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徐涛
4月19日上午,一位女士穿透上海车展安保系统,在特斯拉展区维权,其间强力登顶特斯拉展车,持续高声控诉“刹车失灵”,随后被警方带离。20日一早,上海警方通报,因扰乱公共秩序,该女士被行政拘留五日。
维护公共场合的秩序和安全,是警方的职责;维护购车人、乘车人的用车安全,则是特斯拉的职责。但是,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仅中国国内发生的特斯拉“失控”、“刹车失灵”事故就多达十余起,结合特斯拉的销量,事故率就格外扎眼。即使完全站在特斯拉公司的立场——把事故责任都推给消费者,这些事故也足够证明特斯拉对乘用人不够友好,起码在安全预案上有很大欠缺——毕竟,别的电动车、燃油车没这么多事;毕竟,软、硬技术都足够完备是特斯拉的卖点,但总搞不掂乘车安全这种事,似乎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合理合法地维权、摆事实讲道理地维权,当然应该被消费者认真遵循。不过,这有一个基础,即消费者的维权途径要足够畅通,维权门槛不能过高,摆事实讲道理得有人听、还能听进去;而且,当消费者面对的企业过于强势,面对的产品过于复杂,自己很难把事实和道理讲清楚的时候,还要有专业人士的强力介入。只要有这个基础在,大概没人愿意挑战法律、在公共场合不顾体面地成为焦点。要夯实这个基础,方方面面的监管就一定要到位,要有完备的制度保障,要有足够的监管效率。
这次消费者“出格”维权事件的发生,又一次证明,一些问题已到了急需解决的地步。比如,对特斯拉事故的第三方鉴定问题。与燃油车不同,特斯拉有很多“秘密”是自始至终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没有特斯拉的配合,第三方很难就事故的性质、责任等问题获得发言权。这个问题是世界性问题,不对此进行制度性构建,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解决特斯拉以及其他电动车的数据获得问题(无论是警方强力获得,还是制度框架下第三方友好获得),显然已非常迫切。这个问题不解决,电动车的前行之路就存在大障碍,行稳致远就根本谈不上。对此尽快做出制度安排,无论是对市场、对消费者,还是对电动车生产企业,都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