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中国基金报邀请多位知名公募基金经理、券商投资主办和私募投资经理撰文,总结前三季度A股投资,展望四季度股市走向和投资策略,供大家节后投资参考】
本次共有六篇公募基金经理撰稿发布,分别来自:
华安逆向策略、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基金经理 崔莹
泰康资产公募事业部股票投资执行总监 薛小波
华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梁皓
新华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赵强
信达澳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曾国富
汇安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戴杰
正文如下:
结构性行情有望持续
华安逆向策略、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基金经理 崔莹
今年前三季度,市场呈现出较强的结构性行情,医药、消费、科技等行业领涨,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加速了国家与国家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分化,确定性成长资产的稀缺性凸显,优质成长股估值溢价整体达到了历史上较高的水平。
一方面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在医药、消费、科技等领域,确实存在一批半年报以及三季度业绩预告超预期的公司,因此本轮局部估值较高和2015年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寄希望于估值进一步提升带来的股价增长概率较低,未来在医药、消费、科技等领域成长股估值溢价有一定回调压力,但是很难回到疫情以前水平,因为疫情加速了行业分化,确定增长的行业在减少,同时市场对于长期天花板高的行业给予了更高的短期容错度。
展望四季度,疫情对市场影响趋弱,国内疫情处于收尾阶段,近期本土散点疫情基本控制,全球疫情拐点虽有延迟迹象,但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影响仍有望尽快见顶回落。
我们认为流动性边际进一步宽松可能性不大,但是今年推升股市的最大逻辑是居民资产再配置,其他大类资产收益率有限,股市对于居民资产配置的吸引力仍然较好,因此我们对四季度市场并不悲观,预计市场仍将呈现出较强的结构性行情。
现阶段与其去判断估值变化,不如集中精力关注行业景气度变化,行业配置上,我们从景气度角度出发,主要看好以下方向:
光伏:在今年全球疫情背景下,光伏龙头企业业绩持续超预期,主要原因是疫情虽然对于需求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供给端市场份额向中国企业集中、向龙头企业集中,供给端的正面影响大于需求端的负面影响,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行业增长确定性较高。目前光伏行业实现了初步的平价上网,政策扰动因素降低,龙头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逐步转正。同时从十四五规划来看,预计欧洲、中国等都将进一步上调非石化能源占比。
云计算:2018年以来5G基站建设加速,2019年以来5G终端加速渗透,预计未来几年5G的应用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尽管现阶段很难判断云游戏、无人驾驶或者工业互联网等哪类5G应用率先落地,但是大流量应用落地后预计全球流量增长有望加速。同时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先后公布了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投资计划,预计未来几年与云计算相关的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有望提速。
工业自动化: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疫情之后快速恢复,在全球市场份额中,海外一些公司的产能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完全恢复,这也使得国内公司受益,快速提升其国际的市场份额。同时,在疫情环境下,部分行业的机械替代人工的趋势加速,工业自动化各个细分子行业都迎来了向上的拐点,包括机器人、注塑机、减速机、叉车等,行业或迎来向上的周期。
电动车:电动车的渗透率比较低,产业链有迹可循,相当于5年以前、甚至更早期一些的苹果手机链。特斯拉相当于当年苹果的地位,具有明显的高于业界的创新能力,制定供应链标准。特斯拉在国内培养了一大批供应商,未来这些供应商将反哺其他新能源车厂特别是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投资机会上不仅是电动化,未来信息化和自动驾驶才是新能源汽车的最终价值,这方面的机会更加值得关注。
从估值提升到业绩驱动的回归
泰康资产公募事业部股票投资执行总监 薛小波
2020年三季度,随着全球流动性充足、中外经济和金融数据持续改善、企业盈利复苏预期良好以及中国金融改革步伐提升,A股表现积极,包括上证综指在内的主要指数都创下了2019年以来的新高,风险偏好以及情绪指标也都处于高位水平。但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对于7月上旬对于过快上涨的担忧,市场出现了震荡整固的表现。
目前,A股市场受到流动性边际收敛、投资者积累较高收益后的锁定收益的倾向以及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整体有风险偏好降低的倾向。站在目前的时点上展望四季度,我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仍有望持续,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及资产配置趋势仍有有利于A股市场。未来一段时间,A股的配置吸引力仍然存在优势,在估值没有持续大幅收缩的基础上,市场的核心逻辑可能将从估值提升回归到业绩驱动。
在投资上,我们还是要着重关注影响股市的四个因素。
