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0日,财富中文网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今年中国共有133家企业上榜,继去年首次超过美国后,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从行业来看,今年的榜单上有5家房地产公司,其中碧桂园从去年的177位提升到147位,荣登全球房地产行业第一。
这也是碧桂园继2017年首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之后,排名连续第四年提升。2019年,碧桂园更是成为全球榜单中上升最快的企业,从第353位跃升至第177位,排名上升176位,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无独有偶,2020年5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2020年度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碧桂园以701亿美元销售额、57亿美元利润、2738亿美元资产和278亿美元市值位列榜单111名,较去年上升18名。该榜单也是与《财富》世界500强并称为全球最具权威、最受关注的两大商业公司排行榜。
各项业绩指标“四连跳” 持续领先行业
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碧桂园各项业绩指标增长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销售额从3088.4亿元增长149.8%至7715.3亿元(第三方统计全口径数据),复合增长率为35.7%;营业收入从1530.9亿元增长至4859.1亿元,涨幅达217.4%,复合增长率为47%。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亿翰智库)
在真正衡量上市公司对股东回报价值的净利润指标上,碧桂园净利润从136.6亿元增长至612亿元,涨幅达348%,复合增长率为64.9%。根据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上市房企盈利能力TOP10榜单,碧桂园盈利能力高居榜首。统计显示,2019年碧桂园息税前收入超过97%的候选房企,权益回报率超过91%的房企,归母净利润超过近100%的房企。观点指数认为:“各项指标几乎全面领先的碧桂园,无疑成为最具盈利能力的上市房企之一。”
与此同时,净资产收益率(ROE)也是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也被巴菲特视为判断一家企业获利能力高低的最佳指标之一。作为中国排名第一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房企中以26.2%的净资产收益率居首,在上榜的133家中国企业中,碧桂园ROE也排位靠前。
2019年,碧桂园共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522亿元(第三方统计全口径销售额为7715.3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0%和15.2%,销售继续领跑行业。据克而瑞统计,2019年TOP100房企累计权益销售金额同比增长6.5%。从同比增幅来看,碧桂园仍保持着高于百强平均水平的领先优势。
此外,即使受今年新冠疫情影响,地产销售交易遭遇冲击,碧桂园也依然从容地保持自有销售节奏。根据中指院数据,今年上半年,碧桂园以3723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持续位居销售榜单第一名。
2019年,房地产金融政策维持收紧态势,碧桂园是行业内少有的兼顾规模增长和负债管控的企业之一。自上市以来,碧桂园连续12年将净借贷比率保持在70%以下。其中,2019年净借贷比率同比下降3.3百分点,仅为46.3%。亿翰智库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50家典型房企平均净负债率为94.1%。
截至2019年期末,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约2683.5亿元,达到公司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占总资产比例达到14.1%,加之尚有3167.9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未使用,现金流十分充裕。在行业资金面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碧桂园自2016年起第四次连续在年末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达到146.7亿元,成为民营上市房企中少数几家能够持续数年实现净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的公司。
低融资成本也是碧桂园领先行业的一大优势。今年1月,碧桂园发行两笔共计10亿美元票据,利率分别仅为5.125%和5.625%。而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海外债平均融资成本为8.74%。今年5月,碧桂园发行5.44亿美元5.4%优先票据、于4月24日获授1.4亿美元定期贷款融资。7月,碧桂园成功定价发行双年期共计10亿美元的债券,其中5.5年期最终定价4.2%,10年期最终定价4.8%。在进一步降低公司平均融资成本的情况下,碧桂园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也保证了其流动性。
鉴于强劲的财务能力和稳健经营的实力,资本市场也给予碧桂园极高的评价。目前,碧桂园已获国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惠誉给予投资级的BBB-企业信用评级。标普及穆迪也分别给予碧桂园BB+及Ba1评级,距投资级均只有一级之遥。
土储充足 持续看好新型城镇化前景
在衡量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空间的重要指标土地储备上,碧桂园也具备独特的优势,兼具广度和深度,广泛布局分散风险,深度聚焦则有利于提升竞争优势。截至2019年12月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512个,业务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2个地级市、1299个县/镇区,是行业内布局最广泛的房企。
