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水滴筹因一则《卧底实拍医院扫楼式筹款,审核漏洞多》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
公益还是生意?这是坊间对水滴筹事件的强烈发问。扫楼式筹款确实备受诟病,正如人民日报客户端刊文称,“扫楼式”筹款、员工按单提成,这些做法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对民众善心好意的消解,是对信任与托付的伤害。
应该看到,作为一个个人大病求助平台,水滴筹在帮扶困厄中的大病患者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近年来,水滴筹也陷入舆论漩涡中——筹款人审核不严格、筹款去向监管不到位等质疑的声音时有出现。据报道,水滴筹这次扫楼式推广,也被质疑为是为“其保险业务导流”——与国内60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推出了80余款高性价比保险产品。
审思水滴筹事件应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不能全部否定水滴筹存在的意义,另一个是如何规范水滴筹这样的平台健康发展。
目前看,互联网+公益是大势所趋,也极有前(钱)景,同时很高效。近年来,类似项目层出不穷,相关平台获得惊人发展,但是平台管理标准并不完善,监督困境仍然存在,特别是透明度不高。众筹平台对案件往往只做口头询问和确认,没有第三方调查,审核漏洞多,容易发生欺诈事件。
一个细节是,水滴筹志愿者的操作方式是,帮患者撰写求助人的故事,但经济状况和诊疗费用缺口均由筹款顾问口头询问;而筹款金额更是志愿者和患者家属之间“商量”着确定;并且,志愿者宣称在筹到钱之后,公司不会调查筹款去向。一旦漏洞被有心人利用,很容易演变成“爱心骗局”,透支社会的善意。
诚信与信任是创新的底线,也是大病众筹的基础。没有很强的风控能力、周密制度设计的企业或平台,并不适合做众筹。因为当漏洞被批量利用并发生欺诈,引发信任危机,平台也将陷入困境。
有专业人士指出,当下互联网捐助游离在慈善法之外,资金去向等不受监管。“对于水滴筹这样的互联网募捐平台,无论是监督还是推广机制,都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基于可以想象的现实语境,即便法治健全,也难以管得住一些平台上下其手,更何况缺乏法律依据?其实,不管有没有法律依据,这种平台都应该尽到必须尽的责任。
一个公益慈善平台能走多远,取决于它的公信力程度。而提供公信力并无捷径,需要的是遵纪守法,需要的是公开透明,减少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为此,无论是推行实名制,还是取消资金池;无论设立调查机制,还是实行信息的审核公示;无论建立追回机制,还是要求平台托底……都应该纳入议事日程,并尽快施行。
消除病态的商业模式,涵养健康有法治精神的发展样态,这是互联网公益的必由之路。故此,大病众筹何去何从,关乎平台的前途、行业的前途。据报道,民政部曾表示,将引导相关平台修订自律公约,针对群众关切持续完善自律机制,也将动员其他平台加入自律。自律重要,他律更重要,规束之下,平台良性发展,才能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