首先,目前政策仍是正面的,货币仍会维持相对宽松,财政政策预计可能还会继续发力。创业板注册制、鼓励长期资金入市等相关政策如期推进,进一步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升股市活力,后续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推进,A股市场将更为成熟而健全。
其次,宏观基本面,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国内经济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从8月最新的宏观经济数据可以看到,疫情和水灾扰动消退后,国内经济复苏正逐渐回到正常轨道。前期恢复较慢的消费、制造业投资的同比增速也于8月年内首次转正,显示供需格局进一步改善,复苏更具可持续性。但考虑到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特别是欧洲个别国家具有再度封锁的可能性,未来一段时间的海外需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不过,总体来看,海外疫情的二次反弹并未对医疗资源造成挤兑、也并未对生产生活造成大的扰动。
近期海外权益市场波动虽有所加剧,但美联储、英央行等均延续宽松货币政策的表态,外围市场总体风险有限。同时,随着后续一些风险事件的落地和兑现,市场风险偏好也有望得到持续改善。
第三,估值水平偏正面,目前市场估值虽然相比前期有所修复,但整体仍然处于合理区间,业绩驱动也将成为重要的成长因素,权益市场吸引力仍在。
第四,资金流入仍较为正面,市场流动性仍相对宽裕。因此,从影响股市的四个方面来看,都有积极因素存在,所以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权益市场的表现仍值得期待。风险方面需要持续跟踪通胀水平和全球经济的变化情况。
过去四十年中国靠房地产、基建投资高增长和出口高增长带动整体宏观经济持续高增长,大部分行业和公司都有很好的盈利能力。但随着城镇化率的迅速提升,房地产和基建很难再持续高增长,同时随着劳动力成本和资源要素的提升,出口也开始减速,整体经济面临压力。
我们认为中国通过产业升级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促使企业有能力提高劳动力收入。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消费会升级,消费升级会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从而促进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仍然看好产业升级的大方向,在估值区域均衡的情况下,也将寻找未来成长机会更多的公司。具体到行业上,我认为,四季度,新能源车、光伏等行业景气度上升,预计将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随着经济整体上复苏,前期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保险、汽车、化工、旅游、航空等周期成长行业也将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另外,港股中估值不高,且具有一定稀缺性的科技股龙头、互联网龙头公司也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个人简介:薛小波先生,泰康资产公募事业部股票投资执行总监,具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及5年投资管理经验,看重企业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性,擅长从公司竞争力、成长性、盈利模式、现金流、估值水平入手,自下而上挖掘个股投资机会。
优选赛道 分享优秀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
华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梁皓
丹枫迎秋,转眼间已进入十月。回顾今年以来的A股市场,上半年A股明显走出了一波结构性牛市,沪深300上半年涨幅1.6%,创业板指上涨35.6%,成长行情成为上半年整个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主题。而后,三季度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风格回复,大盘股反弹,其背后的逻辑是市场开始逐渐关注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修复,而相关的大盘价值股是和经济波动相关性最强的板块。
谈到今年的投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新冠疫情,“需求”成为我们分析未来一段时间行业景气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在疫情蔓延期间,我们把行业组合向“需求更稳定的中观行业”进行调整;疫情下半场,我们把行业组合往“需求更容易恢复”的逻辑去靠拢,因此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超额收益。
此外,为了增强投资组合的防御能力,我还有两个坚持。第一,尽量少择时,我认为除了极端市场——例如2015年和2018年,其实择时的意义并不大,对投资来看一般会是负贡献。第二,我比较注重对估值的判断,一般会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公司历史的估值变化,二是关注市场上相似资产的估值变化,这样往往会有更全面的把握。
对于未来市场,我们认为支撑整个上市公司盈利的宏观经济复苏仍然会持续到明年,很多优质的大盘股依然在估值的低位,因此市场出现长时间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市场也结束了上半年货币边际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整个高斜率向上的概率也在逐步减小,我们更倾向认为股市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或呈现震荡上行的慢牛格局,在这种行情之下,公募基金的研究优势会长时间的发挥作用,我们也会持续挖掘市场中向上的投资机会。
