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二级市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券商中国记者通过wind统计,截至2月3日收盘,有33只个股后复权之后的股价低于发行价,遭遇破发。目前科创板有225只个股上市交易,“破发股”占比为14.67%。天宜上佳、凯赛生物较收盘价较发行价跌幅已经超过40%。
在大面积破发的背景下,一些机构投资者也损失惨重。中信证券跟投凯赛生物浮亏4596万元,华泰创新战略跟投三生国健浮亏超过2000万。
另一方面,有7只个股上市以来涨幅已经超过5倍,金山办公股价更是大涨超过8倍,科创板的分化愈加明显。市场人士分析,科创板行情分化现象将进一步演绎,既会有“牛股”涌现,也会出现一批“仙股”。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轻情绪,重实质,都将成为科创企业投资者的核心要点。
“破发股”频现
券商中国记者通过wind统计,截至2月3日收盘,有33只个股后复权之后的股价低于发行价,遭遇破发。目前科创板有225只个股上市交易,“破发股”占比为14.67%。其中,天宜上佳、凯赛生物收盘价较发行价跌幅已经超过40%。
更早入场的一些投资者在破发面前也面临无利可图的局面。2018年6月,珠海正信以约46亿的估值获得了天宜上佳1%的股权。截至2月3日收盘,天宜上佳的总市值仅有52亿元,考虑到时间成本,珠海正信的投资收益几乎为零。
投资收益分化,必然会影响科创板的投资生态。
王德伦指出,新股发行定价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如果发行定价过高导致二级市场出现亏损,那么发行定价会自动下行,反之亦然。对于一级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过去无差别参与打新的时光逐步过去,在市场化注册制的环境下,投资者需要更专业的定价能力,对于企业价值需要有深入研究。对应来看,新股投资也会反映投资人差异化的选股、定价能力,最终体现在业绩的alpha上。
尹中余也持类似观点。不过在尹中余看来,比起破发范围的扩大,更具标志意义的是出现挂牌首日持续批量破发,这才是科创板的成人礼,也意味着注册制在中国资本市场扎下了根。
“对比新三板精选层的首日持续破发的情况,届时可能会对科创板一二级市场产生更大影响:对于发行人来说,上市未必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不上市或许更好,IPO赛道不再拥挤;对于承销商来说,尽职尽责成为必选项,‘博弈监管、写好材料’已不再奏效,‘选企业、定好价’成了投行团队的核心价值——这也是回归投行本质的关键一步;对于监管层而言,市场的约束机制已经开始起作用,突击入股、发行定价、发行节奏等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尹中余说。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创投机构也对科创板频频出现的“破发”情况表示了关注,上海一家PE机构的联合创始人就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当下科创企业不少自封是科创板Pre-IPO项目,往往会推高估值,对于一些创投机构而言,大大增加了投资风险。
“企业的价值在市场中得到检验,真正的Pre-IPO项目,如果突击入股会享受锁定三年的待遇,参考现在科创板不少公司的破发情况,3年之后有多少收益实在难说。”该人士表示。
汉理资本董事长,A轮学堂创始人钱学峰也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当前科创企业Pre-IPO项目估值仍然偏高,市场并没有特别关注其中风险。但是对于投资机构而言,要更早意识到注册制带来创投红利的同时,也将会更加考验创投机构的能力。应该更专注于公司质量等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