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间,智飞生物(300122)发布公告,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蒋仁生告知函,蒋仁生及一致行动人于5月12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方式,以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9折的价格转让智飞生物1600万股,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
针对此情况,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公司,该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智飞生物近年来经营状况良好,业绩水平持续提升,在资本市场上受到众多投资者支持。实际上,有很多投资者希望与智飞生物共成长,更希望推进深度战略合作。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智飞生物控股股东分出一部分股权,引进看好公司的战略投资者,共同促进上市公司发展壮大。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通过盘后数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智飞生物当日出现22笔大宗交易,成交数量1600万股,成交价均为72元/股,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打了9折,总成交额11.52亿元。
值得注意点是,卖方席位均为华泰证券厦门厦禾路营业部,买方席位则为国泰君安上海新闸路和江苏路营业部、兴业证券上海分公司、天风证券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营业部;回顾上轮股份转让,国泰君安江苏路营业部、兴业证券上海分公司等也出现在买方席位。
根据智飞生物公告提到,战略投资者继续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受让股权,由此可以看出,两轮股权转让或来自同一受让方。
针对此次转让,上述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将部分股份转让给战略投资者,有利于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根据2020年一季报股东名册显示,智飞生物实控人蒋仁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该上市公司9.33亿股,持股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为58.30%;此外,智飞生物创业元老吴冠江及其一致行动人刘铁鹰仍合计持有公司1.46亿股,持股比例为9.15%;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6062.88万股,持股比例为3.81%。
需要指出的是,智飞生物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握有上市公司1615万股,持股比例刚好迈过1%的门槛,其余前十大股东席位则都被机构投资者所持有,但持股份均未超过0.7%。由此可以看出,智飞生物股权结构依然较为集中,创始团队及员工持股计划还持有上市公司68.45%的股权。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在疫苗上市公司同行中,沃森生物股权结构则十分分散,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暂居单一第一大股东之位,持股比例仅为5.84%。截至到4月17日,康泰生物控股股东为杜伟民,持有该上市公司3.45亿股,持股比例为51.27%;在杜伟民之后,其余重要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3%。
“但相比之下,智飞生物股权集中程度的确是真高,如今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而优化股东结构并不是一件坏事。”有职业投资者如是表示,业绩优异、竞争力强的标的都是资方抢购对象,但往往给出的份额却比较少。目前,智飞生物股价连创新高,对部分投资者来讲,或许存在短期风险;但资本都是逐利的,能够在此高位还敢投入巨资入股的投资者,那绝对是尤为看重智飞生物的发展前景。
智飞生物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待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董事长蒋仁生其一致行人持有智飞生物57.3%的股权,还是牢牢地掌控着上市公司控股权,其实际控制人地位不会发生变化,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早在2019年7月19日,蒋仁生就曾通过大宗交易转让1600万股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彼时,智飞生物2019第二期员工持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41.22元/股的价格,共斥资6.6亿元全部承接。
值得一提的是,当日,智飞生物收盘价为45.73元/股,而员工持股计划价格则为41.22元/股,折价约10%,相当于实控人让利超过6500万元。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当时,智飞生物有近800名员工参与认购,加之控股股东实质性让利,大家积极性非常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智飞生物创始吴冠江曾因连续转让股份,被外界舆论所质疑。但实际上,吴冠江转让也并非套现隐退,而是投入到第三次创业之中。据天眼查显示,吴冠江现为深圳三代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深圳三代人科技2014年成立,注册资本2.14亿元。
其实,对于家有新生儿的家庭来说,深圳三代人科技的产品并不陌生。据悉,该公司主要产品为小豆苗疫苗助手,是一个管理宝宝打疫苗的APP,现已实现接种数据同步、提醒、预约、医生咨询、支付、副反应监测等功能。
持续加码高端生物制药
智飞生物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进一步表示,控股股东转让并非是套现出货,而是合理分配资金及股份。此次控股股东转让股份,这是根据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战略布局及减轻资金压力而进行的操作,与其他上市公司股东高位套现出货有本质的不同。
从现实层面来看,蒋仁生的转让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自身杠杆比例、减轻财务压力。
此前,蒋仁生曾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他的个人资金并未用作炒股、炒房以及其他高消费,而是悉数用于对重庆智睿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智睿),重点投入高端生物制药、生物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且多款新药产品进入临床阶段。与智飞生物一样,重庆智睿宗旨也是“社会效益第一,企业效益第二”,初衷是为了回报社会、为地方经济做贡献。
