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展会 >

规避传统贸易风险 玉米产业企业积极探索基差点价

中证网讯(记者 马爽) 12月6日,由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简称“淀粉协会”)主办,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协办,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特别支持的“2019玉米行业高峰论坛”在长春召开。会上,相关专家分析了目前的玉米市场基本情况,从“期现结合”等维度介绍新的玉米贸易策略,帮助玉米产业企业把握新形势下市场机遇,规避传统贸易风险。来自行业协会、期货公司、投资机构、国内外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等机构代表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秘书长魏旭明在论坛致辞中表示,2019年,国内玉米产业链迎来了新的格局,国内玉米供需关系进入再平衡阶段。从当前看,玉米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随着国内玉米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期现货市场的频繁波动,越来越多深加工企业开始注重风险管理意识,近几年陆续利用期货工具抵御价格风险,积极探索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点价贸易模式,利用大商所推出的众多风险管理工具来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大商所产业拓展部相关品种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玉米是我国三大口粮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和工业原料,服务玉米产业健康发展是期货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大商所将紧密结合玉米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期货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为玉米产业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一是继续完善玉米产业链衍生工具体系。当前正在积极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和淀粉糖等下游品种,争取早日推出玉米淀粉期权,探索玉米全产业链避险功能的有效发挥,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二是加快推进规则制度创新。探索进一步创新交割制度、完善交割管理,推动玉米市场从北到南、从产区到销区、从水路到陆路的全面融合畅通。三是不断创新市场服务手段。持续推进“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探索开展“新型粮食银行”试点,争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丰富服务“三农”手段,努力推动建立国内玉米市场的价格联动机制。

从当前玉米市场供需格局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决策服务处处长李喜贵表示,总体来看,粮食去库存仍未结束,仍需要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超期存储稻谷仍然缺少消化渠道,另一方面小麦库存也在继续上升;结构上,玉米供应仍充裕,完全可以满足产需缺口。

浙江文德进出口有限公司谷物部总经理肖强在会上表示,新年度玉米供给新增压力有限,预期需求反弹。具体来看,玉米产量形势为东北大部分良好、局部受损,华北也大部分良好;需求方面,当前影响玉米需求有五个关键点:一是政府积极鼓励重新养猪,二是重新养猪的恢复周期,三是下游对原料采购态度,四是深加工保持刚需,五是宏观环境的影响。他认为,重建下游信心是有助于玉米价格上涨的重要加速器。

“展望后市,预计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玉米市场需求低迷,价格将偏弱运行,多元主体入市谨慎;玉米上市数量增加,但市场情绪较前期好转,下跌空间相对有限;2020年饲料养殖需求形势非常重要,原料需求在生猪存栏之前回升;玉米产需关系偏紧,存在结构性矛盾,玉米价格长期倾向合理回升;市场预期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率加大,价格低点对贸易企业是难得机遇。”李喜贵说。

中粮贸易物流中心信息部总经理王百超在介绍在新形势下产业企业如何运用基差服务时表示,作为套期保值的延续和升级,基差贸易是现货市场通向期货市场的桥梁,可以让现货贸易商更好的利用期权产品增加收益。

王百超提出,企业开展基差贸易需要具备以下必要条件,一是企业信誉,远期现货贸易是要有信用保障的。二是资金成本,需要资金数额大,成本低。三是管理运营包括集中管理,头寸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市场化。四是组织结构。五是职能制约,比如收购、质量、数量与价格分开。六是人才激励,建设人才梯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