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5分钟,告别死工资”“悄悄学理财,惊艳所有人”“比起没钱,贫穷思维更可怕”……最近,一些以理财知识普及、投资者教育为名的在线课程广告在社交平台频现,吸引了不少渴望学习投资理财知识的消费者。然而,在线理财教育火热的背后,却潜藏着诱导缴费、课程内容名不副实、违规承诺高收益等问题,值得警惕。
近年来,随着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理财知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特别是年轻人,更渴望以投资理财的方式获得工资之外的收入,期待通过培训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投资理财能力。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万余家“理财教育”“理财培训”相关企业。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日益流行,公众对知识付费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促进了在线理财教育行业的兴起,相关市场空间也快速拓展。
在线理财教育受关注,从一个侧面说明,重视理财、参与理财的人变多了。正规机构通过合理设置的在线课程提供投资理财教育服务,为公众便捷获取理财知识提供了平台和渠道。然而,一些机构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比如,有的理财在线教育机构打出了“9.9元10天理财课”的广告。据媒体调查,“9.9元”其实是相关机构故意放出的“诱饵”,目的是诱导消费者后期缴纳更高昂的进阶课程费用。再比如,有的机构违规承诺,消费者学成后可以获得高额的理财收益。对此,金融监管部门曾明确表示,从来就没有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也没有稳赚不赔的理财项目,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个别机构在培训时只强调收益、对相应风险只字不提,不能不让人质疑,消费者能否从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
在线理财教育属于新兴的服务行业,涉及互联网、金融、教育等领域。有效规范在线理财教育行业发展,亟待完善相应的监管措施。例如,由相关部门对理财在线教育机构的资质进行备案或者审核,明确课程内容设置、师资信息公示、教学行为规范、投诉举报机制等,要求从业人员应充分了解金融业务相关法律法规,拥有金融、财务等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在提供培训时,应明确培训机构必须以显著的方式提示消费者理财风险,不得推荐购买具体理财产品或进行理财营销。短视频、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也应承担起理财教育课程的审核责任,不能对不当内容“一推了之”。
投资理财教育的真正目标,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和财富观念,提高风险管理意识。理财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对于公众来说,在渴望获得理财知识的同时,也要擦亮双眼、保持理性,选择正规机构进行学习,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陷入不良商家的“套路”。全社会共同努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久久为功,用好新兴的互联网平台,才能不断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更好增进百姓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