从主题投资的角度出发,投资者尤其关注此前的“明星板块”——医药、科技、消费等的回调。在我看来,首先这些板块都是非常宽泛的,虽然指数出现调整,但是划分到细分领域来看,仍然有很多高景气的行业存在很好地成长机会。其次,这三大行业均是对经济转型和国家发展非常利好的行业,所以我们仍然长期看好。
具体来看,我认为未来我国随着整个人口结构的调整,老龄化会成为社会常态,而相关的大健康主题板块或在较长的时间内具有投资价值和成长性,包括医药行业中的医药流通、创新药、原料药、疫苗等细分子行业,都具有较长期行业蛋糕做大的机会。
科技行业则是具有国家5G建设周期、国产化进程加速等科技创新背景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科技板块中的电子、计算机、通讯行业或将会充分受益。此外,随着整个经济质量的优化,消费会在GDP增长结构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重,而映射到A股中的白酒、食品、乳制品、肉类、饮料等相关上市公司都将有可能充分受益。
投资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宏观背景和投资者结构在不断变化,没有一个套路或者模式是可以长期跑赢市场的。但从长周期看,不考虑估值的波动,投资者从市场获取收益的来源是不变的,都是分享优秀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未来在投资和研究层面,我会将更多精力去研究优秀的企业,期望能伴随企业成长,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个人简介:梁皓,华商万众创新混合、华商创新成长混合、华商鑫安混合基金经理,理学博士。2012年5月加入华商基金。
沿着经济修复的线索拥抱确定性
新华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赵强
虽然疫情对国内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但在政策宽松的推动下,一季度GDP负增长、A股企业盈利整体下滑超过20%,但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上是上涨的,尤其是科技、消费和医药板块,上述板块或业绩部分受益于疫情,或现金流稳定性在疫情冲击下凸显价值,估值在利率大幅下行的背景下得以快速提升。
四季度,我们会适当的降低预期收益率,更多的拥抱确定性,沿着经济修复的线索去寻找盈利修复空间较大,同时对估值较低、对利率上行不敏感的投资品种,包括部分顺周期板块相对看好。
疫情与宽松主导着年初以来的市场走势,新冠疫情在国内和海外的相继暴发,曾两度引发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但中美等各国央行的紧急流动性支持,成功化解了爆发在即的流动性危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通过稳定家庭或企业部门的现金流,提振了市场对疫情过后经济较快修复的信心。
进入三季度,市场一度期待流动性行情能再一次上演,但事实上,随着经济持续修复,政策面开始退出疫情期间的应急性宽松,更多强调结构导向,长端和短端利率在政策引导和经济恢复的共同推动下,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行。这导致A股、尤其是高估值板块的估值很难再进一步上行,市场热议的风格切换虽然受制于经济的弱复苏,也没能完全兑现,但市场的风格的确更加均衡。
上半年涨幅较大的科技、医药和消费板块在三季度相继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符合长期发展趋势的光伏、新能源等电气设备公司出现明显上涨,汽车和化工等周期属性更强的板块也开始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类似的风格均衡也海外同样上演着,纳斯达克指数在上半年跑赢道琼斯指数高达23个百分点,三季度已经收敛至2个百分点。
展望四季度,目前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反弹至年内高点,流动性在当前位置进一步收紧的空间有限,但也不支持A股估值的进一步上行。A股股权风险溢价已经降到历史较低位置,年初至今市场的上涨,基本完全消化了2019年底股票相对债券的配置价值。
因此,我们在四季度会适当的降低预期收益率,更多的拥抱确定性,沿着经济修复的线索去寻找盈利修复空间较大,同时对估值较低、对利率上行不敏感的投资品种,包括部分顺周期板块相对看好。
自上而下来看,目前消费、出口、制造业投资和地产竣工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修复空间,我们会重点关注相关的投资机会。对于消费、医药和科技等长期优质赛道,我们在向低估值均衡配置的同时会坚守相关板块的龙头个股,如果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估值切换至2021年已经较为合理,我们也会择机加大配置,为来年布局。
在长期来看,我们的投资策略不会改变,会坚定持有高质量、高ROIC的优质龙头公司。我们最为看好和中国人口相关的具备比较优势的三个行业,一是受益于庞大的消费人口和消费升级的消费行业;二是受益于人口老龄化的医疗保健行业;三是受益于中国工程师红利的高端制造行业,在制造业我们具备比较优势和产业链协同优势,未来必定会涌现出众多世界级的中国制造公司。
四季度我们还要关注国内政策,特别是十四五规划的相关讨论和政治局会议,其中对于经济的判断和政策的定调是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十四五规划可能蕴含着值得长期布局的投资机会,而政治局会议的相关定调不仅会影响后续经济的走势,也会对市场风险偏好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风险方面,短期需要关注美国大选对全球市场的扰动。选情的变化可能会持续对市场产生扰动,历史经验表明市场波动在大选年的10月多会加剧,期间中美关系会发生的变化也有待观察。长期建议关注全球通胀中枢在疫情和宽松过后是否会系统性抬升,这对全球市场的大类资产配置和风格都会有显著影响。
个人简介:赵强先生,管理学硕士,17 年证券从业经验。历任国金基金高级研究员、英大基金基金经理、中欧基金投资经理,2016年 11 月加入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现任权益投资部总监,新华优选分红混合型基金、新华策略精选股票型基金基金经理。
坚定看好受益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升级的相关行业及公司
