的时候,还是要以长线思维去综合判断基金产品策略、基金公司投研实力、基金经理风格等各种因素,寻找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产品。
好买财富研究显示,基金在下一个阶段的业绩与上一阶段的关联性较小。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前期的业绩排名所能体现的信息非常有限。不管基金当前的业绩排名如何,均很难判定下一期该基金的表现。因此,只通过基金现有的排名购买基金的策略值得商榷。
格上财富高级研究员张婷认为,一只基金能否取得良好业绩的关键因素在于基金经理长期业绩的水平以及业绩持续性、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可以选择其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进行研究,建议聚焦在长期视角,不要仅仅以半年或者一年的基金业绩去做评判。
基金年度业绩排行榜已成为投资者买卖基金产品的重要依据。若能获得年度业绩排名冠军,常常意味着基金经理的名声大噪和基金规模的快速膨胀。无论是基金经理个人,还是基金公司,都将获益匪浅。
自1998年我国第一只基金产品问世以来,共产生了22只年度冠军基金。但几乎没有哪只产品能始终保持“冠军相”,甚至有不少冠军基金此后沦为平庸,渐渐为投资者所淡忘。22年间,这个“魔咒”屡屡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