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趋势 >

大摩灵动优选拟任基金经理张雪:“固收+”重在大类资产配置 追求风险调整后的长期回报

中证网讯(记者张焕昀)近日,大摩灵动优选拟任基金经理张雪接受中证报记者专访时分享了自己对“固收+”基金的理解。她认为,在理财刚兑逐步打破、无风险利率逐渐下移的大背景下,用固定收益打底、精选权益资产增强收益是风险收益比较好的一种选择,是资产配置领域大势所趋。

“固收+”策略大势所趋

对于宏观经济走势,张雪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处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高杠杆的常态。这是因为前期由资本跨境流动、人口红利、全球化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动能进入了平台期。而考虑到未来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拉大、技术进步放缓以及全球高债务、高杠杆率的长期趋势,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趋势仍将持续。

全年影响全球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变量无疑是新冠肺炎疫情,她进一步分析,为了应对疫情,各国纷纷采取“停摆”措施,经济原有的各种问题得到了充分暴露。一季度以来全球央行货币相继大放水,财政也强劲发力,但需求端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流动性无法一蹴而就地进入实体经济,金融市场会受到流动性溢出的影响,形成一定的资产泡沫。

在张雪看来,全球已进入经济增速下移、增长动力逐渐转型的新阶段,在理财刚兑逐步打破、无风险利率逐渐下移的大背景下,用固定收益打底、精选权益资产增强收益是风险收益比较好的一种选择,是资产配置领域大势所趋。

她认为,“固收+”策略本质上来讲就是对大类资产的宏观配置,比纯固收产品弹性更大,与纯固收产品相比,有机会博取更高的收益。而由于权益资产的加入,还需要更多的自下而上对具体公司进行研究与分析。

调整后债市重新进入配置区间

5月以来,债券市场陷入了一轮持续调整。谈及这波调整原因,张雪分析称,2020年初以来,国内债市收益率呈现出“深V”走势。为了应对疫情,央行在一季度进行了“危机式宽松”的货币政策,受到避险情绪及经济停滞影响,资金大幅涌入债市,交易盘累积,形成了一定泡沫。

进入二季度以后,在政府强有力的管控下,我国疫情控制较好,经济逐步恢复,市场风险情绪上扬,资金开始从债市流出,并分流到股市和楼市,由此带来了债市收益率的大幅上行,7月中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基本回到了年初水平。

尽管市场有观点认为债市进入了熊市,但张雪却认为债市经过了前期剧烈的调整,已经进入了一个配置价值区间。

把握大类资产轮动机会

据了解,即将发行的大摩灵动优选债券基金是一只典型的“固收+”产品,80%以上的资产将投资债券,剩余的部分资产将灵活投资股票,基金经理将根据对宏观经济的理解与判断,把握大类资产轮动的趋势性机会。

作为大摩灵动优选债券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张雪认为,债券市场经历了前期大幅度的调整,目前已经进入了配置区间。与此同时,A股具有“慢牛”的基础。伴随A股纳入MSCI、富时等国际指数,可以期待未来全球资本会持续增配中国资产。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向下,未来中国居民的资产配置逐渐向权益市场倾斜是大势所趋。

张雪表示,固收投资追求稳健,更倾向于选择处于产业成熟阶段、经营稳定杠杆可控的企业;权益部分则追求弹性,但也是着眼于风险调整后的可持续的中高增长,需要从行业端选择处于上升周期中、并且已经展露一定可持续性和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者是成熟行业里具有做大做强及持续统筹能力的公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