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展会 >

抢滩中国又一家!花旗要在华设全资券商,最初或不设投行部门

外资“狼”纷纷重返中国市场。

据媒体报道,花旗集团(Citigroup)正计划在中国设立一家全资证券公司。此前,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摩根大通已被批准新设摩根大通证券(中国),而高盛集团也已经提交了在中国设立控股券商的申请,全球金融大鳄纷纷抢滩中国。

据知情人士透露,花旗集团最初可能不在中国设立投行部门,专注于经纪和期货交易。就在今年5月份,花旗亚洲撤出了东方花旗证券,当时外媒就表示花旗集团会在中国寻求新的合作伙伴,谋求控股权。

花旗集团并不是首家表态要在中国新设全资券商的外资。就在本月13日,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环球市场部总监何昕就公开表示,法国兴业银行接下来计划在中国成立一家独资券商。

直接促成两个全球金融大鳄表态的原因,是中国证监会于本月11日公布了证券公司外商股比限制取消的时间点,将于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花旗集团打算成立全资证券子公司

就在法国兴业银行表态要在中国新设全资券商之后两天,花旗集团也发表了同样表态!彭博社周二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花旗集团最初可能会在中国专注于经纪和期货交易,同时扩大其在中国的托管服务。

上述知情人士说,花旗集团新的证券业务最初可能会选择不在中国设立投行部门,因为在目前的要求下,雇佣至少35名员工的成本很高。该人士还表示,花旗集团计划最早于2020年上半年申请期货许可证。

花旗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花旗仍在评估进一步支持中国客户的机会。”

据了解,花旗集团每年从其在中国的客户产生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较十年前增长了十倍。这几年的飞跃不仅得益于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上市股票的兴趣,更得益于“沪港通”计划。此外,MSCI也逐步将中国股票纳入其指数,并将在下个月设定20%的权重。

4个月前正式撤出东方花旗

花旗集团在中国有超过7年的合资券商经验。今年5月份,花旗集团才刚刚撤出中国合资券商。

5月30日,东方证券、东方花旗、花旗集团以及花旗亚洲签订《终止协议》,花旗集团正式撤出东方花旗集团,东方证券拟以4.76亿元受让东方花旗33.33%的股权。这家已经成立七年的合资券商正式变为东方证券全资子公司。

而这个决定是在去年末作出的,当时中国已经放开合资券商控股权,允许外商控股比例达到51%。去年12月16日,东方证券公告称,花旗亚洲(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Asia)希望不再延长东方花旗证券的合资期限。

彭博社此前报道给出了花旗在外资加速布局中国资本市场的时点选择退出的原因。据报道,花旗集团想要增持东方花旗的股权至51%,但相关谈判未果,因此正考虑退出东方花旗,在中国另设控股证券公司。花旗正在中国寻找一个新的合作伙伴,以求控股权。

而今,花旗集团等到了外资限制股比取消的时间表,表态要成立全资证券公司,并不让人意外。

目前正是外资进入最好的时代

目前,中国已经产生了3家外资控股券商,分别为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他们均在证监会允许外资控股券商政策出台后申请更改股比或者新设。

外资控股券商也并非不能成为独资券商。2018年8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期货公司股比放宽至51%,三年后不再设限。

另外,日本大和证券、高盛集团等都已经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新设控股券商或者股权结构变化的申请。据彭博社报道,摩根大通和高盛也在寻求全资拥有它们在中国的证券业务。

有大型券商首席非银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对于外商来说,全资控股相对于51%的控股比例,在未来注资时可能会更方便些。

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首席赵然认为,外商独资券商和外资控股券商没有本质区别,核心关注点要落到业务开展层面,即外资券商会如何参与到目前已经白热化的券商竞争之中。证券业传统单一业务本身竞争激烈,费率较低,博弈空间不大,创新业务由于全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和监管收紧,目前存在创新空间。因此,外资券商如何发挥其成熟市场上创新业务的优势和经验,发掘和开拓更多新赛道的业务价值,值得重点关注。

对于有意向进军中国证券市场的外资来说,目前正处于最好的时代。历数此前20多年,我国证券业经历了逐步开放的过程,但由于持股比例受限、业务范围受限等多重阻碍,除了特殊历史背景下成立的中金公司,其他合资券商发展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并且,近年来,数家合资券商出现外资股东撤资现象。

随着中国持续金融开放的步伐,外资陆续进入中国,可能在政策和业务开展上与国内券商激烈竞争。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合资券商持续扩容加剧鲶鱼效应,行业层面有望引入先进的业务、技术及管理,推动证券公司向国际化投行靠拢;微观层面可能造成个体竞争加剧,需要头部券商引领高阶竞争;同时,在金融市场开放和政策支持引导下,内地券商走出去步伐加快。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