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趋势 >

疫情扰动资本市场:恐惧时敢不敢贪婪,抄底博反弹难度多大?

2月3日A股开市,在疫情影响下,上综指大跌7.7%,万得全A指数大跌8.2%。与此同时,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央行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4%和2.55%,上次分别为2.5%和2.65%。

除本次OMO降息举措外,在春节假日期间,央行提供了3000亿元再贷款支援战“疫”,并鼓励银行通过定向下调利率的方式支持受灾企业和相关保障企业,维稳意图明显。疫情的短期悲观预期叠加央行货币政策,如何扰动A股、固收、汇率和包括黄金、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的价格?新财富收集今日(2月3日)各分析师的相关研究,以期帮助大家更全面深入地解读市场,把握疫情影响和政策冲击,做好资产配置。

01

宏观、利率&汇率

华泰证券李超团队点评2月3日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市场下跌超出预期,导致提前降息

2月3日,央行开展1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9000亿7天期逆回购、3000亿元14天期,并分别降息10BP至2.4%和2.55%,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跌幅超出预期,央行及时降息意在维稳市场,避免市场出现恐慌情绪导致过度波动。

预计后期整个政策利率曲线和LPR报价也将同幅度整体下移。且参考2003年非典时期,央行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维稳经济,我们预计降息后仍可能会有降准。

停工停产对实体企业构成较大负面冲击,生产、销售及物流运输等活动停滞,部分养殖种植企业因物流受阻盈利受到更大冲击,可能出现大面积亏损,尤其是资金周转压力较大的中小企业更为如此。预计货币政策着重扩信用,将针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地区和行业给予定向信贷支持,或为湖北省发放较大数额再贷款,暂不计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控;对部分有市场但因受疫情影响资金临时周转困难的企业提供信贷定向支持。

如果触发股权质押或跨市场机构传染等风险,我们认为央行从金融稳定视角还会维稳市场。恐慌性市场大跌往往是一个迅速杀估值的过程,而从事后证明,都会带来长期投资机会。我们认为本次疫情大概率在今年一季度得到控制、二季度开始各部门经济活动逐渐转为正常,对一季度GDP的负面影响可能在0.5个百分点以内,一季度GDP增速可能下行到+5.7%~+5.9%之间,对全年基本面负面冲击可控,急跌可能带来股市长期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丁鲁明:疫情冲击后,二季度重回库存周期,回升节奏不变

假设疫情在3月底之前得到妥善控制,对比SARS时期影响,我们预计,由于本次疫情影响正值春节假期,对经济影响将小于SARS。疫情对GDP同比的冲击,Q1将减少1-1.2%,Q2在2%以内。对工业增加值同比的冲击,3月预计将减少2%,此后逐月快速修复。中期,随经济下行,宽松政策有望加码,将助力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落地后的库存周期复苏。

根据上述推演,市场下行空间或有限。在首个交易日后,若A股大幅释放避险情绪,则可尝试介入,未来指数或存在系统性修复的可能,创业板弹性或依旧大于主板,可优先关注。

从行业来看,前期强势行业,科技、成长将相对市场整体依然具有超额收益。预计A股上半年将呈现M双头形态。

未来3月,大宗商品价格在超跌后,有望实现弱反弹,油价或将阶段反弹;国债利率在下探触底后或再次随经济修复而反弹;美元指数有望随经济周期启动而触顶回落;人民币或企稳回升。

国信证券燕翔团队:恐惧时敢不敢贪婪

面对大跌,我们认为可以有两个判断。第一个是基本面的,疫情对基本面的冲击,无论大小,都应该是阶段性的、一次性的,因为疫情本身就是阶段性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随着病毒的消退而得到逆转。如果说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持续性影响,最有可能的还是在这个短期经济的波动中,企业的优胜劣汰有可能会加速。

第二个是投资层面的,这里实际上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想抄底博反弹的,这个说实话难度特别大,纵观历次大跌调整,谁也无法先知地知道底部准确位置究竟在哪里,更何况也不可能要求买股票每一次都买在最低点上。