2019年全年,按项目所在地分,碧桂园位于一二线和位于三四线销售金额比例为39:61;按目标市场分,目标一二线与目标三四线销售金额比例为44:56。从三四线项目投资转化情况看,截至2019年底,集团三四线城市项目获取18个月后的投资转化率为1.27,同行一二线城市项目的该指标为0.71或以下。在碧桂园进驻的三四线城市中,88%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对应三四线城市权益货值的88%。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碧桂园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0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7159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4万亿元,可满足集团未来四年以上的销售量。在已获取的可售资源中,97%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3%位于五大城市群,大多数货量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动趋势。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并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纳入投资重点的“两新一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碧桂园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此前曾多次表示,看好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因为随着农民工工资提升,他们就产生了居住改善的需求,而这些人不会在高房价的大城市买房,也不会在缺乏医疗和学校配套的农村住,因此,他们最大可能会在有学校、医疗等基本配套、且房价在万元以下的城镇居住。在最新的财报报告中,杨国强表示,“国家的城镇化和现代化成就了碧桂园和我”。“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步伐绝不会停下来,十四亿勤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绝不会停下来,关键是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020年,碧桂园提出“一率五力”,即实现高效率、成本力、产品力、科技力、服务力以及营销力。为落实全竞提升,碧桂园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企业管理上提出“三有拓展”和“七最标准”,加强常态培训,从投资、经营、运营等维度提升区域的综合实力,保证项目做一成一。在服务力上,进行部门的职能及架构调整,做到部门高效协同,更好地落地服务客户。在产品力上,在做好前置规划的同时,升级产品打造能力,持续研发产品系,积蓄动力的窗口期。
多元协同 阶段性成果显现
2019年初,碧桂园明确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是未来三大重点业务,同时提出碧桂园是“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新定位,指明了公司科技创新、多元布局的方向。如今,机器人建房、机器人餐饮、现代农业等新业务均有显著进展,新业务阶段性成果丰硕。
“我的梦想是,未来70%的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完成。”杨国强表示,两年来碧桂园在建筑机器人、机器人餐厅等领域有所建树,机器人已成为碧桂园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针对地产行业多年发展的痛点,碧桂园率先启用“建筑机器人+装配式建造”的模式探索生产方式变革。2018年7月,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成立,重点围绕建筑机器人+装配式+BIM技术,组建5大研究院,招募了35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进行建筑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施工设备、装配式等的研发、生产、制造与应用,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打造全周期的智慧建造体系。
截至2020年7月底,博智林机器人已累计递交专利申请2332项,已经获得授权577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了一批自主核心技术。其中,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地面整平机器人、地面抹平机器人等累计36款产品投入工地测试应用,另有10多款进入产品化阶段,填补了行业空白。
今年疫情期间,碧桂园“煲仔饭机器人”无意间成为“网红”,为武汉等地医护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而这也成为碧桂园在机器人领域的另一发力点。在餐饮行业,截至2020年6月,碧桂园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已累积提交超500余项专利申请,自主研发机器人设备及软件系统80多种,其中有61款已投入使用,涵盖火锅、中餐、快餐、煲仔饭等多个业态。
亿翰智库认为,目前碧桂园围绕持续做强的地产主业,博智林机器人、现代农业、碧优选以及机器人餐厅所组成高科技产业版图已初具雏形,多元业务战略已实现了和主业的协同并进。同时,碧桂园通过机器人研发完成科技力成就,未来科技力将有效帮助公司提高产品的建造效率,减少不安全因素以及降低成本,成为公司在行业发展中具备的独一无二的优势。
此外,在现代农业领域,集团于2018年成立子公司碧桂园农业,致力于打造平台型农业,覆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已拓展海外大农业、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板块。目前,碧桂园农业已取得多项进展:一是在武汉建立“中国种谷”,推进中国种业发展;二是在黑龙江建三江开展大型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推动中国农业机械现代化、无人化发展进程;三是携手湖南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助力非洲实现粮食安全。
2020年3月9日,碧桂园农业对价3亿元收购华大基因农业控股有限公司80%股权,成为华大农业控股股东。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农业领域一次非常特别和有规模的并购,碧桂园有望利用自身庞大的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结合华大农业的科技优势和在农业领域10余年的研发积累,打造覆盖研发端、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