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司 >

企业产能恢复持续向好 金融助力信贷投放显著放量

孙璐璐/摄 图虫创意/供图 周靖宇/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作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震中”,湖北自3月底陆续解封以来,社会经济活动经过半年多的恢复,活力重现。走在武汉的街头,人群熙攘,车水马龙。“烟火气”又回来了的湖北,目前正抓紧恢复经济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访武汉、仙桃、襄阳等多个湖北城市,采访当地的药品医疗、食品加工、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大中小型企业,了解疫后企业复工复产的最新进展。疫情给这些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们既经历过保障抗疫物资供应的“生死时速”,也正在体验着疫后恢复常态化生产所带来的喜悦与挣扎。

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年以来在抗疫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今年湖北的经济活动从二季度才开始逐渐恢复,仍有不少企业的产能尚未恢复到疫前状态,但从金融的角度看,在金融政策的引导下,不少银行都将信贷资源向湖北重点倾斜,不论是信贷资金的覆盖面还是贷款利率的优惠程度都明显优于其他部分地区。因此,湖北今年的新增贷款规模较去年同期显著提高,当地企业的贷款需求目前仍保持旺盛,经济恢复追赶势头强劲。最新数据也显示,虽然湖北前三季度GDP负增长10.4%,但幅度已经较上半年大幅缩小。

海外订单排到年底

“战袍”生产仍开足马力

“我们镇上大部分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目前仍在加班加点生产,海外订单排到年底。工人现在一个月能赚2万元左右。”仙桃市彭场镇党委书记胡常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仙桃市有着“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的产业优势,彭场镇则因有着规模庞大、集群效应显著的无纺布制造加工产业链而闻名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给彭场镇的无纺布产业,尤其是有着抗疫“战袍”之称的医用防护服制品,带来了又一次久违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据胡常伟介绍,该镇的无纺布生产企业有两百余家,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机器设备制造、无纺布制作到相关零部件生产都有企业涉足,产品主要出口海外市场。近年来无纺布行业的利润空间一再压缩,大部分企业艰难经营维持微利,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口罩、防护服等无纺布产品的国内外需求激增,企业利润、现金流在今年得到了质的改善。

证券时报记者从当地了解到,疫情期间仙桃市的无纺布企业主要向国内供应口罩、防护服等产品,进入4月份以后,大部分企业的订单已基本转向海外。受疫情影响,今年仙桃市的无纺布防护用品出口大幅增长,高峰时期的业务量是往年平均的三四倍。尤其4~6月份是海外订单的高峰期,彼时海外疫情处于暴发初期,国外买家时常不计成本高价认购,且货物要得非常急,企业需要加班加点生产。7、8月过后,海外订单需求逐渐下滑,出口的口罩、防护服等产品的价格也随之回落;不过,即便如此,目前大部分企业依然是满负荷生产,海外订单基本可以排到11月底或12月底,有的企业半年之内订单量还有保障,尚未出现开工不足的情况。

一防护服生产企业的企业主对记者表示,该企业目前的海外订单可以排到今年年底,因担心明年原材料价格跳涨,目前暂时未接明年的新订单。尽管7、8月份以来,出口的价格有所下滑,但目前企业的利润率仍比往年高出不少。

“以前无纺布防护用品行业的利润率很低,基本只有3~5个百分点。海外买家4、5月份近乎是不计成本地疯狂下单,现在海外订单量回落,出口价格也下降了,但目前的利润率仍有8~9个百分点,产品的附加值还是比以前高了很多。”上述企业主称。

企业经营状况的显著改善在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银行存贷比等指标中也有反映。中国银行仙桃分行行长朱鸿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今年3月,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无纺布企业防护用品出口量骤增,高峰时期,该行每月收取报文1300余笔,是去年同期的3倍。得益于企业海外订单量的大幅增长,截至8月末,该行实现国际结算量14.2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幅高达225.46%;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3.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达306.87%。此外,截至9月末,该行人民币存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5.38%,超过前四年新增总和,新增额及增幅均居湖北省首位,存款指标取得了超同期、超历史的跨越式增长。

“疫情带动国内外无纺布产品需求的暴增,极大增加了我们镇上企业的营业收入。今年以来,辖内存款新增规模超200亿元,不少企业现金流改善后把此前的贷款也提前偿还了,现在辖内的存贷比很低。”胡常伟称。

