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展会 >

冰火两重天!银行"补血"难度大分化,中小银行面临发行困局,大行境外发债却迎有利窗口

银行业资本“补血”今年加速推进,资本补充环境的分化也日益显著。

今年以来,各类银行继续加大资本补充力度,尤其是随着永续债发行主体的扩容,永续债已成为银行补充资本的主要外源性渠道。券商中国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信息统计显示,截至11月24日,今年以来共有43家银行获批发行永续债,获批发行规模超6100亿元,其中,有超7成的获批银行为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除了永续债外,二级资本债获批发行规模亦不小。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近33家银行获批发行二级资本债,获批的境内发行规模超5300亿元。

近年来,资本补充一直是银行“老大难”的问题,且结构分化明显。截至三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6.25%,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13.3%,季度环比均有所提高;但城商行、农商行今年以来的资本充足率继续呈现逐季下降趋势,比股份制银行低一个多百分点。

不仅资本充足率水平的分化日趋明显,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发行的环境也在继续分化。大型商业银行得益于境内外融资渠道的畅通,投资者认购相对积极且发行成本较低;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对境内发行渠道和单一资本补充工具的依赖度较高,加之近日包商银行二级资本债全额减记,不少业内人士担忧这将加剧中小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的难度,因此,有分析人士呼吁,后续缓解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需要有系统性安排,如提高市场化定价程度,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等,以畅通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中小银行永续债获批明显提速

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4日,今年以来共有43家银行获批发行永续债,获批发行规模超6100亿元。

进入11月,从获批节奏来看,中小银行永续债获批提速。截至目前,共有包括张家口银行、烟台银行、济宁银行、临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赣州银行、兰州银行、河北银行、珠海华润银行在内的9家银行获批发行永续债。相比之下,此前的8-10月,月均获批家数只有3家左右。

中小银行永续债获批提速的背后,是今年以来中小银行群体资本充足率不断下滑的隐忧。今年前三季度,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季度环比均呈现下滑趋势,截至三季度末,城商行资本充足率12.44%,较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农商行资本充足率12.11%,较上年末更是下降1.02个百分点。

“随着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银行对于资本有着天然的刚性需求;同时,受今年疫情的冲击,一些银行历史包袱较重,资本和拨备缺口较大,疫情冲击之下经营风险更加突出,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风险很可能加速显现,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大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的力度,这些也都会对资本的充足性提出更急迫、更高的要求。”北京一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天风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孙彬彬表示,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稳步提升,而城商行与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下行趋势,因此城商行和农商行补充一级资本金的需求更为强烈。

融资环境分化,大行迎海外发债有利窗口

不同类型的银行除了在资本充足率的水平上出现分化外,发行资本补充工具的外部环境也面临着分化。

受益于国际影响力,国有大行可以较为顺畅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发行资本补充工具,尤其是疫情后海外低利率环境的深化,国有大行海外发行资本补充工具迎来更为有利的环境。

交通银行近日在海外成功发行了28亿美元的永续债,最终定价3.80%,此次交易是境内商业银行首次在境外发行减记型永续债。摩根大通中国债务资本市场部与金融市场部企业营销主管谢桐在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透露,此次发行抓住美元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的有利时机,把握了美国总统大选后全球金融市场情绪高涨的理想发行窗口,成功锁定了3.80%的发行收益率,较初始价格指引收窄35个基点。同时,本次交易获得国际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定价当天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一线资管等高质量投资者参与认购,峰值订单超过40亿美元。据介绍,摩根大通担任此次交易的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牵头经办人兼联席账簿管理人。

谢桐表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都是中资银行在海外进行资本类补充工具融资的较为理想的环境。从利率角度看,当前境外的基准利率非常低,如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零附近,而且市场普遍预期未来两年可能都是如此。此外,资管新规发布后,境内投资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对于参与资本类工具交易的审慎程度都在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境外对于发行人会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

“未来几年,尽管不会出现中资银行把整个资本盘子从主力的境内挪到境外的情况,但是境外资本类工具的发行将比过去一两年多,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和一级资本工具。”谢桐称。

中小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难度提升

相较之下,境内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发行的渠道就较为单一,且发行难度相对较大。上述银行业分析人士称,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发行困难,主要原因在于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投资者缺乏多元化使得市场深度不够。

“由于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不高,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的价格偏低,难以有效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风险定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否则容易造成投资者深度不够,羊群效应突出。”上述分析人士称。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近日包商银行65亿二级资本债全额减记为目前行业首例,其给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发行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不少分析认为,包商银行二级资本债触发减记后,预计二级资本债的信用利差会进一步分化,机构投资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将更为审慎,可能会造成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难、市场化投资需求减弱等不利影响。

实际上,影响已有显现。11月16日,福建海峡银行发布公告称,由于市场出现波动,将取消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的发行。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鉴于包商事件之后中小银行资本工具发行难度提升,本次二级债减记将进一步提升中小银行的发行难度。对于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补充及风险化解,后续需要有系统性方案,如提高市场化定价程度,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培育多元化投资机构等。

“中小银行发行资本补充工具的风险定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其中就需要提升外部评级的能力,不能简单依据规模等指标对银行进行评级。对资本工具定价而言,由于过去长期非市场化定价因素较多,定价偏低,包商银行二级资本债减记后,预计这类复杂资本工具的资本属性将提升,发行定价有提升的空间。”王一峰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