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港股投资力度是国家层面的资金导向,近日,南下资金涌入港股,很多普通投资者不能直接配置港股,若想分一杯羹,一些新发基金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1月21日,中信证券资管第7只大集合“参公”产品——“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两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将正式开启二次发售,该产品由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执行总经理张燕珍担任投资经理。
张燕珍也是中信证券臻选价值成长混合型集合计划投资经理,她所管理的臻选价值成长产品曾获金牛奖“五年期金牛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2016年担任投资经理以来回报率超过200%,近一年回报率达55.86%。
明日即将发售的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产品最大的亮点是产品设计中加大了对港股的配置比例,允许以不超过50%的仓位配置港股通标的;同时,为最大程度确保投资者持有期获正收益,该产品设定为两年封闭期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产品。
开年来,资本市场表现风起云涌,A股多日成交量破万亿,南下资金狂热涌入港股,2021年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可能在哪里,如何择优选择A股和港股的配置?日前,中信证券资管3名“投资大咖”在与投资者线上沟通会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加码港股:不超过50%仓位配置港股
近期南下资金狂热,港股大幅放量成交,1月19日南下资金净流入超过263亿港元。即将二次首发的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产品的投资范围中显示,该集合计划股票投资占集合计划资产的5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比例占股票资产的0-50%。
相对于中信证券资管大集合“参公”改造的其他产品而言,臻选回报产品一大特色就是在产品设计中加大了对港股标的的配置比重。
为什么会有如此设计安排呢?记者了解到,这是中信证券资管跟随国家资金导向的主动选择。
2020年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对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作出调整,主要改变有两点,即允许不超过20%的年金基金用于投资港股,同时将对A股的投资比例从原来的30%提升到40%。有资深券商人士认为,该通知起到了一个划时代的风向标意义,会带动其他机构资金加大对港股的投资比例和范围,同时,提升A股的投资比例则进一步明确了资本市场将担负中国第四轮经济增长的重任。
全市场范围来看,截至目前,已经有20%的公募基金开始介入港股,目前南下资金规模已超千亿,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连日来,南下资金疯狂涌入港股市场,未来,张燕珍会如何在A股和港股中进行平衡和择优配置呢?
日前,张燕珍在与投资者交流时回应了这个问题。她认为,从长期看,个股分析核心是结合估值分析公司盈利增长,因此港股和 A 股并不是完全分开,而是放在大的资产池中去分析公司的增速和估值。目前,以“A+H”股个股整体来看,港股估值低于A股(特别是金融地产),同板块和同商业模式的公司对比,港股公司估值也低于 A 股公司,且港股存在一些A股不具备的优秀标的(如消费互联网),总体来看,港股性价比略高于A股。
张燕珍进一步阐述,“过去港股的估值隐含一些悲观的预期,涨幅较小。同时,港股具备一些A股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对流动性收缩的担忧较小,因为外围流动性较充裕,2021 年美国资金可能继续流入香港市场,而 A 股面临国内稳杠杆,因此在流动性层面港股略有优势。我们的产品现在 A 股和港股都有配置,放在大的资产池中做选择。”
追求投资者持有正收益,设置两年封闭期
中信证券自2019年11月份正式推出首只权益混合产品中信证券红利价值产品以来,与中信证券臻选价值成长、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产品、中信证券稳健回报产品等构成龙头券商公募化权益类产品线,券商资管和市场上公募基金“正面PK”,产品收益良好。因此,中信证券臻选回报即将二次首发,也获得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1元起购”、“权益为主”、“金牛产品”是这只产品的共性特点,此外,该产品的一大特色在于设置了两年封闭期。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中信证券资管7只大集合“参公”产品中第2只两年封闭期产品。
为什么是两年封闭,而不是一年或者三年。根据中信证券臻选价值成长历史业绩进行模拟收益测算,自张燕珍2016年2月16日担任投资经理以来,在任意时间买入并持有两年的客户获得正收益的概率为100%,最高收益率超过110%。
“这个收益比一年期胜率大幅提高,而三年期和两年期持有的回报率差不多,所以两年封闭期设置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客户持仓期正收益,从我们的角度流动性管理也更好。”张燕珍日前表示。
就中信臻选产品的投资策略而言,该产品将结合张燕珍的优势,从她擅长的大消费和医药等板块寻找机会,沿用GARP策略选股,即精选具有稳健成长性、估值合理或低估的股票;自上而下分析板块与行业前景,自下而上精选优质企业与商业模式,结合行业景气度精选稳健成长性股票。
选产品即是选人,投资经理是一只基金产品的“灵魂”。张燕珍是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执行总经理,所管理的同类型产品中信证券臻选价值成长,自管理以来的区间收益率为207.9%(数据来自wind,截至1月18日),曾获得2020年金牛奖“五年期金牛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2019年金牛奖“三年期金牛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多个奖项。
据悉,她比较擅长中观层面的行业比较以及自下而上的基本面研究和个股挖掘,投资风格稳健,持股以低估的价值股与估值合理的成长股为主。她的投资理念是“从产业出发,挑选景气向上/成长的行业,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在估值低估/合理时买入,赚取企业和产业成长的钱,并在市场逻辑发生变化、估值回升时择机兑现收益。”
中信资管“三驾马车”谈2021:信用收缩不宜过度解读,寻找结构性机会
券商资管大集合公募化改造进程如火如荼,中信证券红利价值、卓越成长、臻选价值等多只大集合“参公”产品在与同类产品的比拼中,都表现了良好的竞争力。其中,投资经理刘琦、张晓亮、张燕珍管理的“参公”产品规模最高时合计超400亿,他们三人在中信证券资管内部并称“三驾马车”。
近日,中信资管“三驾马车”举行了一场线上“新年大咖会”,对2021年的宏观经济形势、资本市场机会、热门板块走势和投资方法论进行分析阐述。
投资者首先最关注的问题是,2021年资本市场存在哪些扰动因素,影响有多大,熊市会来吗?