后疫情时代

无纺布行业迎升级换挡

尽管今年无纺布产业迎来久违的春天,但当地不少企业对于投资扩产能还是较为谨慎。多位银行业人士向记者反映,由于现金流得到了极大改善,仙桃市大部分无纺布企业目前并无贷款需求。从企业角度看,由于前景不明朗,企业也不会盲目投资扩产能,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将产品提档升级;从银行角度看,也会担心未来疫情结束后,全社会对于口罩、防护服等需求会出现断崖式下滑,因此会把控对这类产业投资的信贷风险。

不过,企业的谨慎投资并不意味着只为做“一锤子买卖”,打通国内销售渠道将是彭场镇无纺布产业链转型的一大方向。据彭场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尽管疫情期间全省超过80%的无纺布防护物资出自彭场镇,但彭场镇的无纺布产业历来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大多数企业都有欧美认证资质,反而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国内的销售渠道不够顺畅,很多产品未面向国内消费者,现在整个产业链需要实现产能升级、品牌升级和结构升级,打造仙桃市非织造布特色小镇。”

对一些企业来说,产品的升级换挡更多体现在从做贴标代工转为建立自有品牌。位于彭场镇的誉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业生产防护服的无纺布制品企业。今年1月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后,抗疫前线面临着医用防护服极度紧缺的情况,为迅速破解物资紧缺困境,春节前夕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仙桃市政府发挥无纺布产业优势,对仙桃市政府下达了正月十五前达到日产3万套医用防护服的“军令状”。省里专家将彭场镇企业生产的各种类型防护服拿去检测,发现只有誉诚公司替深圳一家企业生产的贴条防护服符合标准。因此,政府组建了由誉诚公司牵头、仙桃本地另外5家企业为成员的医用防护服生产联盟攻坚组。

誉诚公司总经理周利荣向记者介绍,疫情期间为保供国内所需的医用防护服,公司大年初一就组织员工开工生产,并始终坚持以近乎成本价供货。疫情期间为国内提供的防护服几乎没赚钱,但赢得了口碑和认可,进入3月份后海外订单暴增,公司的利润才有了明显的提高。预计今年全年产值超4亿元,而去年公司全年产值还不足4000万元。

作为抗疫保供的功勋企业,誉诚公司及周利荣受到多项表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手”……周利荣正着手实施公司的转型升级,包括扩建工厂、引进净化车间及微生物检验室等,计划总投资1.3亿元。

“我在2015年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了誉诚公司,公司规模小,直到现在员工仅有两三百人。有限的厂地和资金让我们无法投资引进消杀净化车间和微生物检验室,使得我们生产的防护服虽然质量、标准过硬,也只是做代工贴标,产品附加值较低。无纺布制品行业过去利润很低,我们公司2017年还出现亏损,2018年、2019年仅实现一两百万元的盈利,今年的疫情给了行业很大的发展机遇,我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公司能有这么多资金投资扩建,也没想过能有实力做自己的品牌。”周利荣称。

作为深耕无纺布制品行业多年的从业者,周利荣对于后疫情时代无纺布行业的发展前景仍保持乐观。她表示,尽管疫情期间有很多赚快钱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但随着整个无纺布行业的利润率回归到正常水平,市场会让很多企业自动出局,能坚守下来的依然会是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展望未来,医疗领域依然会是无纺布行业附加值最高、需求量大的市场,仍会有较广的发展空间。

多位无纺布行业从业者和观察人士认为,疫情让公众对卫生防护的重视程度提高,即便未来疫情结束,全社会对口罩、防护服等卫生防护用品的需求量较疫情前仍会有提升。加之我国在无纺布生产的产业链聚集优势明显,只要控制好产能和投资适当,畅通销售渠道和提高产品质量,后疫情时代我国的无纺布行业仍会稳健发展。

来自药企的观察:

公共卫生器械高需求仍将延续

不同于无纺布制品企业从年初至今加班加点生产的火热景象,疫情给大部分行业带来的冲击要大于机遇。即便在外界看来是受疫情影响小甚至会逆势大发展的企业,疫情所带来的心理层面的焦虑和经营压力同样不小。

作为国内知名的零售医药批发上市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疫情发生后临危受命,协助武汉市红十字会在国博中心仓库进行捐赠物资和药品的仓储管理。

