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积极变化。
数据显示,2019年初至今年11月底,境内专业机构的A股交易金额占比17.75%,较2018年上升1.34个百分点。截至今年11月底,境内专业机构持有A股流通市值合计11.50万亿元,较2018年底增加6.26万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其中,公募基金A股交易金额占比和持仓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境内专业机构,成为A股市场最为闪耀的专业投资力量。
另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脚步加快,外资延续近年来持续净流入态势。
多位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双向开放加快推进,融资端和投资端改革持续发力,专业机构参与热情明显上升,投资者结构出现边际改善,特别是公募基金参与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境内专业机构,依托市场生态的变化,公募基金的专业能力将在未来继续占优。
权益类基金发展大年
2020年是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大年。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年内市场新成立的混合型基金份额达到14752.79亿份,股票型基金份额达到3468.66亿份,二者占新基金成立份额比分别达50.5%和11.87%。
造成上述发行火热的局面主要有两个直接原因:一方面,爆款基金的接连成立为权益类基金份额增长贡献了不少力量;另一方面,基金赚钱效应也吸引了不少资金涌入。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权益类基金整体平均业绩大幅跑赢基准指数,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均超过45%。
在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看来,这和A股估值结构发生改变有关。他表示,过去被炒高的绩差股组合的估值水平在不断回落,崇尚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结构开始慢慢具有“优势”,公募基金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公众也更加认可公募基金的投资能力,两者逐步形成了良性互动,公募基金入市积极性明显提高。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公募基金入市积极性有多高。2019年,新成立权益类公募基金募集资金合计5116亿元,2020年初至11月底这一数字大幅上升至1.87万亿元,分别较2018年增长6%和287%。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的A股交易金额占比3.92%,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境内专业机构。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的占比上升2.63个百分点,达到6.67%。
“公募基金凭借着低门槛、专家理财、监管严格和赚钱能力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老百姓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一环。”汇添富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韩贤旺指出,这和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分不开,是改革成效的充分体现。
2019年底,中国证监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2020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持续推动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多方拓展中长期资金来源,促进投资端和融资端平衡发展。自此之后,监管部门进一步发展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实施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制度,完善基金管理人中长期激励机制,推出基金投资顾问试点,投顾试点机构的范围也由最初的基金公司、子公司,拓展至银行、券商、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等。同时,加大基金品种创新供给力度,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财富管理需求,向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提出公募基金产品创新方案。着力改善产品结构特别是优化了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提高常规注册机制产品的审查效率,使注册周期平均压缩50%以上。
韩贤旺表示,正是这些改革举措,让基金产品注册方式更加市场化、规范化,效率加快,一年间投顾试点机构增至18家,推动着公募基金尤其是权益类公募基金规模迎来爆发式増长。
专业机构投资者力量还将增强
近两年权益类基金的业绩,向市场证明“炒股不如买基”的理念,市场预期公募基金依托其强大的管理能力将在明年继续占优。不过,与海外成熟市场的机构化程度相比,A股的机构投资者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观察美国、日本、英国等发展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可以发现,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基本都在60%以上,成熟资本市场更偏机构化。当然,成熟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化过程,逐步从个人投资者为主导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
券商中国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监管部门将继续在投资端改革上发力,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推动优化第三支柱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完善权益投资的会计、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制度安排,培育和壮大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已经启动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将进一步畅通入口和出口两道关,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投资标的。加快推动证券集体诉讼制度落地,完善投资者权利行使、保障和救济的制度机制,积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文化。
具体到公募基金行业,韩贤旺表示,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迅速铺开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投资者选择基金的痛点,为公募基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养老资金理财需求的增加,公募基金在养老投资中发挥的作用稳步提升,居民养老资金配置公募基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为公募基金规模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
上述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表示,监管部门还将继续推动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完善投资顾问业务规则,支持打造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募基金常规产品的注册效率,丰富公募基金产品体系,推动更多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产品分享市场发展成果。
李迅雷预期,2021年的资本市场仍会比较繁荣,并在繁荣中走向开放,投资回归理性是新兴市场走向成熟的长期趋势,相信随着机构投资者比重的上升,A股的估值体系会更加合理。
外资持续净流入,A股市场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
数据显示,2019年初至今年11月底,外资在A股市场交易占比6.53%,较2018年增加3.04个百分点。期间外资持续净买入A股,其中沪深股通净买入A股达5034亿元。截至今年11月底,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近3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4.63%,分别较2018年底增加1.84万亿元和148个百分点。
外资坚定执着地增配A股,为我国资本市场注入了更多国际化元素,进一步优化了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在近两年十分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这一积极变化难能可贵,彰显了A股市场的吸引力。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表示,外资持续净流入,显示出了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效,反映出境外投资者对我国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受到境外机构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正踏浪而来。
这背后是近几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双向开放,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2019年以来,A股纳入国际主要指数的步伐明显加快、纳入因子不断提高,沪伦通、中日ETF互通相继启动。特别是2019年6月证监会宣布的资本市场扩大开放9条新措施陆续落地实施,对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其中多项已经落地实施,包括外资机构“一参一控”、股东资质要求、基金托管资格和全面推开H股“全流通”、增加期货特定品种等。
今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不仅没有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而放缓,反而进一步加快。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提早全面放开,多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已经顺利落地,QFII、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优化,期货国际化品种范围不断拓展。这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显示了我国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通过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改善了投融资环境,加速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步伐。
外资持续增配A股,不仅为A股市场带来了增量资金,也在影响A股市场的投资理念。从行业看,外资比较青睐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子、电气设备、金融等股票,这类股票一般有比较稳定的分红回报,或者有较高的成长预期。外资交易行为与这些行业板块走势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正反馈效应,对A股市场其他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也产生了明显的示范作用。
“外资投资期限较长,多是秉承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能有效降低市场波动。同时,境外机构投资者更关注个股的基本面,绩优股容易受到青睐,有利于助推市场优胜劣汰。”王涵认为,中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不少的机遇,外资还将持续涌入,潜移默化地改变国内市场的投资风格。
各大外资机构近期陆续发布对2021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展望报告。有不少外资机构在其年度展望报告中对A股给出“高配”、“超配”评级,并对明年的中国经济基本面充满信心。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表示,世界对中国的投资还是相当不足。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中国经济在2021年有望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其中,个人消费将成为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全球需求同步恢复也将提振中国的制造业。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伐还在加快,一系列扩大双向开放的举措还将陆续落地。记者从接近监管部门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下一步,监管部门将按照既定部署,稳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