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司 >

突然停牌+复牌闪崩,小米怎么了?260亿再融资方案出炉,却换来股价大跌,什么逻辑?

今天,小米短暂停牌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

12月2日早间,港股上市公司小米集团发布《短暂停牌》公告表示,应小米集团要求,公司股份和债券于当日上午9:01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短暂停止买卖,以待刊发有关根据一般授权发行可换股债券以及配售现有股份及根据一般授权先旧后新认购股份的公告。

下午1点,小米集团股票及相关结构性产品正式恢复交易,同时正式官宣了两笔合计近40亿美元(约260亿人民币)的再融资事项,拟用于增加营运资金以扩大业务,投资以增加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投资战略生态系统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该笔再融资如果成功,将成为小米集团上市后首次较大规模的再融资活动。

复牌后小米股价一度跳水,盘中重挫逾11%。截至收盘,小米集团的股价下挫7.07%,报收24.30港元。

小米将启动近40亿美元的再融资

12月2日上午,小米集团股票停牌之时,市场就猜测或与小米此前公布的增发股票融资的消息有关。而下午小米集团正式发布官宣了总规模接近40亿美元的两大融资事项。

其一,小米集团于12月1日盘后签订可转债认购协议,将发行8.55亿美元七年期零票息可转换债券,发行价为债券本金额的105.25%,扣除佣金及开支后,小米集团本次发债预估所得款净额为8.896亿美元;

其二,小米集团亦于昨日签订了配售及认购协议,小米集团将于每股23.70港元的价格启动配售,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31亿美元。

据悉,小米集团该笔可转债的初步换股价(可予调整)为每股36.74港元,较12月1日(即签署可换股债券认购协议前的最后交易日)在联交所所报收市价溢价约40.5%,据称这是参考了同期配股价格测算而来。

不过,本次配售价23.70港元较12月1日收市价每股26.15港元折价约9.4%,较过去10个连续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折价约9.2%。

这两次融资对公司股本有何影响呢?小米集团称,配售股份相当于本公司于本公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4.1%及投票权约1.5%,及本公司经认购事项扩大的已发行股本约4.0%及投票权约1.5%。

假设债券按初步换股价每股36.74港元获悉数转换,则债券可转换为1.8亿股股份(或须调整),相当于本公司于本公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0.7%及投票权约0.3% ,及本公司经发行所有换股股份扩大(但在完成认购事项之前)的已发行股本约0.7%及投票权约0.3%。

拟用于四大用途

小米集团这笔巨额融资将作何用途呢?小米集团称,可转债及配售所得净额拟用于四大用途,分别为增加营运资金以扩大业务,投资以增加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投资战略生态系统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倘若本轮再融资成行,将成为小米集团上市后首次较大规模的再融资活动。为何要在此时启动再融资呢?

从基本面来看,小米集团日前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达到722亿元,同比增长34.5%;经调整净利润达到41亿元,同比增长18.9%,总收入和净利润均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其中,境外市场总收入达人民币398亿元,同比增长52.1%。第三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达到4660万部,同比增长45.3%,营收达476亿元,同比增长47.5%,这部分收入占到该季度小米总收入的66%。

Gartner12月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以4440万部的销售量首次超过苹果,位居全球第三。有分析人士称,此举将进一步扩充小米的“弹药库”,从而更充分地与华为等对手竞争。

就在三季度财报发布当天,小米股价下挫1.63%,此后一直处于阴跌状态,从11月24日至12月2日,小米集团股价区间下跌11.96%。

不过,从更长的历史区间来看,目前小米股价尚处于较高位,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从10.86港元一路上涨,最高价超过28.4港元,至12月2日区间涨幅已经超过125%。

据悉,今年上半年,小米曾筹划向Zifone及股东卖方收购目标公司Zimi27.44%股权,总价为约1.0284亿美元。交割后,小米将持有目标公司49.91%的股权,以提升公司未来生态链产品的竞争力。

近期深陷“diao丝事件”风波

当然,近期小米集团还发生了其他重磅事件。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日前宣布,“小米全新的旗舰手机小米11将是首批发布的搭载骁龙888移动平台的终端之一,这将是一款充满着诸多硬核科技的尖端产品。”这也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不过,最近小米也深陷“diao丝事件”风波。在11月21日举行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上,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在发言中表示,“小米认为未来的天下,得diao丝者得天下,得年轻人得天下。”此言论一出,立即在社交平台上引起强烈议论。

11月25日,小米集团发布声明称,公司高管王嵋对其不谨慎的错误言论给粉丝、用户带来的伤害深感悔意,主动请辞,集团已批准。王嵋本人也在回应中公开道歉,表示相关言论仅仅是个人在相关行业闭门交流活动中的表达错误,完全不代表公司观点和立场,希望大家不要对小米产生误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