信达澳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曾国富
回顾2020年以来的股票市场,注定将在A股市场的历史上留下不一样的一笔。中国经济总体上处于震荡筑底过程中,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但年初中国国内突然遭遇严重的新冠疫情,2-3月份经济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虽然中国国内新冠疫情受到了很好的控制,国内经济也逐步开始缓步企稳复苏。然而,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却重创了全球经济。表现在A股市场上,随着疫情的蔓延及中美经贸摩擦的波折,A股市场经历了大幅的震荡。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全球均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宽裕。在各项政策的作用下,A股市场走出了震荡上行的态势,同时结构性行情突出。截止9月22日,上证指数上涨7.35%、深圳成指涨24.86%、沪深300涨13.16%、创业板指数涨39.44%,而期间涨幅较大的行业为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国防军工、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医药、建材、电子等行业,相反,石油石化、银行、煤炭、钢铁等行业却仍是负收益。
虽然今年A股市场受到的影响因素都具有突发性及重大性,不可预测性较大。A股市场也呈现巨幅震荡及结构性分化突出。我们仍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策略。
一方面,重视在国家战略下产业趋势的研究,将关注重点聚焦于受益于中国加速改革开放、加速产业升级的行业以及受益于消费升级的相关行业。另一方面,自下而上寻找增长确定性强的行业及公司。在组合管理上,我们根据各基金契约所确定的不同投资范围,在保持风格稳定的基础上构建各自的投资组合。
总体上,我们各基金均保持了较高的仓位,同时重点配置在医药、食品饮料、电子、计算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传媒等行业,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转眼,2020年已过3个季度,展望未来,在各项政策对冲影响下,中国国内经济目前复苏态势明显。我们看到8月工业增速明显回升至5.6%,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增速继续上行至9.3%。同时,我们也看到8月新增社融3.58万亿元。总体上,我们认为目前的经济复苏态势能够持续。我们认为中美经贸摩擦将具有长期性,而短期来看,美国的大选也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疫情方面,国内新冠疫情存在点状复发的情况,但我们相信国内疫情基本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国外疫情呈现常态化态势,虽然各国努力复工复产,但不确定性仍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的推出也越来越近,疫情的影响终将过去。我们有理由对未来的国际、国内经济持乐观态度。
国内外市场流动性充裕,虽然预计未来存在边际收紧的可能性,考虑到国内之前流动性的释放较有节制,且目前通胀压力并不大,我们认为国内流动性不太可能出现大幅收紧的情况。未来,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中,中美经贸摩擦态势、新冠疫情、疫苗的推出等等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近两年结构性行情的演绎,基金重仓的很多行业或公司的估值均处于其历史估值的高位。这些都将对基金经理的组合管理带来挑战。
我们坚信,不管国际形势如何演变,中国既有的改革开放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更加深入的加速改革开放、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中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阶段均不相同,我们认为无论是新基建、还是传统基建均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也提出了双循环发展的理念,我们将深入研究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各行业及公司所受到的影响。
我们认为未来的A股市场大概率仍将是呈现结构性的行情,低估值行业也将会获得估值修复的机会。
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将继续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理念,深入研究分析各行业及公司在当前环境下的投资价值。未来,我们仍坚定看好受益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升级的相关行业及公司。结合目前的估值情况,我们更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消费电子、军工、家电、半导体产业链、医药、汽车、部分食品饮料等。对于估值相对较高的行业,我们将优选竞争优势明显、增长持续性及确定性强的公司。
(本文作者曾国富系信达澳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平常心看待结构性行情
汇安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戴杰
如果给全球资本市场的戏剧性做个排名,我相信即使在很多年以后,2020这个年份一定可以排在榜单前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欧美股市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快速崩塌。为了应对疫情,全球主要经济体实施了大幅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在剧烈的波动中又快速修复了跌幅,中美股市甚至可以说走出了轰轰烈烈的结构性牛市。站在当下,回望过去的行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请,也能有助于我们看清未来的路。
