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网文《护工陈阿姨》火了。
文中辛苦劳作了一辈子的护工陈阿姨,一语道出了发人深省的现实——农村人和城里人最本质的差别,就是医保和退休金。
作者感叹,“医保、养老金”这五个字,是城乡最实质的差别;是生活最低的安全线;是做人最后尊严守望。
养老金关系着每个人的钱袋子,如今正面临着系列改革。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来自中国央行和银保监会的官员、养老领域资深专家、国外养老金管理机构人士围绕着中国养老金改革的方向,探讨了中国从养老金账户空转到做实、走向积累制还有多远。
养老金个人账户已有条件做实
在过去很长时间,养老金制度改革最大的争议之一,就是要不要将个人养老金账户做实。目前我国个人养老金是名义账户形式,即现收现付制,用当年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缴纳的社保,支付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
在个人养老金空账的模式下,个人缴纳社保意愿往往不强,难以形成资金的积累,享受到养老金长期投资的资本红利。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养老金的缺口在变大。
央行副行长李波从金融业发展的角度认为,中国具备条件做实积累型养老金。如果能推动我国养老金改革向积累型发展,就会积累很大一笔“长钱”,帮助解决金融体系存在的长期资本不足的问题。
他阐述了自己的两个观察:
一是中国金融体系一个短板是长期资本不足,尤其是股本不足。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中贷款的占比较高,使得宏观杠杆率偏高;但与此同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不足,正是因为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股本,但我国金融体系的股本不足,因为缺乏“长钱”,也导致资本市场波动偏大。
二是从国际经验看,长期资本(“长钱”)的主要来源,是积累型的养老金。
李波认为,做大积累型养老金规模最大的好处,就是优化储蓄结构,应该把一部分储蓄安排到养老金账户中。他建议,我国应借鉴国际对养老金各支柱的分类标准和维度,这样才能思考清楚我国下一步养老金改革应重点抓住哪些支柱,并清晰的知道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教授表示,养老金账户是否能够做实,跟经济发展阶段有关,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是做不实的。近年,随着生物收益率和经济体利率之间差距的缩小,我们已经有条件做实养老金账户了。
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有挑战但也有办法
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郑秉文表示,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有历史原因,坐实名义账户有着非常大的挑战,比如要把账户做实,钱从哪里来,是很现实的问题。
但是,对于过渡期的养老金支出短缺的问题,央行副行长李波提出,或许可以发行超长期国债支持过渡期。
谈及可以动用哪些资源实现养老金转型,李波认为可通过以下三方面:
一是国有资本减持,“目前我们已经在做了,但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
二是将来可以拿出一部分国有土地的收益用来支持养老金转型的过渡期;
三是如果前两项还不够,还可以发行超长期国债来支持过渡期,比如50年期、100年期。
“一旦过渡期成功度过,实现转型,就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尤其是技术创新、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支持作用,进而可以用下一轮的经济增长来偿还超长期国债。”李波称,“这可以实现在高科技创新条件下更高层次的经济增长,也利于实现养老金的可持续性。”
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需完善金融产品供给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表示,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尚未建立完善,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税收激励不到位。世界上很多国家能做大第三支柱,税收激励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需要有相应的金融产品来满足第三支柱资金的投资需求,我国现在缺乏长久期的资产可供投资。现在保险公司的负债一般时间较长,平均有13年,但资产的平均期限只有六七年,资产负债有6-7年的期限错配。
未来如果有更多的资金转化为长期养老金,这些资金除了可以投资资本市场外,还应该有长期的债券产品可供其投资,比如二三十年期的债券,甚至是100年期债券,以及更长期限的储蓄产品和理财产品。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不具备养老特征的大量个人资金供给,转化为长期的、有养老属性的、有相对安全保障又有一定收益的第三支柱养老产品,我们也有这方面的基础。”肖远企称。
此外,肖远企强调,养老金产品是类似公募型的金融产品,要管控好风险,要在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一定收益,需要相关的制度安排进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