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月30日报道,根据公开的法庭记录,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当地时间1月29日对美国国防部和财政部提起了法律诉讼。
美国国防部本月14日宣布,将9家中国公司列入与中国军方有关的中国企业制裁名单,其中包括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和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
全球技术市场分析与市场咨询机构Canalys1月29日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2020年全年出货同比下跌11%至3.3亿台。小米2020年全年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3980万台,同比增长3%,市场份额12%,排名第四,与苹果成为中国市场唯二出货量正增长的公司。
环球网1月30日引用外媒消息称,根据公开的法庭记录,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公司当地时间1月29日对美国国防部和财政部提起了法律诉讼。
外媒报道称,小米公司要求美国法院宣布美国政府将其列入投资“黑名单”是非法行为,并将美国国防部长LloydAustin和财政部长JanetYellen列为被告。
小米在提交给美国哥伦比亚地方法院的文件中表示:如果限制生效,小米将面临迫在眉睫、严重和无法弥补的伤害。
1月14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将9家企业列入所谓的“中共涉军企业”名单中,这9家企业包括中国商飞、小米集团、中微半导体(AMEC)、箩筐技术(LKCO)、北京中关村发展投资中心、高云半导体(GowinSemiconductor)、大新华航空(GrandChinaAir)、中译语通(GTCOM)和中航集团(CNAH)。
若该禁令实施,美国投资者将无法对相关企业进行投资或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并需在今年11月11日前出售所持“黑名单”公司的股份。
此外,被列入到"中共涉军企业"名单之后,企业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包括:面临美国实施的进一步调查或后续限制、强化的出口管制及经济制裁、其他涉美业务或将受阻等。
小米集团在1月15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一直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其服务和产品皆用于民用或商用。该公司确认其并非中国军方拥有、控制或关联方,亦非美国NDAA法律下定义的中国军方公司。该公司将会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美国对小米等企业的打压也得到中国政府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当时回应称,特朗普政府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一再无端打压中国企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美方有关行径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其一贯标榜的市场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干扰中美之间正常经贸和投资合作,打击外国企业在美投资的信心,也终将损害美国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这是美国一些人损人不利己的又一例证。”赵立坚说。
受到制裁次日,小米港股股价暴跌10%,不过随后公司股价快速反弹企稳。截至1月29日,小米港股股价报收29.20港元。
良好的业绩成为小米股价的支撑。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跌11%至3.3亿台。
分公司来看,2020年全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小米和苹果是唯二年内出货量正增长的公司。
其中,华为(包括荣耀)2020年全年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超过1.23亿台,同比下降13%,市场份额37%,排名第一;小米2020年全年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3980万台,同比增长3%,市场份额12%,排名第四;苹果2020年全年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3440万台,同比增长14%,市场份额10%,排名第五。
在四季度,小米发货量达到1220万台,同比增长52%。Canalys评论称,“华为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萎缩将近5成,尽管华为产品需求仍然巨大,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华为并无法满足需求。其他头部厂商纷纷瞄准着这个机会。OPPO、vivo和小米竞相争夺华为遍布全国的线下渠道资源,其中不乏包括乡镇的渠道伙伴,并在门店扩张和营销支持方面投入巨额资金。这些举措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市场份额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上升。积极扩张是OPPO、vivo和小米在2021年渠道建设的关键词。”
在2020年稳步前进的基础上,不少分析师仍然看好小米业绩的成长性。
浦银国际分析师沈岱指出,2021年和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进入复苏上升周期,预计销量将同比增长6%和4%。小米在中国和EMEA(欧洲、中东、非洲)的份额在2021年和2022年会显著增长。受惠于智能手机头部品牌格局变化。因此,小米在未来两年增长确定性较高。
小米线上线下双重渠道建设成为被分析师看好的重点。
1月9日,小米宣布,全国一千家小米之家同时开业。小米表示,千店同开只是起点,小米将联合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力争让小米之家开到中国每一个县城。
小米在中国大陆和印度地区,均是线上为主,线下出货量占比仅40%左右,远低于行业70%左右的水平。小米的销售渠道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以线上直销为主,2016年之后探索线下小米之家与线上融合的新零售,2019年11月卢伟冰接手中国区总裁,2020下半年公司以全新的新零售模式推动线下门店规模化拓展,通过互联网+数据赋能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2020年12月门店数量达到2379家,2021年1月9日实现“千店同开”。
“高效的新零售模式是公司能够实现‘价格厚道’的重要支撑,手机×AIoT、数据赋能是小米线下门店的核心优势。新零售网络加速拓展,国内线下渠道的薄弱环节将得到补强,短期将加速中国区份额增长,中长期将提升消费者洞察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看好公司智能手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亦看好AIoT业务的长期增长。”中信证券分析师许英博表示。
从更长期来看,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整个生态平台,是小米成长的核心动力。
信达证券分析师方竞认为,过去10年,小米定位于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并快速成长。2015-2019年,该公司营收从668.1亿元增长至2058.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2.5%。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稳居全球前四,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IoT平台。
2021年,随着疫情压制因素逐渐消除,5G换机潮迎来高峰,外界环境变化有望加速重塑手机行业格局,小米在站稳高端市场的同时继续抢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在AIoT领域先发优势明显,有望在更多品类复制智能电视成功经验;并通过“手机×AIoT”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服务的多元化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从而打开新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