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地方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备受关注。近期《隐性债务视角下的城投转型——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研究2019》一书正式发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评价结果出炉。
财达证券总经理助理胡恒松博士介绍,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状况受所属地区行政级别的影响较大,今年在构建投融资平台评价体系时,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根据其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的不同划分为省、地级市、区县三级平台。经咨询中国社科院工经所、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后,最终选取了公司业绩、市场转型、社会责任三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细化指标,对平台公司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结果显示,全国前80强省级政府平台公司的前十中,北京平台入选2家,且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位于榜单首位,而上海平台只有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以榜单第八位进入前十。
与省级平台公司的分布情况不同,全国参与排名的市级公司共有1295家,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的平台公司在前150名中占据多席。
全国参与排名的692家县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入选榜单的平台所属区域中,江苏省、浙江省、四川省、安徽省、湖南省五个地区分别以41家、21家、4家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名,四川省、安徽省和湖南省并列第三。
胡恒松表示,今年的评价体系中首次列入隐性债务指标,并试图厘清隐性债务的概念。对于隐性债务的化解,他提出,首先要动态把握所欠债务金额,其次股权类的债务通过资产变卖解决,债权通过借新还旧,包括发债、早期融资等途径来解决。
胡恒松建议,股权角度要以当地融资平台为抓手,广泛吸纳各类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推进并购重组和行业整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收购公司股权、资本市场纾困等取得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新兴产业,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资本盈利能力。盘活基础设施类的上市公司,通过现有经营性基础设施资产的优化组合,组建新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甚至科创板等场所上市融资;通过企业资产收益进行再投资。同时,通过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永续企业债券、永续中票等方式进行长期资金融资,通过长期限资金缓解政府隐性债务的偿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