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深圳市地方金融局发布2020年上半年金融业运行数据,今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52.18亿元,占全市GDP的16.2%,高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实现税收(不含海关代征和证券交易印花税)771.7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24.1%,继续稳居各行业首位。
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94万亿,同比增长17.4%;人民币贷款余额6.18万亿,增长17.1%。上半年,全市证券交易额20.9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5%;保险市场累计实现保费收入788亿,同比增长2.44%,表现出逐月回暖的态势。
此外,截至6月底,全市A股上市公司数量达310家,超过上海(308家),仅次于北京(357家)跃居全国第二;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7.5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连续14年排在国内大中城市第一位。
上半年,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3万亿元,同比增长25.1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9.4个百分点。上半年,辖区上市公司通过境内股票市场融资521亿元,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2994亿元,合计3515亿元;辖内保险业累计提供各类风险保障252万亿元,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抢抓“双区”机遇,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创新
深圳金融办称,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实施,已有26家企业IPO项目过会,其中4家企业已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深圳市已落地三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
绿色金融方面,2020年1月联合香港、澳门、广州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联盟秘书处落户深圳;率先探索绿色金融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正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深入贯彻国家四部委《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按照既定行动方案,分类有序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尤其是深化与伦敦、香港的金融合作,已经成功举办两期深伦双城系列交流合作论坛,正有序推进“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一级考试各项工作。
疫情期间,为了促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深圳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家部委有关金融支持政策,督促银行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不抽贷断贷压贷。并出台“惠企16条”政策,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贴息,按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总额最高100万元的补贴。
截至6月底,深圳市84家重点企业获得优惠利率贷款合计44.7亿元;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符合支小再贷款要求的小微贷款65余亿元,平均利率4.14%;辖区金融机构办理企业复工复产再贴现业务近4000笔,合计125.7亿元。同时,4月14日,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方舟”项目,组织银证保各类金融机构协同作战,创新开展金融支持企业抗疫专项行动,目前已举办8场政策宣讲会暨银企对接会,服务中小企业2.5万家,累计放款超过1500亿元。此外,充分发挥国有融资性担保机构作用,通过减免担保费等系列措施,为更多企业提供临时性周转资金和中长期增信支持。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深圳市政府下半年工作思路紧扣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深化改革“三大任务”,认真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双区驱动”贯彻落实。加强前瞻研究,谋划编制全市金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先行示范区建设各项金融部署,用好综合授权改革任务清单,滚动式纵深推进若干重大改革创新项目。加强与港澳金管局的对接联动,找准利益汇集点,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合作,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
二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进一步落实“四个千亿”计划和金融支持企业“抗疫”系列措施,发挥“金融方舟”“深圳金服”作用,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企业增产达产。加快绿色金融地方立法,争取深圳纳入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按照国家部署,深入推进数字货币应用试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公募REITs试点。研究修订股权投资专项政策,打造有吸引力的风投创投集聚区。
三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决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深入推进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有序化解存量风险。持续高压打击非法集资,加快陈案攻坚。推进交易场所分类撤并,加快商业保理、融资租赁行业清理规范。开展地方金融监管条例立法调研,完善审执分离、现场检查制度规则,发挥监管科技“三大平台”功能,不断提高地方金融监管能力。
四是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提升金融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深入推进“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百千万金融人才培养工程”,加强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培养。修订全市金融扶持政策,针对性引进更多外资金融机构,提高金融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