实际上,从事生物医药领域并非易事,高毛利的背后则是数以亿计的研发投入和漫长的时间等待,期间多重种风险并存。
天眼查显示,重庆智睿是智飞生物与控股股东蒋仁生共同出资设立的股权投资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目前,重庆智睿的主营业务是利用自有资金从事生物医药投资,现已投资设立9家子公司,主要致力于高端的生物制药、先进的生物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采取仿制、仿创、创新三路并行。根据公司2020年4月21日的披露,智飞生物与控股股东蒋仁生拟进一步等比例增资至20亿元的注册资本。
2015年11月,重庆智睿落户重庆国际生物医药城,兴建集现代化、专业化、高科技为一体的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据悉,该项目占地640亩,总建筑面积31.3万平方米,分设研发及孵化中心、单克隆抗体产业化中心、糖尿病生物药物产业化中心、动物实验中心等。园区实行分期投入,滚动开发,计划建设周期8-10年,目前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蒋仁生承担着重庆智睿绝大部分建设及研发资金,其个人累计投入资金已超过40亿元,而该项目总投资已超过50亿元,未来投资额还将达到百亿级别。
“目前,重庆智睿多项在研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正是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之时。但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餐饮、旅游、外贸等多个行业受损严重,社会资本投资则更为谨慎。”智飞生物相关人士表示,重庆智睿的建设不仅仅是基建,更是长期的科学性研究,需要大量资金及人才的持续性投入。要持续推进项目发展,就必然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董事长蒋仁生主要资产就是智飞生物,通过转让股份也是为了偿还银行贷款及解决股权质押问题,更有力度的支持重庆智睿发展,有效降低经营风险。
目前,智飞生物控股股东质押比例较为合理,安全边际很高。截至到2020年4月1日,蒋仁生持有智飞生物8.3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比例为52.08%;其已质押智飞生物2.39亿股。
据悉,作为重点投入产业项目,重庆智睿已进入临床阶段、取得一定进展,在抗体、糖尿病、细胞治疗等方面产品有望率先上市。
“目前,重庆智睿已建设单克隆抗体、细胞疗法、糖尿病生物药物等研发生产平台,建立国家级转化中心1个,有多个产品获得治疗用生物制品临床批件,其中部分为Ⅰ类新药,并有数十个项目在研。”蒋仁生如是表示,重庆智睿将推进高质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面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正构建结核病防治矩阵
再回到上市公司,智飞生物完成2019年营收105.87亿元,同比增长102.50%;实现净利润23.66亿元,同比增长63.05%;基本每股收益1.48元。
4月29日,智飞生物又正式披露2020年一季报,抵挡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营业绩实现逆势增长。
报告期内,完成营业收入26.35亿元,同比增长14.87%;实现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增长2.85%。智飞生物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各地采取了严格的防护政策遏制疫情蔓延,物流运输效率、人员流动情况、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开展等同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此情形下,智飞生物稳步推动复工复产,在驰援防控前线的同时,全力保障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配送、销售及进口产品代理等工作。
对于智飞生物来讲,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上市公司在着力布局的结核病领域取得重大突破。4月29日早间,智飞生物发布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飞龙科马),研发的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商品名:宜卡®,以下简称EC)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品注册批件。
对此,中国防痨协会秘书长成诗明表示,智飞生物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宜卡®,这项技术是近年来在我国结核病免疫学诊断技术上的新突破。
当前,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严峻,我国结核病负担高居全球第二位。中国防痨协会秘书长成诗明指出,目前,我国结核病疫情仍然严重。据世卫组织报告,2018年我国新发结核病人近90万,结核病发病率为60/10万,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2.7万,调查估算我国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数约3.5亿。一般来说,在感染者中一生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是5%到10%。
“如今,智飞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家Ⅰ类新药宜卡®正式上市,这是近百年来全球第一款用于结核病诊断、结核杆菌感染诊断的生物制品,宜卡®上市后将填补国内结核杆菌感染和结核病诊断空白。”蒋仁生如是表示,宜卡®是智飞生物布局结核病防治矩阵中第一个Ⅰ类新药,意义重大。
据悉,智飞生物“宜卡®项目”2009年开始立项,2013年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并完成I期临床,2015年完成II期临床,2018年完成III期临床。如今,通过逾十年的研发和申报,智飞生物终于收到国家药监局颁发批文获准上市,这意味着,我国乃至全球结核病诊断技术迎来了重大突破。
蒋仁生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宜卡®自2009年立项十多年来,智飞投入研发微卡、宜卡®、母牛分枝杆菌疫苗,还投入了3款新产品的研发。随着宜卡的上市,智飞已有2款上市产品,4款在研产品,共同组成智飞结核病防治矩阵。目前,已有金砖国家以及印尼、菲律宾等结核病高发国家,向智飞龙科马提出了研发方面合作意向,将宜卡®应用于他们各自的结核病防控工作;其中,巴西已做好一切准备,待新冠疫情好转后立即开展相关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