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记者彭扬)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9日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2020)。报告指出,自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接管以来,针对出现的流动性紧张情况,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强化流动性监测,加大监测频率,拓宽监测范围,适时给予流动性支持,及时稳定市场信心,确保包商银行及受此影响的其他中小银行流动性稳定。
在主要举措和做法方面,报告指出,包商银行被接管前后全面加强监测、摸清底数、不留死角。特别是5月24日后,对辖区内包商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及其他高风险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情况进行重点监测,根据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发酵情况按照半小时一次、一小时一次、每天三次、每天两次、每天一次的频率及时有效进行监测分析研判。
畅通业务流程,保证资金及时到位。适时给予包商银行及受其影响的有关中小银行流动性支持,确保相关银行流动性稳定。依法合规及时给予包商银行常备借贷便利支持,2019年累计办理常备借贷便利58笔,金额4161亿元;请示总行批准5家包商村镇银行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累计向乌海银行发放再贴现20.8亿元。
从工作成效上看,报告强调,一是化解流动性风险,打破同业刚兑预期。有力促进了同业资金市场化定价,激发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力和市场出清,挤出无效或者低效的金融供给,真正践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
二是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全区170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没有一家出现挤兑事件,社会秩序平稳正常,金融机构经营稳定。
三是维护了债权人特别是储户的合法权益。为维护广大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风险处置方案,实行了比存款保险制度更为优惠的措施,认真做好债权人工作,防范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处置效率,实现了各方共赢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