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 >

金融周末重磅信号迭出 引导资金进一步流向实体经济

杜川

[ 2019年以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双管齐下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

[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会议强调,推动发挥多部门合力,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和征信管理等政策工具,切实推动改进小微企业融资。 ]

[ 多位业内专家分析看来,此前的全面降准有利于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下阶段还有降准空间。 ]

[ 1月1日,央行宣布,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

2020年的首个周末,金融连出重磅信号。

今年的货币政策方向如何?金融改革怎么走?被看做全年监管风向标的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今年的重点工作部署围绕七个主要任务展开,其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居全年重点工作之首。

1月4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圈定了未来五年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目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这意味着,监管层明确长线资金入市,资本市场再迎利好。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对第一财经表示,金融高层周末重磅信号连出,体现了监管层完成金融供给侧改革、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些具体政策部署。从货币政策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了总体保持稳健的态势,2020年即灵活适度,跟央行的工作会议一致。从商业银行来看,银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前一段时间出台理财新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都是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并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些具体政策。

监管层再提长期资金入市

1月4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意见》,圈定未来五年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目标。

其中,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鼓励各类合格投资机构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被认为是对A股市场的极大利好。

《意见》共30条,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重点主要包括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精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等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这一提法,被投资者看作是对A股的一大重要利好。

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11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92.28万亿元。其中,2019年1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31万亿元,同比多增3571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46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656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245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979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表示,将储蓄资金转移到资本市场,有助于金融结构、融资结构的优化,也是未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客观要求。

温彬表示,要推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银行端来看,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体系,大中小银行实现差异化定位服务实体经济;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发展资本市场很重要的是长期的资本市场融资结构。“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的创新,而创新靠传统银行的间接融资很难发挥有效作用。”

《意见》指出,发挥银行保险机构在优化融资结构中的重要作用。银行保险机构要健全与直接融资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方式为直接融资提供配套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效发挥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鼓励各类合格投资机构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从银行业来看,2019年已有10家理财子公司开业运营。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理财子公司权益投研能力提升,权益资产配置份额将提高,对权益市场构成一定利好。

从保险业来看,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会议上表示,要多措并举增加资本市场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包括大力加强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拓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股票等。

第一财经注意到,2019年年初至今,监管层多次表态支持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呼吁企业年金、保险等长期资金入市。“银保监、证监会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进一步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有利于提升市场运行的稳健性,并降低A股大幅波动的可能。”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分析。

进一步降准还有空间

与2019年相比,央行2020年工作部署有一些新表述、新提法。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表示,2020年,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与2019年央行工作会议内容相比,货币政策的表述由“松紧适度”转变为“灵活适度”。

实际上,“灵活适度”这一表述,与上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一致。

央行会议强调,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传导机制。继续推动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途径多渠道补充资本。坚持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表示,货币政策“灵活适度”较此前的“松紧适度”明显多了一层“灵活”的内涵。这一提法的转换,明确表达了在注重流动性适度调控确保金融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性精准调控和调控工具的组合使用。

1月1日,央行宣布,于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外汇占款保持基本稳定,降准、MLF操作等成为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当前的持续降准难以带来M2、信贷及社融增速的大幅上行,不会引发“大水漫灌”效应。

温彬对第一财经表示,进行结构性引导,比如通过定向降准,继续操作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引导资金进一步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领域,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今年货币政策的着力点。

2019年以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双管齐下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加大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会议强调,推动发挥多部门合力,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和征信管理等政策工具,切实推动改进小微企业融资。

多位业内专家分析看来,此前的全面降准有利于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下阶段还有降准空间。

王青表示,综合考虑2020年宏观经济发展态势,预计今年央行还有可能再实施1~2次、共计1~1.5个百分点的降准操作;而在此期间,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还有可能实施2次左右的定向降准。其次,为体现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2020年央行除了将继续动用降准这一数量型工具外,还有可能延续2019年11月5日开始的MLF利率小幅下调过程,“量价并进”将是今年货币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特征。

此外,在数字货币方面,央行工作会议表示,要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同时,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做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

(第一财经记者郭璐庆对本文亦有贡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