九州通物流总监兼物流总公司总经理张青松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1月29日晚10点,公司接到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电话,希望他们能协助红十字会进行物资管理,把流程理顺,让物资尽快到该去的地方;1月30日公司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在国博中心完成了现场布置以及物流系统搭建,运用公司自主研发的云仓储系统,实现紧急物资在1小时内完成入库、出库。在国博仓62天的运营期间,共完成入库物资47.5万件,出库物资48.7万件。

“刚接手管理国博仓时每天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8个小时以上,每天接电话超200通,高峰期一天的出库量能达3万多件,忙得连热水都不顾上喝,为了省时间方便面都经常干吃。但最焦虑的时候,还是有工作人员因向医院配送医疗物资而被确诊感染,也有一些同事因此被隔离观察,所幸后来都治愈康复。”张青松称。

除了争分夺秒地配送物资,疫情期间在全国寻找前线急需的医疗物资也是时不我待。九州通医疗器械总监兼医疗器械集团总经理付雄对记者表示,疫情期间最大的压力在于要全国找货,由于每天都要向防控指挥部上报物资采集最新情况,公司派了十余人到仙桃市的无纺布制品生产企业“蹲点”等物资。“当时员工最大的困难就是饥寒交迫,2月的湖北下着雪湿冷难耐,路边的餐馆全都关门,员工只能自带面包等干粮充饥。”

复工复产并未让付雄感到松一口气。“4、5月份复工复产之初,对于经营压力还是感到十分着急、焦虑。受疫情防控影响,今年不少医院压缩了手术量,使得手术耗材的需求萎缩,目前耗材销售只恢复到八成左右。”

不过,东边不亮西边亮。付雄透露,受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口罩、消毒液等卫生防护用品的销售量较往年大幅提升,部分填补了手术耗材销售不足的情况;同时,超预期的是,今明两年各地政府都在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力度,救护车、负压病房、健康包等公共卫生器械的高需求会延续一段时间,也明显带动了卫生防控器械销量的增长。

“口罩等低质耗材现在已是供大于求,未来价格还会逐渐回落,但防护服的产能还未过剩,因为目前政府采购和医院储备量依然较大。现在各地政府在加大投资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预计对公共卫生器械的需求至少可以延续到明年三季度左右。”付雄称。

九州通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3.2亿元,同比增长9.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1亿元,同比增长110.23%;其中,前三季度九州通的医疗器械等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医疗器械、计生用品实现营收152.85亿元,同比增长达34.89%。

生产企业忙赶进度

要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没有医疗卫生行业逆势发展的“幸运”,大部分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疫情的冲击,疫情期间不仅深受无法正常开工的困扰,现金流骤紧几乎是压在每个企业肩上的重担,而这一时期银行及时的资金扶持尤为重要。随着防控形势的好转和经济社会活动的“解封”,当前不少企业都忙于赶工期,弥补被耽误的时间。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抢时间,希望把今年耽误的工作量弥补上。企业的信贷需求也很旺盛,目前我行仍收到很多新的信贷申请项目,市场恢复情况持续向好。”中国银行湖北分行副行长陈秋高对记者表示。

在正大食品(襄阳)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几位来自欧洲的技术人员正抓紧安装调试酱卤生产设备。这条斥资上亿元的全自动化智能酱卤制品生产线引进自欧洲,原计划上半年投产使用,但受疫情影响,投产时间预计要推迟到今年年底。正大食品总裁向卢晏告诉记者,4月份以来,公司生产逐渐恢复。二季度产能达到满负荷的50%,三季度恢复到60%左右,目前产能恢复到70%左右,预计年底前产能可以达到80%,相当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作为疫情防控重点生活物资供应企业,正大食品被纳入第一批湖北省重点企业名单,疫情期间动用2000余辆货车穿梭在湖北各地保障“菜篮子”。正大食品财务总监唐波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公司的现金流压力非常大,“公司2014年成立,去年才扭亏为盈维持微利,本身现金流压力就不小。疫情期间上班的工人都按照3倍标准发放工资,未到岗的工人也要正常发工资,加上养殖板块的饲料采购需要大笔现金,当时对我们的资金面确实造成不小的困难”。

巨大的现金流压力急需银行的支援,在疫情期间,银行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对重点企业的信贷审核。据中行襄阳分行行长刘建介绍,针对正大食品的紧急贷款需求,中行省、市分行召开线上项目评审紧急会议,仅用7天时间迅速完成放款流程,2月17日晚,1亿元防疫专项贷款成功发放至正大食品。

