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信用卡的展业和交易量近乎停滞,不良抬头引发担忧。
近几日,《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银行选择加大线上营销力度,与受疫情冲击严重的餐饮业等“联盟”,支持企业复工的同时引导线上消费。
那么,这场疫情最终将会把银行信用卡业务带向何方?
1
发卡和交易量猛降
疫情之下,信用卡展业受到冲击。
“信用卡业务受到疫情冲击,办卡量和交易量严重下滑。”一位银行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信用卡发卡主要依靠线下陌生拜访及场景营销,而疫情之下为避免集中传染,基本无法展开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在交易量方面,受疫情影响,线下消费下滑,导致信用卡整体交易量也受较大影响。
据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相比去年春节损失达到100%以上。乘联会预估,1至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累计同比下降幅度达到41%,这也是近20年来的最大下降。
3月2日招行信用卡在发布的公开信中也直言,过去一个月招行信用卡的服务和业务受到了影响,武汉营运中心关闭,饭票、影票、汽车分期业务也几近停摆。
不过,在一切“冰冻”中仍藏有转机。交通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尽管线下办卡受到限制,但是线上办卡还是畅通的。中信银行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加大线上营销是他们目前的思路。
记者注意到,各大银行信用卡部门与餐饮、电商、电影等行业“结盟”,支持其复工的同时引导线上消费。
比如,中信银行于上个月末推出全出行、线上教育、健身运动、外卖生鲜、电商购物、影音娱乐、网红餐饮等7大行业在线消费权益;招商银行方面发起“逾越者联盟”,筹集7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投入餐饮、汽车、电商领域;广发信用卡推出宅家“吃喝玩乐购”优惠,包括联手多家生鲜类商户为用户提供日常采买优惠、赠送食品安全险、音视频网站会员充值优惠等。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传统金融机构加速拥抱互联网金融的契机。在此次加速推进中,虚拟信用卡可能成为强势增长点。
2
不良抬头引担忧
尽管银行方面在尽力推线上,但业界仍担忧疫情会增加银行信用卡坏账。
联合资信在3月3日发表的报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部分行业、地区的回收金额影响突出,减少甚至切断了受冲击行业、地区内不良信用卡债务人的还款来源,加上催收公司延迟复工,远程办公的工作效率降低,导致二、三月份的回收水平大幅降低。
在此背景下,现已有银行信用卡开始收紧额度,加强风控。
近期,黑猫投诉平台有消费者反应,近期正常还款之后未被提示,信用卡额度直接被大幅调降。
也有用户称,之前都有按时还款,但因疫情期间未能复工,无收入来源,向银行申请延期,但银行方面并未同意,导致逾期。
记者了解到,针对受疫情影响人群,银行在信用卡方面推出适当延后还款期限、减免相关费用等政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在界定哪些是受疫情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上面临尴尬的局面。
业内人士称,由于疫情的波及面较广,受到影响的人群或许超出预期,但并不如医护人员、政府官员或新冠病人的身份那般容易确定。因此,在对于暂时失去收入人群的延期申请上,银行态度比较谨慎。
对此,交通银行信用卡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需要客户电话联系银行说明情况后再根据个案进行评估,银行并不能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一刀切处理。
中金在线表示,传统风控手段过多依赖线下审核和抵押质押,无法有效判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的信用情况。此次疫情推动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线上化,将引发对大数据智能风控的更强需求。可以预见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并不会很快结束,也暴露了银行在客户服务和互联网优化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优化提升、扩大客户群而言,面临的将是一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