结构性行情是最近几年A股市场特别流行的一个词汇,少数股票走出持续独立上涨的行情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上关于风格切换和行情扩散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我们回顾今年的市场走势,仍然是在一个典型的结构性行情。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A股的特有现象,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市都是这样一个特征。在我看来,A股的结构性行情的演绎背后,有两个非常深刻的背景。
首先是经济背景。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速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一个逐步下行的通道。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行业渗透率已经达到比较高水平,步入了充分发展之后的成熟期。这带来的结果是同业竞争开始变得激烈,利润率出现下降,
简而言之,大家发现做生意赚钱的难度大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赚取丰厚利润而且能够持续增长的企业必然需要有过人之处。举例来说,生意模式有很强的壁垒,管理层有出众的管理能力,通过创新发觉了新的需求,科技进步带来产品竞争力的提升等等。显然,这些特质都没那么容易拥有,最后的结果就是能实现利润持续增长的公司占比在变低。
我们仔细观察金融危机以后美国股市的十几年的超级大牛市,长期看下来真正挣钱的股票占比也是不高的,我们看到美国股民也会吐槽以FAANG为代表的科技巨头贡献了美股绝大部分涨幅。本质上,美国已经提早中国很多年进入了经济缓慢增长的状态。
还有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最近几年,新股发行常态化是A股显著有别于过往的一个特征,随着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新股发行常态化改变了市场生态,A股从存量股票博弈的封闭市场变成了优胜劣汰的开放市场。
从博弈心态的角度,我们来推演一下投资者的行为。在以前的市场环境中,如果市场一部分股票先涨了,会吸引新的投资者进入,但如果这部分股票涨幅较大,新投资者可能并不愿意在高位继续买入了,这时候大家可能会选择买一些其他没怎么涨股票,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补涨”行情或者说“扩散”行情。因为这是一个封闭的市场,筹码反正就只有这些,资金持续流入,高位股票大家不敢买了,没涨的迟早都能轮上。
我们回顾以前的A股市场,发现普涨的大牛市基本就是这么一个的路径。那么问题来了,从基本面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实现了对应的利润增长,但几乎所有的股票都普涨了,结局可想而知。但是,如果我们的股市持续引进新鲜血液,淘汰劣质企业,股票在持续动态的变化,投资者按以前那种心态做交易风险就变得很大,长期演变的结果就是像美股一样,有很大比例的小股票长期阴跌,成交低迷无人问津,但指数大起大落变少了,长期走出慢牛。
目前来看,以上两个大的背景大概率会持续强化。所以,从大的方向上来看,后市我们依然应该把投资的眼光继续聚焦在结构上,聚焦在长期优质的赛道上,低估值板块系统性的切换行情概率并不大,不过这些板块中少数优质龙头企业通过自身竞争优势提升市占率获得业绩增长是有可能的,我认为这些公司是具有中期投资价值的,但这其实也是一个少数个股的结构性行情。当然,投资最终都有一个性价比,我们没法回避,必须要去思考这个问题。优质资产是稀缺的,贵一些是正常的商业逻辑。
整体来看,估值溢价到目前这个程度,即使谈不上泡沫很大,但肯定已经不低了,我们确实可能要面临一段时间的震荡来消化。精选标的可能是接下来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在我看来,拥有两类特征的股票最值得享受估值溢价,要么公司业绩拥有极高的确定性,要么拥有极高的持续成长性,这也是我未来配置上偏好的方向。
第一,业绩持续增长拥有极强的确定性。以前市场喜欢用PEG去衡量估值和业绩增速的匹配度,比如15%的业绩增速给15倍PE。后来大家发现有些公司比较厉害,每年都能保持15%的业绩增速,稳定到可以和固定收益来对比,大家试想每年买理财可能才4%不到的收益率。这时候,这类公司就会被人们追捧买入,估值水平会远远超过传统PEG指标能理解的程度。后来大家用未来现金流贴现的估值方法,一定程度解释了这种确定性溢价,但其实未来现金流的预测本来就是不确定的,所以最本质的不是贴现模型,而是公司优秀的综合能力带来的增长确定性。
第二,公司业绩处于中期高速增长期。这里强调一下是中期高速发展,不是短期业绩弹性。A股有不少投资者喜欢追求短期快速挣钱,短期业绩弹性比较大的股票比较受追捧,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估值溢价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海外成熟市场并没有这个现象。这类股票中期我认为有估值明显回落的风险。中期高速发展是以三年维度来考察,业绩能够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这类公司通常静态PE比较高是完全可以消化的。
今年的资本市场也许充满了戏剧性,令人感叹不已。但我们如果回顾历史,可能人们每年去做行情回顾,都会觉得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有各式各样的出人意料。资本市场永恒不变的可能就是它一直充满不确定性。预测市场是很困难的,尤其是短期的震荡和波动,但我相信在投资在少数最优质的公司里面,依靠这些公司强大的持续创造价值能力,是穿越市场迷雾获得良好投资回报的最佳途径。
【个人简介】戴杰,复旦大学数学本科、硕士,7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2016年10月加入汇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现任汇安多因子混合、汇安多策略混合、汇安宜创量化精选混合等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