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李树超
权益类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大发展,基金公司纷纷布局大盘宽基ETF。9月份以来,跟踪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等主流宽基指数的宽基ETF数量目前均突破了10只。
年内多只宽基ETF成立
主流宽基数量超10只
9月25日,方正富邦沪深300ETF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1146个认购户数认购总规模2.16亿元。该基金为第12只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场内ETF。即将于本周五上市的天弘创业板ETF则是第11只跟踪创业板指的场内ETF。
随着近一年股票ETF的大发展,基金公司明显加大了产品的布局力度,大盘宽基指数成为各家公司的必争之地。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广发、富国、平安等大中型公募纷纷发力,新推出9只大盘宽基ETF,使得多数主流宽基ETF产品纷纷突破10只,迈入两位数时代。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方正富邦、工银瑞信基金新成立2只沪深300ETF,同类型基金总数量增至12只;博时基金新成立一只中证500ETF,该类型产品总数达到14只;天弘、富国、平安基金新布局创业板ETF,同类基金数量达到11只;易方达基金新成立上证50ETF,布局上证50ETF的基金公司达到7家。
谈及各家公募争相布局宽基ETF的原因,北京一家大型公募指数基金经理表示,从基金公司产品布局权益ETF的顺序看,一般是从宽基指数到行业指数,从国内指数到跨境指数,从纯被动指数到Smart Beta指数。去年场内基金大发展,让行业看到了机遇,不少尚未布局场内指数的公司都开始起步,而部分先发公司在宽基指数中也有继续完善产品线的需求,这都导致了同类型宽基ETF快速扩容。“多数基金公司都以大盘宽基指数作为布局场内指基的起点,新成立的大盘宽基ETF也就越来越多。”该基金经理还介绍了他们布局场内ETF的思路。“尽量选择难以做出超额收益的大盘指数,比如上证50、沪深300等,如果可以做出超额收益,比如医药、消费等细分领域,可以通过深度研究战胜指数,指数基金就会受到主动基金的较大挑战。”
北京另一位股票ETF基金经理表示,除了产品线布局和超额收益的考虑之外,基金公司还尤其注意产品成立的时点。“我们公司会按照市场风格的趋势来布局产品。比如在当前市场环境中,中证500、创业板指相对低估,市场发展趋势和未来的风格机会也更为明显,这个时点发行此类产品更容易做大规模。”
有望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事实上,随着同类型宽基ETF的不断出现,各家公募在不同类型产品中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比如,华夏基金在上证50ETF产品中一家独大;南方基金则在中证500ETF力压群雄;华泰柏瑞基金在沪深300ETF中处于领先,易方达基金在创业板ETF中优势明显。
北京上述股票ETF基金经理认为,想要把公司的场内指基打造成同业龙头产品,需要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比如,基金成立时间早,具备行业首发优势,产品具有独特性;基金发行时机契合市场行情,规模较大,交易策略丰富,跟踪误差较小,产品费率较低等,这些都有可能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吸引大资金配置成为龙头产品。
该基金经理称,“整体来说,产品规模大、流动性好是最重要的条件。海外市场上,规模排名靠前的股票ETF多是宽基ETF,这类产品市场容量大,大资金交易冲击成本小,这也是各家公募争相布局场内宽基指数的原因之一。”
虽然同类型宽基ETF同质化竞争激烈,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权益ETF市场远没有饱和。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国内ETF市场仍然处于大发展初期,在资管产品打破刚兑、居民大类资产配置需求的大环境中,国内指数基金市场还是巨大的蓝海,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才能推动场内基金规模继续做大。“监管层在大力倡导发展权益类基金,场内ETF是具备鲜明的工具属性的产品,近一年在监管鼓励、市场需求下蓬勃发展。目前权益ETF总规模接近5000亿元,虽然与成熟市场的规模和占比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在国内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各家公募积极性很高,在产品设计时,针对不同投资者群体、渠道需求推出特色化、差异化产品,形成细分竞争优势,这些都有利于基金行业做好产品创新,形成更好的行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