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中信证券召开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总经理杨明辉、财务负责人李囧等多位公司高管在发布会现场直面媒体和投资者关切,对280亿配股再融资、流动性风控指标偏紧、头部券商合并等诸多市场关注予以正面回应。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上交所沪市主板说明会“主题周”模式近期开启,中信证券此次业绩说明会是上交所“经济砥柱”主题业绩说明会的其中一场,同时加强与全体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交流互动。
3月18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的2020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实现营收543.83亿元,归母净利润149.02亿元,同比增幅均超2成。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净收入均超百亿,其中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净收入增幅均超5成,资管业务净收入增幅超4成。
焦点一:为何采取配股的方式进行再融资?
近期,中信证券推出280亿配股再融资计划,引发市场激烈争议,再融资新规背景下,定增早已不是难事,中信证券为何要选择配股这种方式呢?
在业绩发布会上,中信证券财务负责人李囧对此进行了回应:
公司对配股再融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配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补充公司的净资本,支持公司长远稳健的发展。
至于为什么采取配股而不是定增这种形式去再融资,我们权衡认为,相较于定增,配股不会摊薄现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和股东权益,对公司各项收益指标的摊薄比较有限。
焦点二:核心流动性指标一直偏紧,是否意味着流动性风险增加?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中信证券的净稳定资金率、流动性覆盖率等核心风控指标在预警线上下波动,一度引发监管关注。梳理发现,不仅去年,中信证券这两大指标相对行业平均水平其实一直偏紧。
2020年报显示,至2020年末,中信证券的流动性覆盖率为141.83%,净稳定资金率为124.15%,较2019年年末都有所下降。券商中国记者在发布会中提出该问题,中信证券对流动性风控指标偏低的现状如何考量,是否更有利于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投行?
李囧对此回应:
2020年末公司总资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资本中介类业务规模增幅较大,需要运用资产负债表。以场外期权收益互换业务来举例,公司收取客户保证金,体现为负债端的增加;相应地,形成的金融资产体现为资产端的增加,在分子和分母同时加大的情况下,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表现为下降,但其实公司的流动性风险没有实质性的增加。
另外,流动性指标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合适最好,不同的证券公司资金体量不同、业务结构不同,最终表现出来的LCR就不一样。中外比较来看,中国对流动性指标的监管要求高于国外,中信证券的流动性指标保持在预警线之上,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状态。中信证券资产规模大,流动性资产能充分应对市场的变化,未来,也会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动态管理。
净稳定资金率是衡量流动性指标的长期指标,虽然比值有所下降,但还是比较健康的状态。这个指标需要长期资金去补充,随着公司资产规模的增长,尤其是价值量较高的资本中介业务规模增长,净稳定资金率会有压力,这也是公司最近推出再融资的原因之一。
焦点三:如何看待龙头券商合并对合并主体业务发展的影响?
证券行业正处于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效率是大势所趋。回顾过往历史,证券行业多轮并购浪潮中,互补型收购都较为成功,比如中信证券收购的金通证券、万通证券、广州证券等,都与中信证券财富管理业务的区域性业务互补,但历来综合型券商的合并均未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有资深券业人士曾表示,证券公司总部业务的合并可以促使资产规模快速扩大,但是并不一定会带来业务机会的增多。比如,两家头部券商的研究业务合并,只能收一份分仓收入,机构客户并不会为同一服务付双倍价钱。
近段时间来,行业有诸多头部券商合并的呼声,作为龙头券商董事长,张佑君如何看待头部券商合并对合并主体的各项业务发展、对证券行业做大做强带来的影响?
针对券商中国记者的提问,张佑君表示:
你这个问题想要探讨的可能是中国的证券机构如何做大做强,或者说在做强做大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法更合适。证券公司实际上是为实体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做保荐上市,以及为已经在完成上市的企业做再融资、收购兼并等服务的中介机构。我们看到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有的是内生式发展,有的是外延式发展,有的公司是混合型发展,有时候我就在想,中国的证券机构怎么样去看待自己这个行业的发展。
我认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上为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适合自己公司的任何发展方式都是必要的,公司能够发展壮大,不乏从自身内部去融资增大资本规模,也可能存在收购兼并的情况。就中信证券本身来言,历史上来看,我们在山东收购过万通证券,在浙江收购了金通证券,在广东我们也收购了广州证券。
我认为,很难用一些单一的指标去衡量一家公司和另一家公司的合并。合并过程中产生的结果,既要看短期指标,也要看长期指标;既要看财务指标,也要看业务指标;既要看市场份额,也要看客户状态。
证券公司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证券公司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而不是必须采取什么模式。
从国际投行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很多投行也存在着重大的并购行为,也存在从合伙制企业变成公众公司,存在着从一个国家收购兼并到另外一个国家,也存在着依靠自身发展布局全球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境外投行的发展经验吸收借鉴过来,便于我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加以使用。
中国的资本市场非常广阔,未来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巨大,这个过程中,中国证券机构面临着自身发展和市场挑战两个重要问题。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一定会出现一批做大做强,也一定有一批能够适应中国和国际资本市场发展需要的证券机构。
焦点四:中信证券在传统业务转型和业务创新方面的心得?
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表示,过去几年,提到中信证券的转型,一般指的是财富管理转型,2020年,财富管理转型和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业务部门的口径来看,财富管理相关营业收入2020年的收入是31.14亿,比2019年14.99亿,上升108%,高于代理买卖收入45%的升幅和息息差收入28%的升幅,以及利差收入27%的升幅。
这其中,中信证券有四个核心优势:
一是金融产品体系,公司形成了筛选和引进开发的这种能力,持续优化专业产品设计与全周期管理流程;
二是具备领先的金融产品销售理念与销售能力,代理销售金融产品连续保持行业第一;
三是突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升级配置投资业务产品的体系,在超高净值客群经营中形成这种独特的竞争力;
四是专业的人才队伍,中信证券具有投顾资格的员工居行业之首。
焦点五:中信证券资管如何在公募赛道中保持竞争力?
近期,中信证券公告称要设立资管子公司,目前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系资管公司已经有14家,中信证券未来将如何增强在公募赛道的竞争力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杨明辉对此表示,中信证券拟设立的资管子公司除了发力公募零售业务之外,也会发力普惠金融。此前中信证券资管的特色也会保持,一是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二是为财富管理提供底层资产,三是养老金三大支柱。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中信证券资管有两个基本不会变:一是与其他业务线协同打造中信特色的资管子公司;二是与其他业务线的客户资源工向,以及和母公司的中后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