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供图 官兵/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
11月15日,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此举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RCEP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还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和互惠的自贸协定,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
近年来,不少汽车企业看准了东亚区域经济的活力和潜力,早已加速了各自的布局,涵盖整车及零部件的出口等。其中,上汽集团(600104)、长城汽车(601633)等中国汽车品牌纷纷在泰国等地投资建厂,以加速“走出去”步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证券时报记者,RCEP的签订将给中国汽车企业的“出海”带来利好。与欧美地区相比,东南亚地区蕴藏着巨大的新兴市场,更有利于汽车的整车及零部件出口,中国车企可更好地发挥自身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带来诸多想象空间。
集体瞄准东南亚市场
自2012年11月正式启动谈判后,历经8年时间,RCEP终于签订。
据了解,RCEP的各成员国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等。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协定包含的15个成员国将涵盖全球约23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0%;GDP总和超过2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全球约1/3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
中金公司分析称,从全球产业链来看,RCEP有利于疫情后亚太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修复,区域内部价值链分工的重塑将在一定程度上利好汽车产业。部分成员国零部件关税的下调,将扩大中国车企出海的竞争优势。
实际上,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汽车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已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平衡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动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国内企业汽车出口9.9万辆,同比增长10.7%。实际上,经过多年沉淀,中国汽车企业的出口“版图”已逐渐囊括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南美,覆盖多个国家的汽车市场。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车企出海进程逐步提速后,已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目光标准了东南亚市场。2017年年底,上汽集团泰国新工厂正式竣工,成为上汽自主品牌名爵面向全球右驾车市场制造基地。据悉,该工厂的建设,大大加速了上汽集团在泰国本地化生产的深入推进,近几年来,名爵在泰国市场复合增长率突破了200%。
同样在2017年,吉利汽车(00175.HK)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签署协议,收购宝腾汽车49.9%股份,并于当年完成股权交割。在吉利的赋能下,宝腾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也实现扭亏为盈。宝腾的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吉利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
今年9月,长城汽车与通用汽车签署协议,收购通用汽车泰国工厂。11月2日,通用汽车罗勇府汽车制造工厂和动力总成工厂正式移交给长城汽车。据悉,该工厂将被打造为全球标准的智能工厂。
长城汽车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之所以决定拓展泰国市场,是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当地市场对于SUV、皮卡的需求量较大,实现本地化生产,可助力公司在泰国市场乃至整个东盟市场的出口。
RCEP给车企带来什么
根据商务部一项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贸易总额达10550亿美元,约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3。据了解,RCEP签订后,成员国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将超过90%,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水平也会显著高于原有的“10+1”自贸协定。
具体到汽车产业层面,按照RCEP协定,日本对于各零部件持完全开放态度,东盟小幅降低关税,中国、韩国对部分零部件给予关税优惠,但对小部分零部件仍保持高税率。中金公司分析称,总体来看,RCEP成员国的汽车零部件流通成本将有所降低,可促进亚洲汽车产业链进一步聚集,加速中国汽车企业的出海。
长城汽车内部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日韩等国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降低关税后,更加利于中国汽车品牌节省零部件进口成本,为车辆优化提供了更大空间,可提升产品价格优势和整体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这也会促进我国整车和零部件的出口。
记者了解到,目前,长城汽车在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均有市场布局。长城汽车内部人士认为,随着贸易自由化,长城汽车产品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销量也会迎来大幅增长。
除了有利于汽车零部件关税降低、整车企业汽车出口等实质利好外,也有企业判断,RCEP协定达成最大意义,在于给市场释放了开放的信号,可更加有利于中国汽车企业扎根东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汽集团方面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东盟是公司海外投资的首选区域,在“十三五”期间,上汽分别在泰国和印尼投资了两个海外生产基地,实现了汽车全产业链输出。因此,上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非常紧密。RCEP的签署,将极大增强上汽集团在东盟贸易和投资的信心。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证券时报记者,RCEP协定的达成,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无疑是具有极其正面意义的。目前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投资,尤其是在当地投资建厂,在政府关系、土地资源、市场拓展等各个层面均需要一一疏通,存在一定的壁垒。RCEP签署后,可以给中国车企的出海提供很好的综合保障,更加有利于车企本地化发展。
机遇与挑战并存
“RCEP协定顺利执行后,中国汽车企业在技术和产业链层面的优势会逐步释放,总体而言,这为中国车企的出海提供了重要机遇。”盘和林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目前国内汽车企业主要还是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销量仍然有限,RCEP成员国中的东盟国家是有很大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对于中国车企的出海是有很大益处。
有整车企业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走出去”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车企不断向上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国汽车品牌已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体系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必要在充分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对于销量规模已超过百万辆的自主车企而言,要想在规模上迈上新台阶,势必要通过国际化的道路。此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就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直言:“中国车企不出海,就是死路一条。”
的确,国内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已在充分倒逼中国车企加速整合资源、利用全球技术优势和市场,参与国际化竞争。然而,这条国际化之路,并不如想象般容易。
中汽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沈庆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曾透露,中国车企走向国际市场,既要时刻顺应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又要符合当地法律法规,满足出口国对产品的要求和标准,还可能面临变相打压。同时,由于中国品牌整车出口车型大部分以中低端为主,且出口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导致出口利润率较低,经营压力较大。
盘和林认为,汽车天然具有全球化属性,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是必然趋势,但汽车是重资产行业,产业链较长,生产、销售环节多,这对企业的体系能力有很高要求,从客观层面来讲,是存在不少挑战的。
具体到RCEP的签署,也有汽车企业认为,这不仅给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侧面带来了挑战。长城汽车方面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协定成员国日本、韩国均是汽车工业大国,这些国家的汽车品牌和供应链也会受益于RCEP,导致其出口成本进一步降低,国际竞争优势增加,这也会给中国汽车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因此,长城汽车方面认为,公司有必要进一步加快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在市场中提升竞争力,更高质量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