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产品的投资经理张晓亮对该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是TMT行业研究员出身,在中信证券资管历任行业研究员、社保组合投资助理、中信证券贵宾1号、贵宾2号主题精选、中信卓越成长、中信优选成长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主办人,目前在管产品规模486.77亿元。
张晓亮认为,2021年资本市场存在的三大扰动因素,分别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核心资产价格偏高带来的影响、低估值板块如何变化。就货币政策而言,2021年货币政策由极度宽松向中性或偏紧缩变动的概率较大,但这对股市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会导致利率上升,但同时也是企业盈利基本面好转的标志。回顾2018年,他认为当年股市下跌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信用收缩,而是中美关系的恶化以及制度性变化导致市场参与者产生了一些长期担忧,直接造成对股市反应过度。
张晓亮表示,“预计相比于 2020 年,2021 年中国信用边际会有所收紧,但对股市的影响不宜过度解读,小概率导致市场进入熊市。”
从结构层面来看,虽然2020年有一批个股大幅上涨,但这一年全市场股票涨幅的中位数约为2%,接近一半公司没有上涨或者涨幅很小,市场极度分化。张晓亮认为,2021 年经济扩张背景下,机会将会更均衡化,宽度更广,投资机会仍然很多,具有周期性的热门行业的估值应保持警惕性,应该去更多行业寻找机会。
那么,2021年资本市场的机会可能出现在哪类行业呢?
中信证券资管研究体系负责人、中信证券红利价值产品投资经理刘琦表示,注册制会提高市场资产配置效率,加速优胜劣汰,投资者可发挥空间更大;同时,居民资产配置向资本市场转移,大家的价值趋向变化也带来机会。刘琦认为,结构性机会仍然是未来主流机会。
“2021 年寻找结构性机会仍是首要任务,面临的困难是部分股票 2020 年涨幅过大,但是结构性分化市场中,总会存在惊喜和机会。比如过去偏周期性行业总体而言产能过剩,但是经过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很多企业转型已经走在前端,可以带来惊喜。”刘琦表示。
张燕珍多年持续研究大消费行业,2020年很多消费板块龙头个股涨幅明显,那么未来她对大消费板块个股配置持何态度?
张燕珍对消费板块的态度很坚定,“长期看好消费医药板块,肯定存在机会。”她认为,中国消费占 GDP 比重约 40%,美国达到 70%,仍有较大差距。美国日本经历了长达 60-70 年消费占 GDP 比重提升的过程,中国从2021 年才开始,所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消费在中国仍有较大空间。需求侧来看,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明显,对医药需求旺盛;供给侧来看,中国药企竞争力很强,享受工程师红利,同时医保改革等促进造成行业分化,创新药越来越多。因此,需求侧、供给侧、企业竞争力以及消费升级都给医药(特别是创新药)带来发展机会。
而从估值角度来看,纵向看一些消费类个股确实估值较高,但是横向比较,中国消费增速环境下,与国外比较和板块见比较,估值还可以接受。因为消费公司的生意模式的稳定性、持续性、竞争性得到认可,可以享受一定估值溢价。短期看,整个板块估值上升空间不大,需要从估值切换到盈利,找到可以盈利超预期的公司。但是长期看,消费医药板块机会还非常大。
投资是对方法论的执行,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投资的方法论是否完善;二是是否知行合一。中信证券资管是GDRP策略坚定执行者,从投资方法论上如何看待市场,如何挑选标的?
张晓亮表示,GARP策略的简单逻辑有两点,一是是买长期成长的公司,第二是在合理的低点买,运作中也在不断完善。
GARP策略的核心在于选择出“优质” 的好企业,而非选择出“便宜”的好企业。稳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预期是决定“优质”与否的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景气度与成长性,没有基本面支撑的“成长”不值得盲目追逐;相对于企业的基本面和成长性,估值维度上的容忍度更高,但原则是,估值指标只能缩小“优质标的”的范围,而不能扩大它。
就中信证券资管而言,参考国际投资策略趋势,GARP策略进行了两点调整,一是看市场越来越远,以前一般看两三年的维度,现在看未来5到10年甚至更长的维度,这样可能在估值上有不同预判;二是保持理性,GARP 策略的“短板”是对高估值有排斥性,坚守的是长周期中保持大概率的正收益,这是一些不足,但也是很多投资者对中信证券资管信任的源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