湖北金环绿色纤维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公司主要生产绿色生物基纤维素纤维,也称“Lyocell纤维”,此类纤维是上世纪90年代在欧洲推出的一种环保型纤维素纤维。绿纤公司疫前与奥地利一家公司签订了总价6061万欧元的技术转让与设备进口合同。今年1月,公司从国外进口的设备进入海关仓库,但受疫情封城影响,公司设备无法准时出库,更无法安装投入使用,滞留在海关仓库的费用支出每天高达80万元,严重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耽误设备的按期投产使用。

绿纤公司董事长班均对记者表示,年初疫情严重期间,正值项目到了关键节点。按计划,这批设备要在上半年完成安装,但设备滞留在海关仓库出不来,每耽误一个月公司要缴纳的费用就达两三千万。“好在中行襄阳分行在3月紧急为公司投放了2.65亿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公司支付设备进口费用,缓解了我们的巨大压力,否则设备滞留的时间会更长。”

“我们正在抢抓工期赶进度,要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班均说。目前,绿纤公司的进口设备正在抓紧安装调试,计划年底前投产,预计可以实现年销售收入近8亿元。

虽然疫情耽误了原定投产计划,但班均对公司未来的前景信心满满。“一旦投产,将打破我国Lyocell纤维需求主要靠配额进口的国外垄断格局,加之近期纺织品行业材料价格回升,预计明年6、7月份公司就能实现盈利。”班均称。

金融“及时雨”不间断

信贷投放显著放量

不论是疫情期间的抗疫保供,还是疫后复工复产,企业顺畅运转的背后,少不了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在疫情期间金融与实体紧密配合的战疫后方,同样有不少的紧张时刻。

“厂里的工人本来都过年放假回家了,因前线急需防护服,我大年三十哭着挨个给工人打电话让他们回来,电话一直打到凌晨3点。为了让工人安心返工,我当时开出4倍工资标准,工资每天现金结算,每个人额外发2000元的过年红包,这需要一大笔资金,我紧急通知中行务必第二天准备60万现金,虽然在当时银行无法正常营业的情况下,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但他们还是克服困难做到了。”周利荣回忆起抗疫初期的种种危情时刻,眼里泛着泪光。

病毒肆虐的“震中”湖北,银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全力配合抗疫。与华南海鲜市场距离仅3公里的中行汉江支行,作为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唯一金融服务机构,在医院最困难的时候,银行员工把自己的防疫物资首先送给医院使用,并为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紧急办理疫情补助资金的发放。在誉诚公司因采购原材料资金短缺时,中行仙桃分行的信贷经理克服道路封锁、汽车无法正常通行的困难,骑自行车近20公里到达银行为誉诚公司办理信贷材料申报。

据央行武汉分行披露,湖北全省金融机构创新贷款审批机制,大幅提升贷款审批效率。据调查,疫情防控期间,全部金融机构在两周内完成放款,83.5%的机构在一周内完成放款,25.7%的机构完成放款仅用时3天。

疫后的湖北正逐渐恢复往昔的活力,企业不仅开工情况明显好转,信贷需求也保持旺盛。陈秋高表示,中央出台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以来,截至8月末,中行湖北分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超过700亿元,在鄂部分经济活动停滞数月后还能实现贷款同比多增200亿元,实属不易,目前企业信贷需求还在不断加大。

央行武汉分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3月份开始,湖北的贷款增速低于全国增速。在金融部门的努力下,到8月末,全省贷款增速已高于全国增速。9月末,全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3.8%,创今年以来新高,超全国增速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贷款增量达615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868亿元,已达到去年全年贷款增量的99.1%。同时,资金价格下行,银行持续让利效果显著。9月当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43%,比年初下降0.79个百分点。据初步核算,金融机构累计向企业让利300多亿元。

“尽管实体经济的总体信贷需求向好,但仍有大量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复产未达产,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近期联合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个体工商户纾困‘百日攻坚’活动,围绕建材市场、茶叶市场、餐饮等领域,助力个体工商户复商复市,计划投放专项贷款5亿元左右。”陈秋高称。

在近日湖北省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从一季度“按下暂停”到二季度“重启恢复”再到三季度“稳步恢复”,全省经济持续复苏向好,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据初步核算,湖北省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0.4%,降幅较上半年收窄8.9个百分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