如果抛开“寻底”的惯性思维,更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当前估值水平下的A股权益类资产究竟有没有很好投资价值,以当前的价位去持有股票一段时间(比如一年),能否有比较好的回报?从当前市场所处的位置来看,全部A股整体的市盈率在24倍左右,30倍PE以下的公司数量接近50%,如果业绩增速能够在10%以上,那么在当前价位上购买股票并持有一年的组合大概率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相比其他大类资产,我们认为当前A股权益资产具有很好的投资性价比。

粤开证券李奇霖:未来市场何去何从

开市第一天,各类资产的涨幅或跌幅虽然让人震惊,但细看其实都能理解,不算意外,多数人在开市前,可能也早就选好了头寸的方向。令人困惑的是,在第一天情绪得到初步宣泄后,后面股债会怎么走?

短期内,利率仍然会在低位,建议保持偏长的久期。交易行情的阶段性拐点何时出现,很大程度取决于疫情何时出现边际上的拐点。一旦疫情出现边际上的好转,前期下行的长端利率可能会快速反弹。但需注意,债券市场已经对疫情做出了反应,长端收益率已经大幅走低,未来拐点何时出现,很大程度取决于疫情何时出现边际上的拐点。一旦疫情出现边际上的好转,前期下行的长端利率可能会快速反弹。信用债宜用高等级信用加杠杆,高等级债会更具确定性。

A股市场的大跌只是阶段性的短期形势,中长期仍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可以布局配置基本面较好具有确定性的个股。

海清FICC研究院邓海清:央行降息对冲疫情冲击,债市做多宜止盈离场

本次央行同时下调7天和14天逆回购利率各10BP,从历史上看,10BP属于中等幅度。但另一方面,此次下调幅度可以说较大,此次下调利率的起点是2.55%,已经是历史低位附近,距离历史最低的2016年2.25%仅有30BP。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左右,与7天OMO利率2.4%利差仅为40BP。

从利差角度看,如果此次降息为对冲疫情的一次性降息,则国债收益率已经到位,进一步压缩利差难度非常大。对于债券市场,我们整体认为,从利差、利多落地、情绪高点等方面看,当前国债收益率已经不具有配置价值,止盈离场为宜。

在当前位置继续看多债券,基本等于押注疫情无法得到控制,3-4月复工落空,央行进一步降息,我们尽管无法排除这一情况,但是押注胜率可能并不大。相反,一旦疫情得到控制,且债市止盈盘压力巨大,行情逆转并非不可能。

中信证券明明:疫情或加大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的必要性

疫情的爆发可能使得未来一段时期内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天平会偏向稳增长一边,这就要求稳增长的前提——稳社融,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优先,于是也就加大了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当前,无论从资产到期还是产品整改进度来看,银行理财产品在2020年底能够实现全面净值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且部分银行非标资产中有可观比例在2020年之后到期,对不规范的理财产品实施一刀切的政策不符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隐患”的要求,不利于金融经济领域的稳定。

我们认为,若资管新规过渡期如期延长,各类机构或将迎来一次投资范式的改变,但在形成新范式下的中长期配置策略之前,外溢非标资金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避险的需求,配置非标类资产,以及中短久期的高等级信用债是相对稳妥的避险策略。

长期来看,在资管新规完善实施的情况下,非标逐渐进行压缩的趋势下,预计转投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资金并不会长期停留在高等级信用债中,而是会逐步挖掘信用债市场中的超额收益,短期来看对于低等级非制造业的信用债品种诸如基建和地产债券也会产生相对积极的作用。

02

大宗商品之黄金&原油

中信建投黄文涛:短期宽松预期继续利多金价,中期看实体经济前景

在中国疫情以及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黄金成为中国春节假期少有的上涨资产。国内的疫情突如其来,之前市场主流预期经济短周期复苏已受严重扰动,春节期间铜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已反映了这一点,在疫情没有有效缓解之前经济恐难恢复。而且一旦疫情持续时间长,波及面扩大,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有贬值压力。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自1月17日从1.84大幅下降至1月31日的1.51,1年期收益率也从1.56下降至1.45,实际利率从0.14下降至-0.09,市场关于美联储3月29日降息的预期上升至26.6%。从常规分析框架来看,这也许是近期金价走强一大驱动力。

