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上的“新式茶饮”仍在一路狂奔。
在奶茶界,长沙网红茶颜悦色的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视,而且得到许多吃货的青睐,还创造了“排队几小时、只为一杯茶”的神话。
去年年底,武汉首家茶颜悦色开业,一张张“记录”了当地茶颜悦色排队盛况的图片,也遍布微博、微信朋友圈,让所有网友隔着屏幕都记住了“排队8小时、只为一杯茶”。
最近,市场消息指出华南首家茶颜悦色要来深圳!具体情况到底如何,证券时报记者前往现场实探!
来深圳“闪一下”
去年,深圳罗湖区举行2020产业空间推介暨招商大会招商大会,其中就提到文和友拟在罗湖区打造超级文和友深圳罗湖项目,集合粤港澳大湾区市井美食、沉浸式娱乐、IMAX影院、非遗展览馆、潮流零售、艺术酒店等业态,建立一座市民市井博物馆。
在罗湖区东门老街地铁站,记者看到了正在装修的深圳文和友门店,占据着港岛银座大厦的裙楼位置。虽然进度慢于市场预期,但文和友的招牌已经挂在外墙之上。
吴家明/摄
此前,网上传出“茶颜悦色”的招牌已经摆在工地上,但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竖起了围挡。记者向现场工作人员询问,对方表示自己没见过网上传出的“茶颜悦色”的招牌,但商场正在招人,预计春节过后开业。
吴家明/摄
茶颜悦色的官方微博回应称:首先首先!深圳文和友里的茶颜是真的,去那边是为了支持我们在长沙的好兄弟“文和友”。但是我们只是去闪一下,大概三个月的样子。什么时候去闪还没有确定,希望在疫情好转后的春天和大家在深圳相见,请大家一定再等等我们哦~
Ps: 至于什么时候正式开拓深圳,团队能肯定答复的是这两年不会。
虽然茶颜悦色只能来深圳“闪一下”,但也已经吊起了许多年轻人的胃口。现场,有年轻的消费者对记者表示,文和友这个店的位置就在广深动车铁轨旁,如果在这里能喝到茶颜悦色并和飞驰而过的动车来个合影,相信绝对是拍照打卡的独一无二体验。还有消费者已经勾勒出一幅“搞钱”画面:黄牛、代购、跑腿,只要你能想到的,聪明的深圳人一定不会落下......
去长沙不喝一杯茶颜悦色,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而在深圳,这座城市早已被“奶茶”和各种新式茶饮所包围,这难道是茶颜悦色对于正式进军深圳市场仍需要“考虑”的原因?就以有名的喜茶为例,喜茶中国风系列主题门店之“赭”主题店日前在深圳正式开业,该门店的落地也意味着喜茶在深圳单城市突破100家店。
新式茶饮江湖竞争激烈
可以说,新茶饮江湖风云变幻,越来越多茶饮品牌在市场涌现,行业竞争激烈。奈雪的茶在2020年也联合CBNData发布了《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新式茶饮已经迈入数字化3.0阶段,预计到2020年底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资本涌入的速度仍在加速。今年1月,新式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宣布完成了1亿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太盟投资集团(PAG)和云锋基金,目前估值近20亿美元。企查查数据显示,此前奈雪的茶投资方还包括天图资本、深创投等。
同样是新式茶饮行业的头部公司,喜茶也于2020年完成了高瓴资本和Coatue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超过160亿人民币。此前已经有IDG资本、今日投资、龙珠资本、红杉资本、腾讯投资等一线机构和产业基金提前布局。
据36氪报道,茶饮连锁品牌蜜雪冰城也在2020年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美团旗下龙珠资本,本轮融资后蜜雪冰城投后估值约200亿人民币。同时,沪上阿姨、7分甜、乐乐茶均在2020年获得了新的融资。
而市场多方消息显示,喜茶与奈雪的茶寻求于2021年在香港上市,分别筹资4-5亿港元,成为2020港股市场最具想象力的公司。
但对于新品牌而言,想崭露头角,在已呈现相对“红海”的市场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价格战并不能持久,找准差异化的定位是新式茶饮竞争的取胜关键,可以期待的是,资本的熊熊大火仍然会在新茶饮赛道持续燃烧。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在竞争激烈的新式茶饮行业市场中,几大头部品牌已经通过跨界联名发展、社交媒体营销、场景化营销等差异化策略抢先占领一部分市场份额,巩固了龙头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寻求差异化发展,其他品牌会从各个因素考量,延展出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细分赛道,这是目前新式茶饮品牌发展的最大机会。
作为茶颜悦色、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头部品牌的早期投资人,天图投资合伙人潘攀在此前接受媒体访谈时判断,目前新茶饮的渗透率仍然很低,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疫情加速了头部和其他品牌的分化程度,进而带来了行业格局的变化。
关于茶饮的“终局”,潘攀认为可以参考咖啡这个领域。“比如会在每个阶段当中有几个巨头,然后还会有一些企业在单体里面做得很有特点。咖啡除了星巴克以外,速溶的有雀巢等等。在海外,麦当劳的咖啡也卖得很好,包括更高端的Blue Bottle和一些区域性品牌——Tim Hortons、Costa这种在加拿大、英国都运营得很好,也都是过百亿美元的公司。”他说,“我觉得茶饮,可以参照这个终局,但这里面谁能跑出来,还要继续观察。现在还在‘中局’。目前看到的是,有一批品牌是掉队了,有一批品牌还在快速地发展,所以从行业的渗透率来说,这个赛道确实还有巨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