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趋势 >

美国这款产品严重脱销,市场需求有望高达16000亿元。量价双击,7000亿产业景气度爆棚,年内第8次涨价,多只股市盈率不足10倍

超低温存储冷柜脱销,疫苗冷链站上风口。饲料年内第8次涨价潮来了!

超低温储存冷柜脱销

饲料年内第8波涨价潮来了

11月以来,饲料的第二波涨价潮已经高调启动,新希望、正邦、正大、双胞胎等近20家饲企宣布涨价,涨价幅度在75元/吨至200元/吨之间。

今年饲料原料和饲料市场行情火爆,玉米、豆粕价格屡创新高,为确保饲料产品价格,饲料厂的涨价函发了一封又一封,据统计,本次涨价已经是年内第8次涨价。按照75元-200元的中值137.5元估算,8次涨价,饲料价格年内累积上涨了1100元每吨。

饲料业实现量价双击

根据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6日已填报企业测算,2020年10月,饲料总产量2382万吨,同比增长20.9%。从品种看,10月猪饲料产量934万吨,环比增长8.6%,同比增长64.3%,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达到2017年10月的95.3%。猪饲料产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是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对饲料的产量起到了拉动作用。

从饲料的原料价格来看,近期玉米、豆粕、棉菜粕、麸皮、以及鱼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尤其是豆粕和玉米,涨价幅度较大。10月末豆粕涨至3400元/吨附近,玉米涨至2530元/吨附近,玉米以及豆粕的价格再次创今年历史新高。与9月份的价格数据相比,玉米短短一个月上涨了164元/吨,豆粕上涨了250元/吨。

在市场上常见的猪饲料中,玉米和豆粕两者合计占饲料成本的80%以上。原料成本的大幅上涨,势必会造成饲料企业承受不住压力上调产品价格。

业内人士分析后市,认为饲料业将持续呈现高景气,实现量价双击,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1、今年玉米受风灾倒伏影响,收割进程缓慢,导致新季玉米上市有所迟缓。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养殖量的激增大幅拉动饲料需求。

短期来看,粮价的合理上涨得到政策面支撑,从长周期来看,考虑到前期拍卖陈粮多数将在11月底消化殆尽,仓库需要收购新粮食补充,而临储玉米消耗完之后,玉米的产需缺口较大,因此玉米的长周期牛市格局确立。在玉米产量有所下滑的背景下,玉米价格有望再创出新高价格。

2、由于美国大豆的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大豆进口成本不断上升,国内豆粕价格有明显跟涨迹象,预计后期价格仍将跟随美豆走。

22家A股公司布局饲料相关业务

我国从1991年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饲料生产国,从2012年起饲料产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饲料生产国。据统计,去年全国饲料产品产值7097.7亿元,预计到2020年末,全国饲料产品产值将超7200亿元。从饲料生产厂家数量来看,2019年猪饲料生产厂家数量达到5432家,比2018年减少238家,行业集中度在加速提升。

证券时报·数据宝粗略统计显示,目前A股公司中有22家上市公司涵盖饲料业务。新希望是国内饲料行业龙头,饲料销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其中禽料全国第一,猪料、水产料及反刍料也位列全国三甲。推出生物环保型饲料和无抗饲料,打造大产量标杆工厂。

海大集团也是饲料龙头之一,主业包括水产和畜禽饲料生产销售,其中水产饲料销量全国第一。2019年销售饲料1229万吨,约占全国饲料产量的5.37%,其中水产饲料因技术和规模领先位于全球、国内行业前列,畜禽饲料居行业前十位之列。

大北农是国内最大、品种最全的预混料生产企业,打造高端猪饲料产品,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5个国家级研发机构。

这22家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呈现增长的多达17家。其中天邦股份、正邦科技、傲农生物、金新农、唐人神、大北农、天康生物和回盛生物的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截止目前,有2家发布了年报业绩预告情况。大北农预计今年净利润下限为19亿元,同比增长270.16%。百洋股份预计公司业绩扭亏,预测净利润区间为3000万元—4500万元。

从行情表现来看,11月以来,这22股的股价平均下跌3.4%,只有5只股的股价累积上涨,但涨幅最大的国联水产也只上涨了3.34%。

从估值来看,7股市盈率不足15倍,分别是京基智农、金新农、唐人神、禾丰牧业、天康生物、天邦生物和正邦科技。正邦科技的市盈率最低,仅6.05倍。正邦科技前三季度盈利54.33亿元,同比增长10711.29%。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