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招商 >

11月集合信托产品规模大涨,业内人士却称很难延续,原因是……

11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和成立规模都出现近30%的增长。同时,信托产品预期平均收益率6.64%,年内首次上行。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持续趋严,信托行业收缩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

12月8日,记者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了解到,11月份,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成立规模双双大涨。信托产品预期平均收益率6.64%,今年以来出现首次上行情况。

那么,这样的涨势能持续多久?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从往年数据来看,年末的确是集合信托市场发行和成立的高峰时间点。但在今年的大环境下,这样发行、成立爆发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持续。

“监管持续趋严,信托行业收缩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该人士表示,特别是岁末将至,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的压降情况已成为监管考量的关键指标。

年末效应显现

来自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1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1751款,与前一个月同时点相比增加28.65%;成立规模1685.36亿元,与前一个月同时点相比增加27.23%。

“11月发行和募集规模反弹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的可能性最大,信托公司年末冲规模对集合信托市场有较大的作用。”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分析。

那么,这样的“反弹”会持续下去吗?年末效应能够维持多久?

喻智认为,从往年的数据来看,年末的确是集合信托市场发行和成立的高峰时间点,但这样的发行成立爆发并不能持续。在监管持续趋严的大背景下,信托行业收缩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其中,融资类产品规模比重下滑,投资类产品比重上升将是整个行业转型过程中的长期趋势,反映到集合信托市场层面,则表现为贷款为主的传统产品减少和以证券、股权投资为主的创新产品增加。

具体来看,11月金融类信托和房地产类信托成立规模大幅增加。

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类产品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自于标品信托的大量增加,而作为信托公司转型战略的重点,此类业务的增长预期将持续较长的时间;相比之下,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增长或更类似于短期的集中爆发。在监管层明确的压缩要求之下,此类产品的增长或难以持续。

严监管将延续

11月以来,陆续有消息传出,多家信托公司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严格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保证完成此前设定的压降任务。

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托业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岁末将至,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的压降情况已成为监管考量的关键指标。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从整个集合信托市场来看,总体规模是要控制住的。对于各家信托公司来说,这种压降已落实到具体指标,基本不可能有变化。“11月翘尾后,12月很难再现年末效应。整个四季度来看,规模下降的概率依然很大”。

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信托行业的转型成为重中之重,非标产品发行受限,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也增加。

喻智此前表示,压降的核心是压缩违规的融资类业务,治理信托行业中的影子银行现象,今年来看,最为典型的就是针对房地产类信托业务的规范。

有分析认为,一方面,优质的交易对手和优质底层资产在收缩,可以给予投资者的收益空间被压缩;另一方面,信托更加积极地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共担房地产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收益表现更加不确定。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产股权业务一直是信托公司地产业务的重要方向,有部分公司专门从事这块业务。但这类业务往往需要更为专业的地产团队,更深入地介入到项目中去。

“大多数信托公司目前还无法达到相关要求,实际的债权类或者夹层融资对于市场来说很长时间还是会是主流。近期信托永续债成为了一波亮点。”廖鹤凯进一步指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