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趋势 >

集装箱订单饱满淡季不淡 中集这样看引入深圳国资股东

自披露2020年三季报业绩后,10月28日中集集团(000039)A股、H股放量上涨,分别报收7.29%和9.2%。

同日业绩交流会上,上市公司高管就集装箱行情、深圳国资入股背景以及各个业务板块进展回复投资者,并表示近几年中集业务持续在去多元化,加大在国内市场权重。

集装箱订单饱满

三季报显示,中集集团在今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241亿元,同比增长27%;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超过8.8亿元,而2019年同期则亏损约4400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0%。其中,集装箱主营业务集装箱业务强势反弹,均价提升。

与会高管(证代)介绍,现阶段集装箱业务需求端很强劲,量价齐升,加上钢铁成本未上涨,报告期内集装箱毛利率增长,订单已经开始接到明年春节,淡季不淡。长期来看,随着全球贸易集运会持续边际改善,预计明年会继续向好。

有消息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物流运力下降,导致集装箱船运费大涨,美西航线运价更是较年初涨了近3倍,在运力紧张的背景下,行业频频产生甩柜的现象。

对此,中集一位高管表示,美西航运只是全球集运贸易航线的一部分,占比大约17%,集装箱行业波动比较大。不过随着欧洲继续保持复苏态势,至少明年上半年会有比较有把握保持正常发展。

需要适应新环境

除了集装箱业务,道路运输车辆业务在北美和欧洲市场都已经出现了复苏迹象。

其中,受益于政府加快治理“超载超限”运输以及第二代半挂车国家标准的有效实施,半挂车业务来自国内市场收入占比已经超过50%,混凝土搅拌车在去年实现了全国第一。

受到中美贸易影响,上述高管表示,中集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提出了“跨洋经营,本土制造”,聚焦有门槛,有市场空间的领域,改善盈利,集团已经连续三年提升国内业务占比。

具体来看,主要业务板块中,集装箱对应的是成熟市场,也是稳定利润来源。除了传统集运,中集将会拓展集装箱在国内冷藏、模块化建筑等不同行业的应用;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仍有市场空间,公司预判国内交通建设依旧会持续相当长时间,欧洲的布局有机会进一步加强;物流自动化业务包括仓储系统,分拣系统,在从快递业向制造业工程、医院等领域延伸,预计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也会加大投入力度。

相比,中集产城出表,通过引入碧桂园增资扩股以及战略投资者曲江文投,成为联营公司;海工业务在持续推动重组;空港业务的港股平台中集天达在寻求私有化。

引深圳国资业务融合

中集集团自身股权结构也迎来调整。

由于2016年中远与中海合并为中远海集团,使得中远与中集在集装箱领域出现重叠,随着股权关系的变更,或将解决上市公司与重要股东同业竞争或利益冲突的问题。

本次方案中,深圳国资旗下深圳资本集团拟接手中远海发等方面股东转让A股29.74%股份,将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中远保留少量股份,招商局依旧为第二大股东,中集集团继续保持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0月,相关各方已经签署股份正式转让协议,后续还需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有中集高管介绍,中集已经持续提升国内业务占比,通过引入深圳国资,将促进更好地对接深圳市各个部门,实现业务紧密融合。比如集装箱移动式模块化冷库建造,深圳燃气供应,以及海工业务重组等。未来随着深圳大力推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预计实体建设也将以中集为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