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交通运输行业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最大的板块之一。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国内需求逐步回暖,交运行业也在逐渐走向复苏。行业细分子行业较多,包括:机场、航空、快递、港口、供应链、公路、航运、物流等,各子行业的市场弹性也有较大差别,复苏路径和时间轴也差别很大。
经历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全球经济也正在发生巨变。我国提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其中物流作为社会流通体系的基础,也将在 “双循环”发展格局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近日,全景·卓识与获得202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交通运输仓储行业第一名的长江证券交运行业首席分析师韩轶超进行了面对面交流。韩轶超认为,2021年交运行业主题是“复苏、修复”,但还回不到2019年的水平,需要拉到更长周期来看,投资需要择时。
他指出,长周期看,未来交运有两类细分赛道值得关注,一是偏垄断属性、具有垄断资源的公司,例如机场、公路等;二是在行业优胜劣汰过程中通过差异化竞争取胜的公司,例如快递和民营航空等。此外,未来10年在物流快递行业中,需要关注“产业供应链”能力。
人物介绍:韩轶超
2020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交通运输仓储行业第一名;长江证券交运行业首席分析师
全景·卓识X长江证券韩轶超
2021年交运行业整体“复苏、修复”
全景·卓识:您对2021年交运行业总体的判断是什么?
韩轶超:整个交通运输行业,2021年和其他一些行业不太一样的一点在于,2020年整个交运板块受到的疫情影响时间会更长,影响也会更大一些。所以,2021年,整个板块的核心关键词是“复苏”或叫“修复”。但是复苏或修复过程当中,会看到节奏上的分化。
有些细分板块,虽然在修复,但暂时回不到2019年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个矛盾,基本面在改善,但是2021年的估值可能还不是一个合理的估值,可能要到2022年才相对合理。那投资角度看,究竟是2021年买?还是到2022再说。机场和航空这两个细分板块,拉长时间来看,都是很有性价比的投资机会,可能要考虑择时的问题。
第二块,有一些细分板块,可能到了2021年就是业绩估值已经比较合理,吸引力比较强,比如高速公路和支线航空,这些子行业相对来说它们的长期逻辑会更顺。机场航空修复需要两年或更长的时间,但是高速公路可能三个月就修复了,支线航空跟疫情关系也没有那么大,所以对它们来说,本身疫情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缺点就是它没有什么太多超跌的影响,这些板块从中长期来说投资机会还是不错的。
“产业供应链”将定义未来10年的物流快递行业
全景·卓识:电商这些年迅速的发展,对物流子行业未来如何看?
韩轶超:“产业供应链”,我觉得可以用这个关键词来定义未来10年的中国物流快递行业。在中国出口制造结构改善过程中,会带来物流行业的机会,即以前中国的出口制造偏低端,虽然占比很高,但是附加值不高,比如成箱成箱的集装箱运到美国欧洲去,回来的箱子装不满,因为我们运出去的低端产品比较多。
拉长周期来看,中国会和其他一些在制造业领先过的国家一样,会在出口结构上有升级,高端的制造业,可能更多需要供应链的支持,即采购供应链和分销供应链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出口制造的拐点,可能也是中国物流行业的一个拐点和一个发展的大机会。
中美贸易摩擦和这次疫情,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前瞻,就是哪些企业有更强的,能够提供稳定供应链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疫情,这个变化可能只是暂时的,但是我相信这些能在疫情当中受益的有定价权的龙头企业,它能提供这么稳定的供应链。
在未来3-5年,这个能力也反复会被验证,我觉得这个当中的核心公司可能也是我们会非常看好的,可能有些上市有些没上市。
机场航空确定性高 物流行业“剩者为王”
全景·卓识:具体到投资,交运子行业中确定的投资机会与投资选择?
韩轶超:在交运细分板块当中,机场航空的确定性更高一些。机场和航空当中,机场的长期消费逻辑烙印会更深一点,长期资金会更认可它一些。航空,可能更多投资人会把它定位为一个高弹性的周期品,所以这对择时要求说实话是会更高了。
很多知名的基金经理,都买了很多机场,两三年或更长时间,都拿着不动;但是航空,大部分的机构投资者还是会去做择时的,从这个角度上,这个时间点,机场其实可以做一个买入并持有;航空股里具有消费属性、阿尔法属性的几个民营公司,可以当消费股买;而弹性比较大的几个大的航空公司,我觉得可以去做对应的择时。
航空的国际航线,可能有三个修复阶段,第一是新冠疫苗的预期加入;第二是客流修复,同时民航局的“五个一”政策逐步放开,客流修复、利润触底反弹;第三就是利润的兑现期。我倾向于认为这三个因素都会导致整个行业向上的一个催化剂。
机场航空这个板块,2021年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第一点,民航局什么时候可以把国际航班“五个一”政策逐步放开;第二2021年东京奥运会,现在悬而未决,到底开不开,中国游客去不去的,放不放行,边际的影响也很大。
全景·卓识:物流快递子行业的具体投资,要考虑哪些具体因素?
韩轶超:物流快递这个行业,我认为是比较偏向于完全竞争市场,你会发现这个行业当中基本上全是民营企业,顺丰三通一达京东这些,除了EMS以外都是民企,而且EMS的市占率并不高。
快递行业过去这么多年,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就是优胜劣汰,靠价格靠服务去竞争,投资这个行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直接去找龙头就行了,“剩者为王”,谁能PK出来就可以了。只是现在的市场争议的一个焦点在于,上游的电商对于快递公司议价定价权比较高,会导致这个行业的出清速度不及大家的预期。比如我们原先觉得,它可能三年就应该出清了,因为这个行业价格跌无可跌,盈利可能也到了一个压力点位比较大的时候,但是如果有头部电商像天猫、京东、拼多多在后面补贴这个行业,它会导致可能这个行业没法快速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局面,那行业出清的到来就会慢一点。
疫情之后,中国航企竞争力将更强
全景·卓识:作为交运行业的研究员,您对疫情的感受如何?
韩轶超:2020年疫情确实影响非常大,我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觉得做实体企业的这些行业确实是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航空公司压力大到一部分空乘人员,可能需要无薪休假。很多航空公司飞机要做退租,或者原来定的现在就不要了,或延迟交付,这个压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企业由于压力特别大,向国家也求援求助。
当然,这轮疫情中国其实修复得很快,中国的企业很大的优势,美国欧洲几十亿几百亿的补贴已经下去,如果不下去,这些航空公司都要破产,然后会有很大的社会动荡风险。海外的公司现在还在亏,而且亏损幅度还不小。
2020年中国三大航每一家都可能亏百来亿,但是由于过去10年行业还是比较景气的周期,净资产积累下来了;第二,现在国家给了一些政策上的减免,税费减免,你会发现已经能扛住,跟海外的同类型的公司比,其实我们已经走得比较强,靠的就是国内航班养活,一部分比较优秀的航空公司已经能盈亏平衡。制度上的优势其实已经体现出来了,虽然现在会压力比较大,但一旦国际航班放开,可能我们的公司跑到全球去,会比疫情之前竞争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