从稍长周期来看,全球货币宽松仍在延续,货币政策当局乐于见到通胀上行和实际利率下行,这对黄金上涨行业有着很大的支撑。再拉长周期来看,自2018年9月以来,黄金已和大宗商品价格呈现明显背离,在全球宽松背景下,黄金上涨而大宗商品下跌。因此,全球货币宽松对于中期金价有着方向性的影响,而其是否会有方向的变化,核心在于全球实体经济,如果2020年原本就是短周期复苏,则中期意味着金价难有大的利空。我们预计短期金价有望突破1600美元,现在仍是持有和配置黄金类资产的窗口期。

兴证期货刘倡等:疫情扩散,需求受损引发油价持续下行

本周国际油价继续单边下跌,截至收盘,WTI收于51.63美元/桶,下跌2.57美元或4.74%;布伦特收于56.66美元/桶,下跌3.9美元或6.44%。受中国疫情不断扩散影响,原油需求受到实质性损害,同时投资者恐慌情绪持续发酵,令沙特即使有意提前召开OPEC会议并商讨延长减产协议,也未能阻止油价的持续下探。

供应端,美国产出增速放缓,EIA预估美国2020年1-2月页岩油产出平均增速约0.52%,远低于2019年1-2月间的2.31%,表明短期内美国对供给端的压力不会有态度增幅。

需求端,受疫情影响,中国春节期间,交通需求大幅削弱,假期延长带来的工厂停工同样对需求产生了负面作用,此次春节假期加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延长开工时间共17天,假设期间总需求受损40%-70%,中国需求将减少1.01-1.76亿桶,年化27.6-48.2万桶/天。

从各方报道来看,短期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但是若后期疫情逐渐可控,企业的赶工行为以及消费爆发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弥补假期间需求的减少。综上,短期将大概率维持弱势,中长期可期。

03

A股策略&细分行业

中金公司易峘、梁红:“新冠”疫情对增长的总体影响是否会超“非典”?

基准情形下,我们预计此次“新冠”疫情在2月中旬左右进入“缓和期”,在2月底/3月初进入“平台期”(即新增确诊人数降至“零星”水平)。

上述基准情形下,“新冠”疫情对经济整体影响的未必一定超过“非典”,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此次疫情影响的持续时间可能较短,因为这次在疫情爆发初期就已实施非常严格的隔离防范措施,有望有效阻断疫情的扩散。

(2)本次大规模隔离防控措施的影响集中在1-2月,而SARS期间4-5月经济放缓最明显,由此,本次疫情影响的“时段”在年度产出的占比较小——1-2月和一季度占全年GDP/收入的比例小于二季度。

(3)目前为止,此次疫情的影响区域集中在湖北省,而非“非典”期间“多点爆发”的局面。

(4)货币与财政政策均有加大逆周期调节政策的空间,尤其考虑到此次疫情爆发于年初(且在两会各项指标确定之前)。

但不可否认的是,严格的隔离措施,虽然从遏制疫情扩散的角度必不可少,但也会在短期对增长带来更明显的冲击,经营或财务杠杆较高的企业、线下服务业、及融资渠道有限的中小企业等将面临较大现金流压力。

国信证券黄道立:疫情之下短期需求承压,不改(建材)行业长期趋势

对于工业企业,受此次疫情影响主要表现在复工的延迟对行业的影响或强于非典时期,未来复工时间是否需要进一步推迟目前暂无法确定,疫情对行业的影响强度将与最终停工时长有较强的相关性,但行业自身季节性特征对推迟复工有一定的对冲作用。此外,需求不会因短期承压而消失,疫情缓解后续需求回补以及宏观对冲政策的出台将提振行业运行,预计行业长期趋势不改,各子行业因特点不同,影响略有区别。

