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行业重镇从无到有 深圳公募勇立潮头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金融业蓬勃发展,其中公募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华丽转变。目前,深圳聚集了南方、博时、招商、鹏华等一大批实力公募,成为国内一流“公募重镇”。这片热土上的公募机构数量超过30家,资产管理规模在6万亿元以上,还在投研风格、制度创新上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在新时代大背景下,深圳公募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深耕细分领域,为基金持有人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前浪厚重 后浪奔涌

1998年是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元年。这年3月3日,南方基金率先拿到批文,并于3月6日正式成立,成为深圳首家公募基金公司。截至1999年底“老十家”基金公司成立时,深圳已聚集了南方基金、鹏华基金、大成基金、长盛基金等公司。2001年,国内首个资产规模破百亿元的公募基金公司博时基金将总部从北京迁至鹏城,深圳“公募重镇”雏形初显。

2001年后,深圳又迎来了融通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招商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信达澳银基金等中外合资公司。到2008年前后,深圳公募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既有南方、博时等厚重“前浪”,又有以差异化优势崛起的中坚力量,如以固收投资见长的招商基金和以权益投资见长的景顺长城基金。

2010年以来至今,随着2013年新基金法的实施,基金公司股权激励迎来破冰。这期间,在深圳成立的前海开源基金和创金合信基金等新锐“后浪”,则成为了这一创新制度的初批践行者。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深圳辖区共有公募基金公司31家,管理资产净值合计6.05万亿元(其中公募资产净值为3.91万亿元),以非货币基金规模计有3家公司(博时、南方、招商)排名进入全国前十。

人才辈出 禀赋优越

深圳特区40年,滋养出了浓厚的金融与科技创新土壤,公募机构是直接受益的群体之一。一方面,公募在这里的长足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区域聚集效应;另一方面,这种效应又促进了深圳公募的“人才梯队”建设,同时还提升了其投研资源的可得性。

以深圳老牌公募南方基金为例,20多年来,该公司为深圳区域的公募发展输出了许多优秀人才。比如,前海开源基金联席董事长王宏远、创金合信基金总经理苏彦祝,均为南方基金前投资总监。

苏彦祝表示:“深圳地区目前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300家,这些公司的整体质量在全国靠前,投资价值尤为显著。”南方基金指出,深圳上市公司估值整体高于A股平均水平,由于科技公司占比较多,其整体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

正是质优企业的聚集,提升了公募投研资源的可得性。信达澳银基金总经理朱永强表示,深圳尤其是信达澳银总部所在的南山区,正聚集着国内大批头部创新型科技企业。“这种地域上的便利性,为我们打造主动管理能力,带来了明显的‘正外部性’。”

精耕细作 铸造硬核

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认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已经成为特区最鲜明的标签。同深圳特区的发展经验一脉相承,中国公募基金过去20余年的发展,同样源于公募基金制度创新。

“世界级的城市,需要具有世界级的金融行业和资产管理机构。”朱永强表示,在金融开放大背景下,希望深圳未来能加快引入中外合资资管公司的步伐,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资管机构在这里生根发芽,进一步营造价值投资氛围。

“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保险等资管主体加速进入,资管行业生态不断丰富,竞争愈发激烈。包括公募基金在内,各类资管机构要找准自身定位,建立起核心优势。”博时基金表示,立足深圳,该公司未来会着力打造两类核心资产投资优势:一是代表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资产,二是代表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方向的战略性资产。“过去几年博时基金涌现出了一批业绩优秀、风格鲜明的基金。在科技成长、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公司逐步建立起投研优势,未来会在各类资产的细分领域进一步精耕细作,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产品。”

朱永强表示,信达澳银基于目前系统化投研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会进一步聚焦主动投资能力建设,朝着“成为亚太地区领先的资管行业原材料提供商”目标稳步迈进。

苏彦祝说,未来,创金合信基金除了持续打造主动管理能力,实现可持续、可复制的投资业绩外,还希望能在提升客户的盈利体验方面进行深入探索。通过金融科技的创新给客户提供更好的陪伴服务,使基金的盈利能更好地转化为客户盈利,让持有人能获得更为稳健的长期收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