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圣诞前后,是多伦多小偷的繁忙时节。大半个月前,和我隔了两条街的一户邻居家被盗了,小偷破门入室,邻居夫妇因疫情在家办公,双方撞个正着。
这条消息在社区论坛上置顶,数十条跟帖,关心的,追问的,担忧的,邻居们开始讨论安装可视门铃和监控镜头。光天化日,近在咫尺,神经大条的老外们也有些不安了。
因涉及个人隐私,帖子未提及小偷和屋主的族裔等情况。这个社区初建时,基本是犹太裔居民,后来各族裔涌入,近年亚裔的比例不断上升。尽管国内早已可以带手机不带钱包出门,但中国人喜欢用现金的印象已根深蒂固,这加大了华裔被盗的风险。
几乎一转眼,深度潜水的同胞们纷纷浮出水面,迅速建立了微信群,而且第一个群很快就到了500人的上限。群主管理有方,第一时间贴出了社区地图,并细分了各区域,要求入群后即标注具体区域的代码。群主还号召,努力创造条件,争取获得本地警察局“Neighbourhood watch(邻里守望)”的授牌,社区里插上这样的牌子,对窃贼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经群主联系,一天晚上六点多钟,辖区S警官出席了警民联防的ZOOM会议,一百多名中外邻居们在线参会。S警官是位白人大叔,镜头里一身警服,头顶形如“地中海”,却留了一脸络腮胡子,眼神严肃又温柔。他有备而来,分享的内容从“邻里守望”项目、到如何查询历年犯罪情况和报案,再到图片展示如何避免成为被盗目标等,详细实用,娓娓道来。
据S介绍,2020年因很多人在家办公,入室窃案其实比上年下降了一半,而偷车和店铺窃案则有所增加。最近有报道称,一个偷车团伙多地作案,共偷了七十多辆车,被警方一举破获。
我对多伦多警察的印象一直不错。女儿幼时学Baby芭蕾,我开车送她上课,途中被人追尾出了车祸。情况不算严重,救护车和警车却一起来了,一位警察陪我送女儿去医院检查,一路安慰我,还哄女儿开心,拿出自己的手机给她看动画片。
说到多伦多警察抓小偷的水平,那又另当别论了,这也是不少华裔同胞不满的地方。
上个月,一家多伦多的中餐馆被盗,小偷夜间砸坏前门和窗户玻璃,拿走了店里的收银机和零钱。华裔店主自掏腰包修理了门窗,没有报警。店主公开说,损失不大,报警没用,有报案和配合调查的功夫,还不如多做点生意。一些中文论坛变成了吐槽大会:警察不作为!店主只收现金才招来了小偷吧?店里放个巨型捕鼠夹吧!特鲁多的难民政策招来了这么多难民,这才导致了治安状况今不如昔。
中餐馆窃案不是一件两件,警方迟迟不能破案,对小业主是个不小的困扰,对小偷也是一种变相的纵容。究其根本,涉及方方面面,总的来说加拿大同情弱势群体,对小偷小摸的容忍度太高,或是主要原因。
对一般偷盗,据说法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证据确凿,一般财产犯罪多是轻判,涉及人身犯罪才可能会重判。除法律和文化等因素外,也有经济的考量:加拿大的监狱条件很好,有食堂和图书馆,犯人可以洗热水澡,还可以打篮球和上网,一名女囚据说要花掉纳税人10万多加币,一名男犯也要花掉8万多。这些因素,可能都是一般窃案的破案率较低的原因。
多伦多的小偷虽有弱势群体的护身符,毕竟作贼心虚,见不得人。我曾听朋友说过,有位妈妈独自出门办事,小偷撬锁进了家,两个孩子正在地下室玩得高兴,大孩子听到有动静,上一楼来看个究竟,和小偷正好打个照面,两个人同时大声尖叫,小偷似乎比孩子受到的惊吓还要大。
邻家窃案已过去快一个月了,昨晚大雪,今天黄昏我出门散步,发现一些邻居家在门檐下和车库顶上新装了摄像头。一个个黑色的小摄像头,像一只只黑色的眼睛,凝望着雪后的多伦多。
(作者系旅居加拿大华人作家)