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品牌的塑造,是不断自我变革的过程。即使是稳居全球行业塔尖,也不能停止奋楫精进。
全球知名品牌咨询公司“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日前发布“2020全球最具价值100大保险品牌”排行榜(Insurance 100 2020),中国平安以605.8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连续第四次摘得全球保险品牌NO.1,相比2019年增长20%。
大象也能起舞,品牌价值持续稳居全球行业榜首,且保持较高增速,体现了中国平安与众不同的内在驱动力。
Brand Finance的官方评价是,“中国平安进一步扩大了其作为全球最有价值保险品牌的领先地位。该品牌致力于扩大其业务范围并在非保险和数字创新领域提供服务,使其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科技,生态化,正是近年来中国平安不断突破传统保险业边界的标签。
2020年是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年。作为全球保险行业不变的第一,中国平安在今年继续发力自我革新。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中国平安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平安酝酿用2-3年时间研究推动寿险的改革,目标是希望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人寿保险公司,不仅是规模最大,还要形成一个新型的人寿保险经营模式。
这一改革涉及经营管理智慧化、流程运营数据化、渠道建设精细化、客户服务个性化,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平安人寿改革将在渠道和产品两方面集中发力:渠道改革通过代理人渠道、线上渠道、银保渠道,这三个渠道的改革,强化平安未来的发展势头,为未来年份的发展做好准备;产品改革,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重点在于利用平安整体综合金融的体系优势,在寿险+、金融+和服务+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的产品体系改造,推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而一系列深度改革的底层支撑是正式平安一直以来融入的科技基因。
战略纵深重新定义中国平安
2017年,中国平安首次向外界详细阐释了“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布局。根据这一战略,中国平安将以五大核心技术(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云平台)为基础,深度聚焦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两大领域,不断提升传统金融业务的竞争力,搭建生态圈与平台,并对外输出创新科技,致力成为世界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从那一刻起,中国平安就不再仅仅是一个金融品牌。
截至2018年的过去十年中,中国平安科技研发累计投入高达70亿美元,占营收的1%,未来十年计划继续投入150亿美元。持续科技投入让中国平安的品牌价值不断飙升,2019年的品牌价值504.65亿美元,相比2018年261.55亿美元增长了92.9%。
广发证券研报将中国平安对科技的持续巨额投入,比喻为打造任意门,科技为平安获取海量互联网客户,并不断转换为金融产品用户,长期来看,科技推动平安在多维度接触年轻消费者,赢取未来的竞争门票。科技手段同时不断给客户画像,更为精准地定价和定损,不断降低经营成本。
金融科技的深度赋能,彻底改变了保险传统获客模式。潜在客户点击并浏览平安代理人转发的优质内容链接,平安大数据技术通过分析浏览痕迹判读客户兴趣偏好,精准识别客户需求,并及时反馈给代理人,形成千人千面,将正确的产品卖给正确的客户。
从客户体验看,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对应着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平安在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深度布局,持续推动“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全面融入客户“医、食、住、行、玩”的各个生活场景。比如客户登录金管家APP,就可以进入育儿圈、保险圈、健康圈、理财圈等7大圈子,每个圈子都是一个强互动性的微社群,丰富的活动和优质内容,提升客户APP的使用频次。
今年一季报显示,平安集团个人客户数持续增长至2.04亿,第一季度新增个人客户871万,其中34.7%是来自集团五大生态圈的互联网用户,互联网用户量较年初增长3.7%至5.34亿。持有多个合同的客户数从7400万增长到7600万。
随着综合金融战略的深化,交叉销售渠道贡献持续增长,2019年通过寿险代理人实现产险、养老险、健康险保费同比增长13%。生态级客户群不断在线上转化。
从运营管理看,平安科技实现全流程赋能,在业内率先落地了AI面谈机器人、AI陪练机器人、代理人AI助理AskBob、智慧客服、AI视频机器人等以对话系统技术为核心的人机交互应用。截至2019年6月末,AI面谈对代理人覆盖率达100%,累计面谈超340万人次;高仿真的对话机器人AskBob为代理人提供疑问解答、任务查询和办理、销售场景模拟演练等辅助,疑问解答准确率高达95%。
在全球最具价值100大保险品牌榜背后,平安还拥有这样一份榜单,《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中科院互联网周刊和eNet研究院“2018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百强”第五名,第八届对话系统技术挑战赛3项世界第一,国际顶级自然语言处理会议COIN2019文本理解大赛世界第一,斯坦福机器阅读理解世界第一……
2019年,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同比+27.1%,估值总额达 691 亿美元。
综合布局应对保险业关键期挑战
今年一季度,疫情对依赖线下展业的保险传统模式产生巨大冲击。
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AI等技术,中国平安密集开展一系列线上培训、展业活动,“陆创?赢在平安”线上增员,“口袋E” APP 千人千面培训场景等,有效提升代理人专业能力。平安寿险“平安星学院”百场直播活动的首秀吸引超过50万人参加,3月份的“特别早会”直播吸引超过100万人次观看。
中国平安一季报显示,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245.56亿元,同比增长2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3%,达到359.14亿元。主业和关键盈利能力在不利环境中仍然保持稳健,体现出线上生态圈对经营稳定性的重要意义。
实际上,即使没有疫情突发因素的影响,保险业本身也已经发展到人力拉动粗放模式难以为继的关键期。国内险企渠道转型的短期考核压力导致改革难度巨大,但保险公司继续通过短期费用投入拉动人力增长的发展,难以有效提升价值投入比,目前很少有公司敢于有魄力进行彻底的渠道改革。
2009年,友邦中国同样面对过这种艰难的选择。大规模人力扩张的粗放经营,一度是友邦争夺市场份额的法宝,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市场变化,促使其推动代理人高质量成长转型,前后经历了四年多的时间,其经验总结为“清虚”、“优增”和“高留”。
现在,外部因素冲击倒逼保险业改革的契机再次出现,国内险企也在不断出台各项转型措施。在中国平安方面,其实更多的是将如前“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大战略更加结实的推进,延伸战略纵深。
平安集团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日前做客平安金管家APP直播间,主持一场科技感十足的创业说明会,通过可视化的虚拟视觉场景,以及主播陆敏和代理人专属助理机器人Askbob的“亲密”互动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平安,本次直播吸引106万人次观看,可以看做是新形势、新改革下的一场线上超级“Show”。
清晰定位目标客群,围绕客户需求改善渠道结构和质量,在行业关键期,有理由相信,中国平安提出寿险改革年的战略目标,将增加更多的科技驱动变革的色彩。(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