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还是人才住房,深圳正在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据悉,深圳今年将建设筹集公共住房8万套、供应4万套,确保完成“十三五”建设筹集40万套目标。
深圳市住建局今年将全力推进十项工作,其中包括全面开启新时代“住房新政”,推动实现住有宜居;全力完成“十三五”期间公共住房建设筹集任务;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房屋租赁市场规范发展,推动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等。此外,深圳将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年新开工不少于8000套。探索在市域交界处轨道沿线,建设大型安居社区。在发挥人才安居集团公共住房建设主力军作用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住房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多主体供给新模式。
日前,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0年深圳将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建设筹集公共住房不少于8万套,确保完成“十三五”期间建设筹集40万套的目标。就在去年12月31日,深圳市住建局在罗湖区景福花园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举行全市25个公共住房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据悉,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涵盖了全市9个区,项目类型包括新供应用地、棚户区改造、城市更新配建、招拍挂配建、公共设施配建、产业园区配建等众多领域,安居工程建筑面积约99万平方米,计划建设筹集公共住房约1.23万套。
此前,深圳市政府召开的有关公共住房专题会议也传出好消息:根据深圳市公共住房相关建设计划,从2020年开始将有大批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面向符合条件的人才、市民供应。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公共住房的售价均为周边地区市场房价的5至6成。位于原特区内的限价人才住房项目毛坯房最高售价低于每平方米5万元,位于原特区外的限价人才住房项目售价普遍处于每平方米2万至3万元区间,最高售价原则上不超过每平方米4万元,均远低于同类地区商品房价格,且未来一段时期公共住房总体价格将稳定在该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土地交易中心在本月10日发布公告,深圳将于2月11日出让3宗宅地和1宗商住用地,总起始价30.29亿,其中3宗宅地用于建设人才住房,商住用地的住宅部分用于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出售的人才住房产权限制及封闭流转。与产权单位签订买卖合同的申请人自签订买卖合同之日起,累计在深圳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满十五年,或者年满六十周岁且购房满十年,经批准并向政府缴纳增值收益后,可以取得所购人才住房的完全产权。购房人自签订买卖合同之日起满三年至取得完全产权前需要转让的,可以转让给符合条件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