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做好资本市场监管工作,证监会给出了改革路线图。“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是主线,继续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着力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将是未来一年改革的重点。
资本市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有余,所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全市场的“三步走”的注册制改革布局已经成形,主要制度安排经受住了市场的初步检验;新证券法的落地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的法治环境,各项基础制度改革随法条变革日臻完善,简政放权力度扩大,投资者保护全面升级;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执行力空前,切除欺诈发行、信披造假“毒瘤”的零容忍监管态度,让不少违法违规者受到了严惩。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面优化基础性制度、全面重构市场生态的改革发展新征程。然而也应清醒地看到,资本市场发展离市场和投资者的期盼还有差距,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和中介机构结构仍需优化完善,监管能力提升依然任重道远,健康的投资文化有待培育巩固,良性发展的市场生态需要持续涵养,完善资本市场治理还需久久为功。
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还需要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聚焦“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核心任务,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资本市场各项改革任务。一方面,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在注册制改革、健全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证券执法体制机制等方面,持续抓好重点改革措施和关键制度的落地实施,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和退市常态化,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另一方面,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久战。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预判和应对处置机制,切实维护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平稳运行,持续推动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有序缓释,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只有不断拓展市场深度,增强发展韧性,促进市场优胜劣汰,守好底线思维,扎实推进制度型开放,才能维护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市场生态。
可以预期,新的一年,在中国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的改革将更加深入,政策举措会继续出台,未来资本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