经过1月份建材行业的回调,目前建材各子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截至春节前,子板块水泥、玻璃和其他建材行业PE估值分别为7.7x、26.1x和21.0x, PB估值分别为1.6x、1.5x和2.8x,均处于历史估值水平偏低位置。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下,开市后市场悲观情绪或将致股价回调,考虑到行业各板块估值本身已经处于较低水平,预计此次回调的下行幅度有限。

建议逢低布局低估值优质龙头企业。

华西证券唐爽爽:复盘SARS:服装承压高于纺织

非典疫情7个多月间,SW纺织服装跑输全部A股10.4PCT,正新入WTO,出口未受明显影响,但服装零售额同比下降显著,直到2003月6月后迅速回升。

对比此次疫情,两次疫情所处经济阶段不同,决定了社零和出口恢复的斜率将不同:

(1)经济周期:2003年,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3年开始经济放缓;

(2)电商:2003-2004年淘宝和京东刚刚成立,电商处于爆发期;而2014年后,电商增速开始放缓,且服装公司电商渗透率较高,占比已达20-30%;

(3)出口:非典时期我国刚刚加入WTO;目前处于贸易战初露缓和阶段,2018、2019年出口增速较2003年更低;目前企业复工普遍延迟到2月10日以后,复工后出口情况或将更加严峻。

当前板块估值基本处于历史底部,但基本面改善仍需等待:

(1)服装板块受暖冬、春节提前、疫情影响线下客流等影响,预计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不容乐观;

(2)疫情之前,纺织制造板块处于贸易战改善后的订单修复阶段,但疫情将带来复工进度和出口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优选订单结构以长单为主的公司。继续推荐业绩确定性较高的制造标的;阶段性主题机会可关注防护类主题和直播主题。

华西证券汪玲:疫情影响消费延迟满足,家电需求关注旺季

此次疫情恰逢春节,假期出行聚餐宴请等活动的减少、春节复工时间的延长及线下零售遇冷线上物流受限,对一季度消费数据或有不利影响。复盘2003年非典对消费的影响,疫情在爆发期对消费具有短期影响,随着疫情平复,消费韧性有望恢复,我们预计疫情有望在夏季之前得以控制,或时间更早。

从家电品类来看,空调为季节性产品。夏季为消费旺季。疫情对空调全年消费的不利影响较小,空调销量主要受夏季天气影响。虽经销商的提货打款意愿不高,但主因在于2020年行业价格战延续概率较大,经销商担忧特价机的价格进一步下滑,因此囤货意愿较弱,同时担心特价机促销下导致正常机的需求疲软。我们认为2020年应更关注夏季气候及地产对需求的影响及行业价格战的演变态势。

地产依旧为家电需求的影响因素,春节复工延后或对地产竣工有短期不利影响。2019Q4地产竣工增速回暖且进一步改善,后续回暖确定性较高。在地产竣工的影响下,家电行业需求亦呈现回暖的迹象。空调因促销拉动行业需求,虽均价下滑但Q4零售端增速表现优异;厨电销量小幅回暖;小家电挖掘新需求,配合以社群流量营销,新品类消费需求强劲。春节复工延后或在短期内对一季度的地产数据有不利影响,但在合同硬约束及全年计划的完成度方面考虑,疫情平复后有望得到回升。

中金公司何伟等:旅游行业一季度将受疫情明显影响

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国主要景区、文化娱乐场所陆续暂停营业,开业时间待定;1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旅游产品。我们预计旅游行业一季度将明显下滑,但本次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是一次性的。

春节期间客流明显下滑,预计旅游行业一季度将明显下滑,国内旅游已处于基本停滞状态,各景点恢复营业时间有待疫情的后期发展。2019年港澳台地区大陆游客下滑,但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旅游受益。考虑到疫情的发展,我们预计一季度出境游将大幅下降。

在过去两年,除个别龙头公司外,整体表现较差,股价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过去两年,市场已经反应如下事件,包括2018年下半年下调国有景区门票;2018年下半年泰国普吉岛沉船、印尼火山爆发事件导致赴东南亚地区出境游下滑;201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大陆赴香港、台湾地区游客大幅下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