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费用加价10倍找信托通道做业务,还得求人才行。
“原来(通道费用)就10个BP(基点),一堆人抢着来做。但现在可能要1个点,就是1%左右,还得要找信托,求人家来做。”
一家保险资管非标业务负责人林立(化名)说,以往的通道业务已经很难做,他所在公司今年一单信托业务都还没有做,全都在做本行的保险债权投资计划。
这是在资管新规之后,信托压降融资类业务、压降通道业务背景下,不同金融机构业务嵌套缩量的一个缩影。
信托公司对于通道业务的态度也在变化。从过去趋之若鹜,到如今有了一定主动权,在融资和通道业务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尽量去做那些资产管理费用更高、更有价值的。
现在通道很难做
监管持续要求信托公司压降通道类、融资类业务,已传导到相关方,林立对此有切身感受。信托给保险资管做通道的业务,“现在基本上很难做了”。
必须说明的是,整体上,保险资管做的非标业务中,通道业务并不多,其自身发行的各种主动管理资管产品还是占绝大多数。比如,债权投资计划,在资金端是险资等投资机构,资产端是实体项目,保险资管公司在中间做受托人。过去近十年,这是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和实体企业资金的主要载体之一。与此类似的,还有股权投资计划。
不过,在数万亿的险资直接“输血”实体经济过程中,也逐步衍生出了少量通道业务。
以保险资管找信托做通道为例,可能有些项目企业客户有流动性贷款类需求,而保险资管发行的债权投资计划解决不了这类需求,但信托计划可以——保险债权计划备案注册时,都要求资金投向有明确的实体项目,流贷不符合保险债权计划的投资方向。
加上保险资管自己也能找到资金,等于保险资管既有融资项目、又有资金,就找到信托公司走一个信托计划的形式,以此来解决企业客户流动性贷款类的融资需求。保险资管给予信托公司一定的通道费用后,自身还能赚取一定管理费,通常是整个业务管理费的大头。
从信托公司角度,由于这类通道业务投入少,赚取的费用确定,自己的风险还相对比较低,因此此前是趋之若鹜的,特别是在没有对通道业务进行限制之前。这也就是林立说的,“原来(通道费用)就10个BP,一堆人抢着来做。”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但现在可能要1个点,就是1%左右,还得要找信托,求人家来做。”林立说,现在基本上也赚不了什么钱。
“今年我们一单信托也没做,中间的费率太高了,而且信托压降规模,本身做的也不多。”林说。
变为主动方
情况的变化就在于,从整个金融市场看,过去通道业务大行其道,增加了全市场的风险隐匿性。从资管新规开始,加之近两年监管提出明确的信托公司通道业务、融资类业务压降目标,信托公司都要降低融资类信托和通道业务。
简而言之,在融资类业务和通道业务额度有限的情况下,信托公司要在各类业务中做一个选择,选择管理费用率更高的业务。保险资管主导的这类费率低的通道业务也逐渐不能再入信托公司的眼。
比如,信托公司原来做一个不动产的项目或者AA的项目,中间收到的管理费率在2个点(2%)左右,但做保险资管类的项目,可能只有十几个BP或几十个BP。两类业务的管理费收入差距明显。
“它们(信托公司)可能利用有限的额度,希望自己去发一些项目,这样的话对信托的利润贡献会好多。”林立说。
在这种环境变化下,信托公司在与各类机构合作的业务中,从过去相对被动的一方,变为了更有主动权的一方,做主动业务,以及主动选择要不要跟谁合作。
各归各位
“今年我们主要是在做债权计划。”林立说。这正是保险资管的看家业务。
相较以往,现在的债权投资计划政策也有了一定调整,有了一定灵活性。或许是考虑到现实中的“流贷类”需求,资管新规后的保险细则也予以了一定支持:去年发布的资管新规的保险配套细则《债权投资计划实施细则》规定,债权投资计划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在还款保障措施完善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不超过40%的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融资主体的营运资金。
不过其仍要求,债权投资计划的资金应当投资于一个或者同类型的一组投资项目。投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定,履行项目立项、开发、建设、运营等法定程序,项目资本金符合国家有关资本金制度的规定,且还款来源明确合法、真实可靠。
以林立了解的情况,基本上保险资管大家都会面对同样的情况,即,今年做信托相关的业务,无论是从配置来说,还是从做发行来说,都很少。转而,立足本行业的债权投资计划在更多发力,投向实体。
根据保险资管业协会数据,2021年1-3月,协会共登记(注册)债权投资计划99只,规模1717.75亿元,数量、规模同比分别增长57%、54%。此前的2020年,债权投资计划登记(注册)434只、规模819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73%、79%。
信托业协会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0.49万亿元,同比下降5.17%,减少1.12万亿元,比2017年末历史峰值减少5.76万亿元。信托资产规模下降的背后,与行业持续压降融资类和通道类业务有关。
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为9.19万亿元,相较2019年末减少1.46万亿元,较2017年末历史高点(15.65万亿元)减少6.46万亿元;业务占比为44.84%,同比下降4.46个百分点。“压降的事务管理类中的绝大多数是以监管套利、隐匿风险为特征的金融同业通道业务。按照监管部门要求,事务管理类业务量与占比一直不断下降,金融机构之间多层嵌套、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