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趋势 >

LPR连续6个月“按兵不动”,央行在憋什么大招?

LPR报价连续6个月“原地踏步”。

受访人士称,近期,政策利率和LPR保持稳定,与当前经济基本面和通胀水平相适合,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年底前降准和降息的概率下降。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至此,LPR报价已连续6个月持平。

LPR为何6个月“按兵不动”?货币政策接下来怎么走?

连续六个月“按兵不动”

实际上,回看10月15日,央行续作5000亿元MLF的操作,由于利率维持稳定,早已预示本月LPR报价不变的概率大。此外在逆回购操作上,利率也依旧维持不变。

“自今年5月份以来,政策利率和LPR利率保持稳定,与当前经济基本面和通胀水平相适合,说明货币政策已从应对疫情冲击回归到常态,体现了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今年上半年降息多次,货币大环境以宽松为主,当前以消化既有政策为导向,即便不调整,当前也是处于一个宽松的低资金成本的环境中。”他表示,今年下半年中央和地方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重要工作,未来经济形势若是企稳反弹,那么LPR近期下调的可能性很小。

“LPR不涨不跌,一方面释放了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不再明显宽松的信号,另一方面减缓了利率下行的周期。同时LPR维持不变,客观上使得该指标对信用市场的影响在弱化,信贷端的市场利率水平由实际的信贷供需变化决定,代表性指标是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

年内LPR仍有调降可能

对于LPR近期是否会降调,市场有不同声音,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负债端平均边际资金成本存在一定上行压力,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但也有专家认为,年底前LPR有望小幅下行。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目前LPR“点差”仍维持在90基点,随着经济持续复苏,银行整体盈利状况有望改善;管理层鼓励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的同时,不排除接下来央行动用定向降准等结构性工具,释放长期限资金,提升银行让利实体经济能力与意愿,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制造业及新兴战略产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伴随年底临近,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有望由升转降,“紧货币”过程将全面告一段落,银行平均边际资金成本将转而边际下行。即使年底前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动,银行也可能小幅下调LPR报价加点,改变自去年9月以来MLF利率与1年期LPR报价点差固定在90个基点的局面,进而触发1年期LPR报价小幅下行。

降准降息预期降低

那么,年内降准降息还会来吗?

温彬表示,年底前降准和降息概率下降。央行将继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采取“逆回购+MLF”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及市场利率水平总体稳定。

陶金也认为,降准和降息的预期继续降低。“货币政策方面,不用期待总量的扩张,未来货币政策主要聚焦于定向和结构性政策,尤其是针对小微、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工具的发力值得期待。同时短端维持流动性平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回归政策利率”。

在财政政策方面,陶金指出,可以以聚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为着眼点,加强财政资金在相关领域分配的针对性,一定程度上向终端消费和制造业进行倾斜,以补强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短板。

“下阶段,财政支出增加将改善流动性,同业存单利率将保持稳定,同时结构性存款压降也有助于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有利于推动实际贷款利率下降,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的目标。”温彬表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