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趋势 >

2020年中国发行人海外发债创历史新高 花旗预计今年发行规模还将扩张

“过去十年,从2010年第一笔央企走向美元债券市场之后,中国发行人在海外的美元债券发展非常迅速,占亚洲发行量的比例不断地提升,到最近占65%的发行量,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日前,花旗亚洲债券资本市场、贷款与收购融资部的负责人在媒体交流会中分享了对中国发行人参与海外债券市场的看法。

据花旗方面透露,2020年整个亚洲的债券发行量超过34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65%,大概2200亿美元。而对比十年前,2010年整个亚洲的债券发行量只有700亿美元,那时中国的发行量只占亚洲的20%左右。

2020年总发行量创新高

“整个亚洲的发行活动增长得很快,而中国的部分增加最快。且现在整个市场的发行活动多种多样。”花旗亚洲债券资本市场、贷款与收购融资部联席主管邱志明表示,无论是亚洲投资人、欧洲投资人,或者美国投资人,都可以找到不同的产品。由于中国发行人在海外有资金需求,花旗预测,中国发行人海外发债市场会继续增长,不断扩大。

花旗亚洲债券资本市场、贷款与收购融资部董事总经理茅骏翔指出,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金融市场掀起了较大波动,美股多次熔断,当时整个市场较为悲观,债券市场也不例外。

随后美联储以及各国央行都采取了一种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各大央行一并加大了流动性支持买债的支持力度,债券市场也得到了迅速的恢复。“比较有意思的是,2020年全年总的发行量创出了历史新高,这实际上在2、3月份疫情发生当时是难以想象的。”茅骏翔说。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以外币发行的债券(主要是以美元为主,包括欧元和日元)总共达到2200亿美元,较2019年增加10亿美元。从发行量来看,中国的发行量占据亚洲的65%,达到了自身的超量发行。花旗预测,在2021年有望创出更高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回顾2020年的发行情况,美元债发挥了期限长的优势,即接近70%以上的发行,都是5年期或5年期以上。“这也是债券市场优于银行贷款的主要原因。”茅骏翔解释称,很多发行人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央企、国企或者金融机构可以发到10年甚至更长,所以能够很好抓住低利息的环境。“尤其在疫情之后,美元利率减得非常低,十年期的美国国债都减到1%以下,这对发行人来说是有相当的吸引力。”茅骏翔表示。

预计2021年发行量超上年

资料显示,整个中国2021年的债券到期有2000亿美元,较上年增加25%;在2022年会有1965亿美元到期。因而今年和明年有接近2000亿左右的债券到期。

“这些债券到期后,发行人基本会以市场再融资进行,投资者到期拿到钱会投入到新债券,往往投入到熟悉的领域。”茅骏翔预期,今年中国的海外美元债券发行量很大概率会超过2020年的发行规模。

茅骏翔进一步解释了主要的支撑因素,一是国家政策面是鼓励的,基本上只要用途合理,资金是境外使用、境内使用也都能得到相应的鼓励和批准,从监管来看,目前尚未有会限制这些债券发行的障碍。

其次,今年美元利率还是会维持在相应比较低利率的水平,因为经济还需要一段时间恢复,疫情可能也要到年中才会见到一些控制住的曙光。所以低利率环境可能还是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另外,从境内外的利差来看。今年1月份,央行明显的有收紧银根的动作,国内利率走高,激发了部分发行人考虑进行海外融资以达到利率的节省,“这个情形在过去2016年、2017年都出现,当国内利率走高、海外利率走低,利差明显的情况下,很多发行人都会想到海外融资,特别是现在融完资以后海外资金在境内境外都是可以使用的。”茅骏翔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