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经过近4个月的努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各项工作准备就绪。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18家企业上市交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致辞中表示,要“进一步创造良性发展预期,努力走在市场曲线前面”。
这是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希望,也是对资本市场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大的条件下,充分理解市场各方心态,增强预判性,是应对内外部风险冲击,实现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必要之举,也是提升监管有效性,把握保增长与防风险有效平衡的应有之义。
资本市场是信息加信心的市场,预期引导至关重要。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A股不仅正常开市,而且实现了常态化运行。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监管部门本着尊重市场规律的原则,在关键时点面对关键事件,及时回应市场关切,与市场保持充分沟通,让各方形成明确预期。国内外资本市场运行的经验也表明,在应对风险乃至金融危机时,预期管理与实际金融调节举措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更为关键。
创造良性发展预期,必须践行“敬畏市场”的理念,真正相信市场、依靠市场,及时调整不适应的监管制度,主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让市场理解监管、支持监管,促进形成推动市场良性发展的共识和合力。如,在5.15第二届投资者保护宣传日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就减持、再融资、退市等投资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回应市场关切,拉近了与市场的距离,得到市场主体的广泛认可。
创造良性发展预期,必须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不断健全有利于市场改革创新的内生机制,坚持通过改革来引导预期。去年以来,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学习借鉴国际最佳经验,在广泛听取市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深改12条”,并坚持成熟一项、推出一项,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等重大改革举措均已落地,大幅改善了市场预期。
创造良性发展预期,还必须持续深化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加强对市场的宏观研判,完善风险应对预案,丰富政策工具箱。通过形成良好预期,稳定市场情绪,增强市场信心,促进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研究员尹中立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到社会管理、小到金融管理,管理的关键与核心是:全面的系统考量+全方位的预期管理。监管者心中必须时时刻刻装着“市场曲线”,善于从中把握市场心态的变化,读懂市场曲线所表达的市场含义,发现趋势性苗头性风险,提早做好应对,引导市场参与者形成理性客观的预期。
当前,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已全面铺开、渐次落地,基础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正在重塑。但同时,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要将改革向纵深处继续推进,需要更强的定力,更大的合力。让各方形成对改革、发展、开放的良好预期,让监管和政策走在市场前面,做好预判,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前提,需要监管者更加积极主动作为,也需要各参与方鼎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