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招商 >

青桔、美团进军共享电单车,“两轮赛道”重燃战火

超标电动自行车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面临全面清退,针对大众3-10公里范围内的出行需求,安全合规的共享电单车发展前景巨大。

共享单车领域的战火在今年重新燃起,只不过这一次换了主角。

5月20日,滴滴旗下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宣布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旗下国网什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运营的共享电单车业务首站选择在了江苏宿迁。

随着疫情之后,共享出行的需求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共享单车领域的竞争也已经重启。日前有消息称,青桔单车获得超过10亿美元融资;3月底,哈啰出行方面表示已经在去年年底完成新一轮融资;4月底,有媒体报道称,美团向电单车企业下单百万台共享电单车订单。

两轮赛道暗流涌动,从目前三家平台的动作来看,2020年的竞争似乎主要围绕在细分的电单车领域,但实际上这场战火已经延伸到了两轮赛道之外。

01
美团、滴滴加码电单车

滴滴方面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此次青桔与国网什马的合作首站落地宿迁,后期会逐渐落地其他城市,滴滴在行业发展之初便开始布局电单车业务,目前已经将街兔与青桔品牌合并,以青桔电单车统一运营。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18年初,滴滴完成了对小蓝单车的托管,同时推出了自有品牌青桔单车和街兔电单车,后者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而前者2019年一直在拓展市场、增加投放。

今年4月16日,滴滴出行CEO程维在公司战略会上公布了未来3年战略目标,滴滴国内业务将进行“双曲线战略”,其中两轮(青桔单车和电单车)便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作为出行行业巨头,滴滴进军电单车领域不足为奇,一方面是扩大和完善其出行生态,另一方面则是行业需求旺盛。

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2018年5月出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下称“新国标”),于2019年4月15日落地执行,超标电动自行车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将面临全面清退,此外,针对大众3-10公里范围内的出行需求,安全合规的共享电单车发展前景巨大。

和滴滴一样,美团也在共享出行领域不断加码。据36氪报道,4月,美团已经向富士达和新日订下百万辆以上的共享电单车。美团单车表示,自2018年4月摩拜融入美团之后,美团一直没有放弃电单车业务,它将与解决0到3公里出行需求的共享单车形成互补。

在业内人士看来,两大巨头进军共享电单车或许还有一个原因,相比需要长期投入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更容易带来盈利。

自2017年9月推出哈啰助力车,截至到2020年2月底,哈啰助力车已经在超过320座城市提供服务,号称占据了约70%的市场份额。有哈啰出行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助力车业务算是公司的现金奶牛,2019年该业务利润可观。

02
潜入下沉市场

据统计,电动自行车在中国普及率超过10%,占中国交通工具制造总量的比例仅次于自行车。中国每天有10亿次两轮出行,其中电动车(含共享助力车)达7亿次,相关出行市场或超两千亿。

庞大的市场吸引众多入局者,除了目前占据第一的哈啰和虎视眈眈的滴滴、美团,还有三四线城市的众多中小玩家,但所有玩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

2017年8月2日,交通部、中央宣传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伴随指导意见的发布,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纷纷明文表示“不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并逐步清退市内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一二线城市的出行需求和市场庞大,一直是共享单车的主要战场,但出于安全、环境、城市发展规划的考虑,对共享电单车的管控非常严格。今年4月,上海市松江区相关部门便出具了上海市首份哈啰助力车鉴定意见书,确认哈啰所谓的“助力车”实则为电动自行车,要求公司在15日内清运所有哈啰助力车。

而相比管控严格的核心城市,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政策管控相对宽松,通过出台相关细则,接纳共享电单车。例如,近期在银川市获准运营的三家共享单车哈啰、摩拜和青桔便对共享脚踏车进行回收,取而代之的是共享助力车,截至到5月中旬,三家运营企业已投放约两万里共享助力车(电助力车)。

刘杰豪向记者分析称,下沉市场的发展前景较难判断,一是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消防管理体系相对不足,平台在场站选址、改造上成本更大;二是一直以来,下沉市场都是电动车行业的主场,共享电单车的需求有多大仍待时间考证;三是共享电单车的造价、运营成本相对较高,这也意味着收费标准较共享单车更高,对于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而言,价格因素也是用户选择使用共享电单车的主要考虑因素。

03
三巨头跨界竞争

经过2017年、2018年的疯狂烧钱,以及摩拜、ofo双雄争霸后的一地鸡毛,下半场竞争舞台上的主角发生了变化,新一轮逐鹿集中在哈啰、美团(摩拜)、青桔三方,同时共享单车市场经过洗牌后也回归理性。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于过去的共享单车(电单车)野蛮竞争,现阶段的共享出行竞争均朝着精细化运营的方向发展,各平台的用户群体基本形成,依靠骑行体验等服务构建自身“护城河”是各家竞争方向。

而在构建“护城河”的过程中,场上玩家们的触角也早已延伸至两轮赛道之外,向更深层的本地生活服务和大出行生态扩建。

青桔与国网什马的合作不仅仅是共享电单车,接下来双方将围绕两轮出行能源服务展开合作,并探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出行行业,可以看到,滴滴意在通过青桔深入两轮市场的多个环节,来完善整个大出行生态的布局。

通过收购摩拜,美团从生活服务切入两轮出行市场,随着黄色的美团单车逐步取代橙色的摩拜单车,共享出行的用户、数据也逐步地融入到美团的超级平台中。

而在共享单车和助力车行业跃居第一的哈啰出行,一方面通过打车、顺风车、换电等业务布局出行生态,另一方面,4月初,哈啰出行APP上线了“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消费入口,还增加了“借钱”“车主服务”“查路线”“电台FM”等内容,与美团相反,哈啰正在通过出行切入到本地生活服务。

可以看到,新一轮的竞逐早已突破了共享单车的边界,而背靠大树的三大主流单车企业则各有优势。

刘杰豪分析称,相对于滴滴和美团两家平台,哈啰入局共享电单车领域最早,经验也相对丰富,包括针对电单车换电等后向服务均已铺开,在规模化上占有一定优势;滴滴则凭借深耕移动出行领域多年,在运营管理经验相较丰富,对大众出行以及政策监管部门管理的需求、痛点都更为明确;而美团除自身本地生活业态资源外,还背靠腾讯生态圈,也有望借助社交生活链条打开市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