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家公司濒临面值退市,实控人增持“自救”,又是一场忽悠?
上市公司临近“1元退市”,却有大股东抛出增持计划意图“自救”。
2月8日,*ST新亿(600145)股票涨停报收于0.98元/股,但已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均低于1元,理论上公司“1元退市”前的交易日最短或仅余10天。当晚,公司亦发布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一次风险提示公告。
回顾*ST新亿近日股价表现,可谓上蹿下跳。原因在于,当上周公司股价连续跌至0.8-0.9元附近、发布业绩预减公告之际。2月2日晚间,公司实际控制人黄伟坐不住了,宣布拟通过其控制的万盛源在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0.5-1亿元。
有市场观察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指出,近年来,类似面值退市公司在股价跌破1元后,多数都通过披露大股东增持计划等利好以期拉抬股价,但从实际结果看,此类增持计划实际完成较少,多数公司最终难逃面值退市的归宿。而在退市新规下,交易类指标退市公司将不再有退市整理期,投资者务必注意投资风险。
问题缠身
回看*ST新亿基本面,公司几乎无工作人员、无实际业务,重整尚未被法院裁定完成,主要收租房产也被要求限期拆除;公司当前正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19年年审会计师事务所也因公司审计业务被调查;如今又面临“1元退市”局面,可谓是“积重难返”。
具体而言,公司破产重整时共注入的14.47亿元资金,清偿债务8亿元,留在公司账上资金6.47亿元。然而,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剩10万元,其余资金都通过多种方式流出了上市公司。员工人数也从原来的514人,下降到14人。这14个人中,行政人员占了6人,生产、销售人员都仅剩下了1人。
同时,公司大股东涉嫌侵害上市公司利益,曾被证监会严厉处罚。前期,公司已分别于2015年、2019年、2020年三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记者查阅证监会新疆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020]1号)发现,2016年以来,上市公司成为了大股东的提款机。根据事先告知书,新疆万水源、民丰万水源占用*ST新亿资金5949万元。深圳快成达占用*ST新亿资金2.8亿元。李旭珍、李勇、崔强、新疆万水源合计占用*ST新亿资金4582.88万元。上海源迪占用*ST新亿资金1.38亿元。万源汇金占用*ST新亿资金2.965亿元。*ST新亿在新疆天山农商行的两笔定期存单(金额3.48亿元)为深圳快成达3.132亿元一年七银行贷款提供质押担保。
上述资金占用及担保的关联交易均由*ST新亿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黄伟指使,签署的购销合同无商业实质,涉及关联方资金占用及担保金额共11.332亿元。由此,*ST新亿被彻底掏空了。证监会对公司和主要责任人都采取了严厉的处罚,对黄伟更是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又一场“忽悠”式增持?
再观黄伟本次增持计划,不乏值得思索之处。在收购资金来源方面,虽然公告称“自筹资金”,且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中表示万盛源账面有货币资金5000余万元。但公司亦提示,距离增持上限1亿元尚缺的4400万元能否及时到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如果上述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可能会导致增持计划无法完整实施等;另外,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通过天眼查了解,万盛源注册资本为1000万,且近一年来官司缠身。
对比前期类似案例结果看,*ST宜生(600978)等公司在股价低于面值后,也出现过高管增持、自然人要约收购等事项,但最终均未能改变退市的结局。
上述市场观察人士认为,*ST新亿当前综合风险较高,在监管层多次强调将严厉打击规避退市行为的情况下,实控人此番行为还能为公司“续命”多久、是否又是一场为了拉台股价的“忽悠”式增持,市场最终会给出答案。在年内面值退市已有10多家案例的情况下,投资者切莫心存侥幸,刀口舔血。
2020年12月14日,上交所发布了《退市新规征求意见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合理配置市场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本次退市制度改革中,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化退市功能,在交易类退市指标方面将原来的面值退市指标修改为“人民币1元退市”指标,并且新增了3亿市值的退市情形。
交易类退市指标是市场充分博弈的结果,已成为淘汰垃圾公司的主要形式,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低价股本质是投资价值的缺失,可以预期,“1元退市”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投资者通过市场化行为对公司价值判断的表达。若有投资者仍执意炒差、炒壳,面临的风险无疑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